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後全民倒戈,支持魏嬿婉扶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

等一下,這個我也看過,叫《延禧攻略》。

《如懿傳》首播過去六年,終於在今年翻紅,隻不過,是黑紅。

原本“溫暖了整個後宮”的如懿變成了道貌岸然的白蓮花,反而被主創和主角團認證為不擇手段向上爬的“反派”魏嬿婉,卻成為了觀眾心中真正的大女主。

無獨有偶,《甄嬛傳》中本被厭惡的安陵容和浣碧也在近年得到口碑上的平反。

“惡毒女配”掀桌上位,“人淡如菊”百般被嘲,這些角色的口碑為何極致反轉?

《如懿傳》被嘲的一大因素就是宮鬥低智。同樣是麵對汙蔑,《甄嬛傳》的滴血認親篇群妃多重配合,劇情幾重反轉,精彩程度連路過的狗都要停下看兩眼,而如懿呢,眼睛一蹬作無辜狀:臣妾百口莫辯。

這其實本可以理解,相較於探討封建製度對人的壓迫的《甄嬛傳》,《如懿傳》從一開始就表明了,它想借封建後宮講述中年夫妻的婚姻圍城。

所以,聚焦點不同劇情重點也不同,這就導致如懿的“戀愛腦”屬性被更加放大了。

同樣是清宮劇女主,魏瓔珞的人生主線是“進階與複仇”,甄嬛的主線是“好好活著”,而菀菀類卿和靈雲峰事變讓她明白了——在深宮,有權力才能活。

而如懿呢,前半輩子牆頭馬上遙相顧,後半輩子蘭因絮果,愛情是她人生的主旋律。

可在如今的時代情緒中,“戀愛腦”女主是要被判死刑的。當然,也不是說影視劇不可以探討愛情與婚姻,而是你需要把感情塑造的動人情深,讓人動容令人思考。

可《如懿傳》的硬傷就在於,它對“蘭因”鋪墊少的可憐,除了牆頭馬上,就是“兄弟情誼”,最多加上點分享糕點的回憶,“蘭因”撐不起絮果,如懿也因此淪為大如。

再反觀魏嬿婉,這種“事業腦”選手似乎才滿足觀眾對於深宮女人的期待,對愛情失望為自己賦能,拚搏事業才是人間正道。

在這個愛情再也不至上的年代,想要聊愛情,可真需要編劇下點功夫的。

角色口碑反轉的根本,是觀眾帶入視角的轉換。

從前,我們總是天然認為主角就是“好人”,也更容易帶入主角視角看劇。而恰好我們的主角往往都出身高貴,ta們有高貴淡雅和天真爛漫的底氣。

作為敵對的配角,往往出身低微又擁有野心,所以總被批評“不安分”和“癡心妄想”。

可隨著時代的推移,意識的清醒,我們逐漸意識到:劇中那個開局低微一無所有的惡毒女配才是我們。

魏嬿婉,包衣出身進宮打工,最開始的目標就是當個小女官多掙點工錢。結果因為和皇上說了幾句話就被造黃謠被貶到花房當苦力,在啟祥宮被霸淩,當人肉燭台,吃餿掉的剩飯,整整五年。

而這五年裏,男朋友讓她忍,男朋友的好老板說:反正不會死。

萬般苦難,唯有自救。當她設局終於救自己於水火之中,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又反過來指責她不擇手段。五年的霸淩與折磨換來一句:有何苦衷?

好好好,你的親親老公少年郎不愛你就是苦衷,她魏嬿婉差點被折磨死就是活該唄?主創團隊這種:女主的痛才是真的痛,惹火了觀眾。

且這些出身高貴的上位者對魏嬿婉的審判還不僅如此,因為她的出身,他們評判她粗鄙。嫌棄她不會燉燕窩,分不清陶瓷的品類,隻會唱曲不會射箭。

而魏嬿婉的反應是什麽呢?——趁著我年輕,我要好好學,學得比她們都厲害。

那些高貴上位者家庭帶來的天生利好,被下位者的努力追平甚至超越了。嬿婉,勵誌女主舍你其誰啊!!

從前,我們跟著上位者審判,如今發現我們被上位者審判,身份帶入的轉換就此發生。

所以,不是她們被洗白了,而是我們長大了。

同樣是清宮戲,同樣是流瀲紫小說改編,為什麽《甄嬛傳》被奉上神壇,《如懿傳》被嘲出花來?

我認為是劇作團隊對與角色的價值判斷不同。

兩部劇都描寫了深宮女人為了活下去把“實現自我”建構在傷害別人的基礎上這件事,本質上不論是強者還是弱者做,都是有違道德良俗的。

《甄嬛傳》的觀點是:不同的價值觀不分對錯,欲望也不因出身而有對錯之分,她們人人都是封建壓迫下的可悲女性。

所以,安陵容和浣碧這類雖然出身低微但擁有野心的人逐漸被共情,《甄嬛傳》也因為充分塑造了人物而被誇讚。

而《如懿傳》似乎是:主角不爭不搶的“如菊”價值觀是唯一正確的,上位者擁有欲望才是正當的。

這可以是古代人天然的想法,卻不應該是現代創作者要表達的觀點。

影評人毛尖曾說:“影視劇就是全中國最封建的地方,永遠按照地位和財產分配顏值,按照顏值分配道德和未來。”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國產劇裏的醜惡嘴臉總由出身低微的人扮演,而身份總是最為高貴的主角,往往是天真爛漫、純真堅韌的代名詞。

窮人或許是更容易因為欲望難以得到滿足而敗壞,但富人更容易因為欲望泛濫而肆意墮落。

可我們的作品,總是隻講半截故事,它們隱匿富人的墮落,卻反複描繪並審判窮人的惡。

最高血統的、最漂亮的主角欲望都是合理的。但如果是庶女或身份低微的人有超出他身份的欲望,則會被質疑。

影視劇不能描繪窮人更容易惡嗎?不是的,但最終表達的觀點應該是:窮人的惡是無奈而悲涼的,在審判的同時應該帶有關懷和憐憫,而不是單純的指責。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從葉冰裳到安陵容再到魏嬿婉,越來越多“惡毒女配”的角色反而被觀眾聲援平反,這宣告著那些老套的敘事被淘汰了,觀眾也不再隻會跟著主角世界觀進行價值判斷了。

觀眾的要求不多也不難,隻是不再想看老套的刻板劇而已,《甄嬛傳》的成功擺在這裏,劇本和角色才是王道!希望在未來的影視劇裏,主角不再隻能是最高貴和最漂亮的、配角也不用再配平的、窮人是立體而豐富的不再是惡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