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駐印度大使網上求救:使館旁全是垃圾 誰能來管管!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日,丹麥駐印度大使忍無可忍,在社交媒體上親自出鏡拍攝了一段視頻,吐槽了大使館外麵的肮髒環境。



在視頻開頭,丹麥大使站在一條土路上,說著歡迎大家來到“偉大、綠色、垃圾”的新德裏,而路兩邊明顯全是石塊和垃圾,確實看起來“綠色、垃圾”,讓人以為這是新德裏的某個偏僻角落。可鏡頭一轉,這條路竟然在丹麥大使館和希臘大使館的中間,位於市區的繁華地帶。所以緊接著,大使也開始吐槽,說人們隻是在這裏傾倒垃圾,為所欲為,他希望有人看到視頻,可以行動起來,而不是隻在嘴上說那些好聽的話。

從視頻畫麵來看,這裏有滿地的塑料袋和生活垃圾,看起來確實觸目驚心,在印度那種高溫南亞的國家,味道恐怕不會好,蠅蟲應該也會滋生許多,這環境可想而知。視頻發出後,新德裏市議會的一名官員稱,這條街道已經被清理幹淨了,印方將確保這種情況不會再發生。大使也隨之將視頻刪除。

其實,這種衛生狀況在新德裏並不罕見,去過新德裏的朋友,可能也會對一下飛機的“臭氣撲鼻”印象深刻。所以,大使的視頻也讓不少印度人感同身受,有人就留言說,希望大使可以訪問新德裏的每條街道,這樣,印度政府也就會把街道都清理幹淨了。

相關閱讀:印度,遭遇垃圾山危機

說起印度著名的地標,人們馬上會想到美麗的泰姬陵。不過,近幾年,一座新的地標正在印度拔地而起,勢頭很猛,大有趕超泰姬陵之勢。這個新地標雖然偶爾也有慕名而來的參觀者,但大都是抱著獵奇的心態,並且看了之後都不會太愉快,並以最快的速度逃走。

這個新地標就是新德裏的大垃圾山,當地人稱為印度的“珠穆朗瑪峰”。

這座垃圾山位於印度新德裏東部的加濟布爾(Ghazipur),占地麵積70英畝。2019年時,這座垃圾山已經有65米高,且每年都在往上增長。印度最高法院曾經警告,應該在垃圾山上設置紅色警告燈,以提醒過往的噴氣式飛機。

加濟布爾垃圾山已經使用了四十年,早已達到飽和狀態,但由於沒有新的垃圾堆放地,新德裏市區的垃圾,仍然每天源源不斷地運來。

新德裏約有2000多萬人,每天產生超過一萬噸垃圾,其中大部分被送到市區東部的加濟布爾、南部的奧克拉(Okhla)、北部的巴爾斯瓦(Bhalswa)三個主要垃圾場,新德裏周邊這三座大垃圾場都早已飽和,其中加濟布爾是最大的一個,每天接收約3000多噸垃圾,數百輛載滿垃圾的卡車來往不斷。

其實,在印度每個大城市的郊區,都有這樣的大垃圾山,新德裏、孟買、加爾各答等幾個大城市周邊,都聳立著高大的垃圾山。

據調查顯示,地球上每人每天平均產生約1.2公斤垃圾,單一的數字看似不多,但累加起來就變得驚人,若單以一個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為例,一天就會產生高達60萬公斤的垃圾。這些垃圾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嚴重危害城市環境,影響人們的健康。

在印度,每年產生的大量垃圾,其中隻有大約19%在垃圾處理廠得到處理,其餘的垃圾會由政府在郊區劃出一塊地,作為專門堆放垃圾的場所,時間久了,垃圾就堆積起來,越堆越高,最終在城市周邊形成高大的垃圾山。

在印度,規模龐大的垃圾山大約有三千多座,它們大都座落於城市的郊區,其中曆史最悠久的,當數孟買的迪昂納(Deonar)

垃圾山。這座垃圾山有上百年的曆史,早在1927年就開始投入使用,如今山體高度約為40米,堆積的垃圾早已達到飽和狀態。

更為糟糕的是,印度在疫情期間,每天扔掉的口罩、棉簽、一次性手套等醫療垃圾,都帶著病毒,它們被扔掉之後,最後也被運到垃圾山。所有的垃圾堆在一起,裏麵有多少病毒和細菌,實在難以想象。

然而,印度不但自己產生大量垃圾,還接收西方人的垃圾。很多歐美發達國家,不願意自己處理垃圾,又擔心垃圾會汙染環境,就把垃圾送到別的國家,以保持自己國家的環境清潔,同時又節省處理垃圾的費用。

印度人口多,經濟也比較落後,又靠近海洋,海運垃圾比較方便,所以成了很多西方國家的目標。對於印度而言,這樣既可以回收廢品,賺取一點利潤,也可以和西方國家增加合作,所以也就接受了。

其實,進口的垃圾中,真正可以回收利用的東西很少,但是造成的汙染卻極大,這些從海上運來的大量外國垃圾,給印度本來糟糕的環境帶來更大的危害。

垃圾山的危害

垃圾山全部由垃圾堆積而成,嚴重影響周邊的環境,附近的居民也因此而患上肺炎、皮膚病、哮喘等各種疾病。

而且,印度的垃圾山底部,大都沒有防滲係統,也就是說,上百萬噸的垃圾,幾十年來直接堆積在地麵上,而垃圾山在大雨過後,都會產生一種有毒的黑色滲濾液,它會直接滲入到地下水源中,造成更大範圍的汙染。

