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越卷越瘋,月薪幾萬卻不敢買這件衣服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當今互聯網上,薩洛蒙、lululemon與始祖鳥被並稱為“中產三件套”。小紅書上有一張名為“戶外服裝歧視指南”的金字塔狀圖,位於塔尖的“王者”正是始祖鳥。

有人調侃,中年與中產之間隻隔著一件始祖鳥。這幾年,從露營到飛盤、從Citywalk到Cityride,戶外玩法一茬又一茬,吹的風一陣又一陣,“戶外”一度成為中產生活方式的代名詞。

社交網站上,精致室內風與狂野戶外風,兩股風都吹得很猛,甚至交互重疊,再次演化出n種流行新風尚。中產戶外風刮起來,簡直就像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2024年2月8日,上海。始祖鳥門店。(圖/視覺中國)

“隻要有錢,

夏爾巴人可以把你抬上珠峰”

網絡上有一句調侃:“你永遠不知道眼前穿薩洛蒙XT-6的人,究竟是戶外大神還是入門菜鳥。”畢竟,當“XT-6”的風刮過,人手一雙薩洛蒙運動鞋似乎已成戶外共識。

小紅書上不時有人分享——“大家是否覺得XT-6有些捂腳?”“你們覺得鞋底子硬嗎?”“沒穿幾次為什麽一圈汗漬?”吐槽歸吐槽,銷量歸銷量,XT-6運動鞋從來不缺買家。

近兩年,奢侈品也與戶外掀起聯姻熱潮,路易威登的科技戶外襯衫售價19800元,迪奧(Dior)的DiorAlps M1I 滑雪眼罩售價8900元,芬迪(Fendi)的滑雪護目鏡售價5600元。高昂的價格令人咂舌,不禁讓人想到幾年前那句網絡熱梗——“既然提到privilege(特權),那就來說說我的高傲在哪裏。”

2023年7月2日,北京。一名顧客在挑選瑜伽褲。(圖/郭凱威)

當深陷消費主義陷阱的“假戶外人”還在種草新一代戶外明星單品時,真正的戶外人已經出發上路了。他們或許不會穿什麽高大上的品牌,可手上的老繭、古銅色的皮膚以及“戰損”的背包已是最清晰的明證。

他們不羨慕你身上的logo,隻會憐惜你花了錢卻沒有感受到戶外真正的樂趣。如果說室內的快樂大多源自腦下垂體分泌的激素,那麽去戶外的樂趣一定來源於因緊張與興奮刺激而產生的腎上腺素。

真正的熱愛,並不需要通過消費來獲取認同。有網友曾分享他去雨崩徒步的經曆,幾個小時的大雨洗禮後,管你穿的是始祖鳥還是凱樂石,通通被澆透。穿幾千元的徒步鞋,並沒有當地領隊穿膠鞋來得從容。

2024年1月12日, 2024亞洲運動用品與時尚展 (ISPO) 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圖/視覺中國)

難怪有人會感慨,戶外的盡頭是勞保用品。“在川西、雲南這些地方,當地的向導大哥帶路通常就穿一件藍布外套、一雙解放鞋,帶給全副武裝的大哥大姐們一些樸實無華的震撼。”一位戶外玩家如是說。實際上,除了川西、雲南的向導大哥,還有體力、耐力都更加驚人的夏爾巴人。

在登山圈,有這樣一句話——“隻要有錢,夏爾巴人甚至可以把你抬上珠峰。”關於珠峰,夏爾巴人創造了大部分紀錄,並一再刷新著這些紀錄。因此,與珠峰有關的紀錄分為兩種,一種是夏爾巴人的紀錄,一種是其他人的紀錄。

或許,真正值得炫耀的並不是裝備logo,而是驚人的耐力與野外求生技能。

“要想富,去徒步,

焊個推車要禮物”

當戶外演化為一種氛圍、一件時尚單品,自然會有人乘虛而入,來營造假的戶外感。幾年前,各大短視頻平台上戶外風盛行,很多人乘著流量的風口,湧入318川藏線,搞怪扮醜,一味獵奇,置常識於不顧。

彼時的一句口號是:“要想富,去徒步,焊個推車要禮物。”網紅們紛紛效仿——插一根國旗,牽一條小狗,架起直播架,口中念念有詞道“家人們點點關注”“家人們,終於來到最驚險的路段了”,等等。

在那些打著“趕海”和“垂釣”名義的虛假視頻背後,有人用抽水機把坑裏的水抽幹,再把市場上買的魚放進去;有人幹脆做一個泥坑,讓另一人把準備好的魚從洞口塞入;還有一些釣魚博主,利用視覺錯位,一條提前掛上的大魚就這樣被“釣”了上來。

“每次趕海都有大貨,合理嗎?”“又是這條魚,老演員了?”由此衍生的打假視頻,又能收獲不少流量,視頻拍攝者甚至是之前玩“假戶外”的那群人。這讓人不由得感慨:世界是一個閉環。

2023年10月17日,上海。一家戶外運動裝備品牌商店外打造了一座“秘境山穀”。(圖/視覺中國)

戶外是假,斂財是真。“假戶外”不僅坑害自己,更會坑害大自然。真正熱愛戶外的人,理應敬畏自然、保護自然,不亂丟垃圾,不輕易涉險,出發前充分研判路線,歸來後分享經驗見聞。嘩眾取寵的,從來都不是真戶外。

當然了,戶外也並不隻有挑戰身體極限、不斷攀登高峰,有些人喜歡戶外隻是單純地喜歡親近自然。一個喜歡戶外的朋友表示:“我並不喜歡和那些悶頭前行的人一起戶外旅行,反而更喜歡和那些充滿好奇心的人一起拍拍植物、看看動物、聊聊近況。人生或許不是曠野,但到了曠野,最起碼應該享受人生。”

2024年已經過去4個月,不管真假戶外,或許我們真的應該出去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