把歐洲日本甩後麵!胡錫進懟丘成桐,亮點遍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丘成桐在華中科技大學演講時聲稱,中國現今數學還沒有達到美國20世紀40年代的水平。相關圖片傳到了互聯網上,引炸了輿論。

老胡個人憑常識就不認同丘成桐的這種說法。上世紀40年代有什麽?原子彈剛剛爆炸,導彈還在起步,超音速飛機尚在實驗過程中,人造衛星是肯定沒有了,雖然牛頓早就假設出第一宇宙速度,但還沒有人類飛行器驗證這個速度。今天的世界是什麽樣的?航天,尤其是載人航天,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嫦娥計劃,需要多少精確的數學成果堆積。整個世界數字化了,中國在數字化的世界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雖然最尖端的技術在美國手裏,但是中國把歐洲和日本都甩在了後麵。這個時候說中國的數學水平還沒有達到美國上世紀40年代,雖然我們不是數學家,但是基本的數理邏輯,世界大的因果關係,我們是懂的。

所以說,如果把丘成桐的話作為一個對中國數學發展水平的普遍性結論,它肯定是反常識的,不可接受的。

然而老胡也注意到,丘成桐是在大學的一個講座上這樣說話的,我找來了他的講座全文,看下來,發現他有當時的特殊語境。他是著名美籍華人數學家,他說中國今天的數學水平不及上世紀40年代的美國,其實指的是中國在數學界的影響,創新能力,行業帶頭人和人才儲備水平不及當時的美國,而不是說中國今天的數學計算能力和應用水平不如當時的美國。他的這些話有沒有一些道理,我覺得隻有很專業的人士才有能力分析。但是他的那張PPT圖片傳到互聯網上,把他的意思完全簡化了,而且成為了“中國行還是西方行”這個網上熱懟話題的一個噱頭。

丘成桐的講座完全不涉及數學的實際應用,而是談論學科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讓年輕人踏實下來認真做學問,避免過多墮入各種頭銜的追求。盡管不排除他的話可能脫離中國大學的實際,有片麵性,但他這方麵的建議,客觀說對我們並非毫無現實價值,在大學的環境裏聽他這樣說說,我覺得也是無妨的。

現在,互聯網無處不在,導致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場合,有人錄了像,截取其中的幾句話或幾個畫麵,就把內部探討與公共輿論場聯結了起來。公共輿論場有一些極簡的、非常尖銳的爭論,而且常常是立場化的,標簽化的。它們一旦套到內部研討上,就很容易碾碎學術討論的豐富性,將一個小的場合政治化,那麽內部研討的很多話語和觀點都經不起大輿論場非此即彼的站隊式的推敲。

所以,如果丘成桐是在大輿論場上說,中國現今的數學水平不及美國上世紀40年代,我會堅決反對,因為它既非事實,也會產生意識形態的破壞性。但是如果他在內部與數學家和學子們做交流,就要看他說這話究竟是什麽意思,要了解當時的語境,和在學術圈中產生的實際效果。

老胡非常不讚成將內部研討通過截取的方式片麵帶到互聯網上,那種做法會扼殺內部豐富的探討,搞得在研討會上講話都變成了對輿論場喊話,那樣大家還不都得字斟句酌,還怎樣發表有個性的觀點?其實在一個小範圍講座上,即使有幾句話不準確,隻要沒有政治上的惡意,沒啥大不了的。但拿到輿論場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要保持內部講座和研討會與輿論場的某種界線,沒有當事人同意,他所發表的任何觀點都不應被現場其他人截取發到互聯網上。

有人可能說,老胡你想包庇丘成桐嗎?我又不認識他,包庇他對我有何好處?但我想說,不把一個人在小範圍的發言等同於在互聯網輿論場的發言,不以斷章取義的方式把發言拿到互聯網上去呈現,不用一句話定義通篇講話,這很重要,應該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一個公德。它將有助於保護我們社會各學術和科研機構的活力,以及我們各個生活場景的安全。這關係到我們所有人的利益。
 


注:本篇文字來自“胡錫進微博視頻”中名為《“中國現今數學不及美國上世紀40年代”,此人為何這麽說?》(鏈接)的視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