新德裏的加濟布爾垃圾山,底部也沒有防滲係統,從垃圾山中流出的有毒滲濾液,流入當地的一條運河中,並滲入到地下水中。當地人喝了這樣的水之後,會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產生各種疾病,但由於貧困,許多人隻能飲用這種地下水。

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不僅受到水源汙染的危害,還要承受著垃圾山散發的惡臭,很多當地人都患有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兒童。哮喘、呼吸急促、發育遲緩,是加濟布爾垃圾山周圍兒童的一些常見疾病。

除了汙染環境,如此規模龐大的垃圾山,也存在著坍塌的危險。2017年9月,一場大雨過後,加濟布爾垃圾山的一段山體滑坡,大量垃圾滾滾而下,將路上的車輛行人衝進河裏,造成兩人死亡,十幾人受傷。

事故發生後,當地政府禁止再往這座垃圾山上傾倒垃圾,然而,由於沒有找到新的垃圾堆放點,從新德裏東部開出的垃圾車,繞了一圈,最後又回到加濟布爾,加濟布爾垃圾山隻好繼續使用,一直到現在。

垃圾山是由鬆散的垃圾堆起來的,除了容易發生山體滑坡,時間長了,這些垃圾在腐爛變質的過程中,還會釋放出甲烷等易燃物質,這意味著垃圾山存在很大的火災隱患,印度垃圾山經常發生火災。

2016年3月,孟買的迪昂納垃圾山發生火災,由於這座上百年的垃圾山實在規模龐大,消防設備難以撲滅,以至於垃圾山燃燒了好幾個月,孟買上空天天煙霧繚繞,當時很多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2023年3月2日,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科欽市的布拉馬普拉姆(Brahmapuram)

垃圾山失火,大火產生的濃煙和有毒氣體彌漫城市上空,多所學校被迫停課。垃圾山燃燒了十多天,在3月13日晚上才得到控製。在滅火過程中,多名消防員因吸入煙霧而昏厥。

垃圾山拾荒者

印度垃圾山雖然汙染環境,火災頻發,但卻有一大批人離不開它。每座垃圾山周圍,都生存著一批靠撿垃圾為生的人。據統計,在整個印度,大約有將近400萬撿垃圾者,他們大都是低種姓人口,基本沒有受過教育,也沒有別的謀生技能,隻能靠撿垃圾為生。

這些撿垃圾的人居住在垃圾山附近,全家依靠垃圾山生活,天長日久,在每個大垃圾山附近,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貧民窟。

謝赫·拉希姆(Sheikh Rahim)是一個靠撿垃圾為生的印度男人,住在加濟布爾垃圾山旁邊的貧民窟裏,拉希姆有四個孩子,全家人都靠撿垃圾為生。

每天中午,拉希姆都會爬上垃圾山撿垃圾,他之所以中午最熱的時候去,是因為那時候競爭者較少。有時候,他會帶著8歲的女兒錢迪尼一起去。

黃昏時分,拉希姆帶著裝滿廢品的麻袋回來,在他的貧民窟前麵的一片空地上,將垃圾分類,並分別裝進黃色大袋子裏,然後將它們出售給垃圾回收商。

像拉希姆這樣,全家依靠垃圾山生活的人有很多,他們既痛恨垃圾帶來的危害,但又離不開垃圾山。

莫迪清潔計劃

印度的垃圾山一直困擾著印度政府,聯合國衛生組織早就對印度提出警告,如果不及時處理這些垃圾山,那麽這些垃圾山帶來的危害,將會是長遠而嚴重的。

2021年10月,印度總理莫迪發起了一項近130億美元的“清除垃圾”計劃,宣布“清潔印度運動”正式進入第二階段,承諾在未來幾年將把城市周邊的垃圾山徹底移除,創造清潔的城市環境。

“清潔印度運動”是印度政府於2014年創建的一個清潔環境項目,第一階段為修建農村廁所;第二階段,是移除城市周邊的垃圾山,以及全麵淨化城市水源。

莫迪宣稱,印度將興建大量的垃圾處理廠,以及汙水處理廠,露天堆放的垃圾處理方式將被取消。同時,也為民眾創造更多的“綠色就業機會”。

對於莫迪的“清潔計劃”,新德裏科學與環境中心(CSE)負責人甘希姆·辛格(Ghanshyam Singh)表示,“政府的清潔環境計劃,在中小城市可能行得通,但大城市的垃圾山體量過大,很難用人工手段處理掉。”事實也是如此,幾年內將全國三千多座大垃圾山鏟除,這個任務恐怕過於艱巨。

此外,垃圾山是許多貧民的生活來源,他們在這裏生活了一輩子,一直靠撿垃圾為生,他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靠撿垃圾為生,他們的孩子出生在這裏,並且像上一代一樣,繼續靠撿垃圾為生。在得知政府的“清潔計劃”後,他們都十分擔心,自己將會因此而失業。

因此,印度垃圾山不僅是環境問題,也是數百萬貧民的生存問題,當垃圾山被移走之後,這些一輩子靠撿垃圾生活的人們,又該如何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