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碩士擬考編上岸殯儀館 佛學研究者投身遺體火化工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4月22日,廣州市民政局發布的民政局直屬事業單位擬聘用人員公示名單中,出現了來自香港中文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的三名畢業生,他們的擬任職崗位均為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遺體火化工。

其中,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的劉某擁有研究生學曆,專業為哲學(佛學研究),另外二人本科分別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專業和廣東工業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遺體火化工是一個工勤技能崗位,麵向非2023年畢業的往屆生,要求男性年齡在35周歲以下、女性年齡在30周歲以下。4月23日,廣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該崗位的招聘要求是大專以上,“大專、本科、研究生都可以報考,這是個人的自由。報考考上了,那我們也統一聘用。”

工作人員還稱,該崗位招聘時沒有限製男女,擬聘用的這幾個人男女都有。

此次招聘自2023年12月啟動,廣州市民政局係統共5個事業單位計劃招聘61人,其中遺體火化工擬聘用5人,目前已進入公示階段。獲聘人員為事業單位編製人員,由招聘單位與擬聘用人員簽訂聘用合同,聘用人員按招聘單位公布的崗位情況並結合上級有關規定執行聘用定級,並享受相應的工資福利待遇。

在官方早前公布的招聘要求中,該崗位要具有廣州市常住戶口、具備C1牌或以上機動車駕駛證、具有2年及以上工作經曆。官方還提示,遺體火化工一崗需要直接接觸及搬運遺體並且要上夜班。

一則發布於2017年的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招聘信息寫道,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始建於1960年,位於廣州市繁華地段天河區燕嶺路,是廣州市民政局屬下的正處級事業單位,主要負責遺體接運、防腐、殯殮、火化、骨灰安置和拜祭工作。中心年處理遺體3萬餘具,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業務量最大的綜合性殯葬服務機構,在全國率先推出殯葬服務一條龍、骨灰撒海、天堂信箱等創新舉措,在多個領域保持著殯葬行業的領先地位。

作為參考,當時該中心殯儀服務部(廣州市殯儀館)防腐組、火葬服務部(廣州市火葬場)火化組等接觸遺體崗位(非事業編製)薪酬情況為:試用期(含頂崗實習期)3500元/月,簽署勞動合同後年薪約十萬元,按照國家規定購買五險一金。另外,工作滿三年後,表現優秀者可享受特殊人才(殯葬行業)入戶廣州政策;取得廣州市戶口後,可參加廣州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取得事業編製。

《2024年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部門預算》顯示,本單位內設11個部門,分別是綜合部、人事部、財務部、基建設備和科技信息部、服務質量控製部、殯儀一部、殯儀二部(對外掛廣州市殯儀館牌子)、殯儀三部(對外掛廣州市火葬場管理所牌子)、殯儀四部、公墓管理一部(對外掛廣州市新塘華僑公墓管理所牌子)和公墓管理二部(對外掛廣州市觀音山公墓和回民公墓籌建辦公室)。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媒體《信息時報》發布於今年4月初的報道提到,當下,殯葬行業早已不隻是師傅傳徒弟的民間活計,而是在大學有著對口專業的職場崗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陸續走進殯葬行業。

今年清明前夕,《信息時報》記者走訪廣州市殯儀館及公墓,與6名殯葬行業從業人員對話,傾聽他們講述“擺渡人”的故事。他們之中,有3人是“95後”,分別是入殮師、火化師、業務員,科班出身的他們已在各自領域成為“主力”,更有2人曾獲得廣東殯葬大賽一等獎。其他3人的工作經驗都在10年以上,分別是業務員、公墓管理員、轉運員,他們有的從計算機專業轉行,有的從工商管理專業轉行,還有的從醫生轉崗。

報道稱,說起火化師,大家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身材壯實的中年男子。這確實是多數火化師的形象,如今火化師行列也多了像袁英這樣秀氣的姑娘。今年27歲的袁英是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殯儀三部的遺體火化師,同樣是殯葬院校畢業的“科班生”。

起初報考殯葬專業,袁英就是衝著“火化師”來的。“我讀高中時,從電視節目中了解了殯葬行業,覺得這是一份關於生命的職業,非常神聖。當時很多人都存在偏見,認為火化師是男性職業,我就想著為什麽女生不能從事火化師,我想要去打破這種觀念,拚一拚。那時家人雖不理解,但尊重我的想法,他們也通過我了解到更多殯葬行業的信息,改變了曾經的刻板印象。”袁英回憶。

報道稱,在袁英讀大學期間,有一件事更堅定她從事殯葬的決心。“2018年,我的奶奶去世,我們老家在農村,風俗比較傳統,需要跪在棺槨前哭喪一整天表孝心。當時我已經學習一些殯葬知識,想要以更加平和體麵的方式,讓家人與奶奶好好道別。然而迫於家族的傳統理念,沒有辦法執行。”那時的袁英人小力微,她希望能夠在殯葬行業深耕,努力改變傳統的風俗,更好地與逝者告別。

找工作時,袁英卻麵臨尷尬的處境:“很多殯儀館明確火化師隻招收男生,可我不想放棄,所以努力去尋找,廣州給了我機會。”目前在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女火化師已經占到六分之一。在袁英看來,在火化師領域,男女各有優勢。“男性體力更占優勢,以前火化師需要抬遺體等體力活。隨著科技進步,現在能夠借助工具進行相關工作,給女性從事這份工作帶來機會。而女性優勢在於共情,更能夠體會到家屬悲痛情緒,在情感方麵可以給予更多的慰藉。”

“火化師工作不是簡單的體力活,我們要根據逝者的年齡、體型和生前的健康狀況等實際情況,來進行火化過程的調節控製,需要根據遺體燃燒情況階段以及爐膛的溫度和煙氣情況,進行調節助燃風與燃料,保證良好的燃燒效果和骨灰質量。”報道中,袁英介紹,火化爐會經常升級改造,她所儲備的知識也要同步更新,“不僅要懂操作,還要懂維修,發生故障能夠立馬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在日常工作中,身為火化師的袁英不僅要在“幕後”忙碌,也常常走到“幕前”,會在家屬辦理火化手續、領取骨灰時,直麵家屬的悲傷和需求。“有一次在骨灰收斂時,由於聽不懂家屬的方言,一時沒能明白他們的需求,家屬看我比較年輕,就示意他們來自行操作,我在一旁觀摩學習才發現,他們要根據當地的習俗,按照相應的順序,對不同部位的骨灰分別收斂、裝殮,這讓我深深感受到殯葬習俗的多樣性。”從此,袁英開始在心底悄悄記下不同逝者的家鄉,向老同事請教當地的習俗,以便在遇到家屬的特殊需求,能夠沉著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