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杭州人下班後直奔醫院學易筋經 “功力”大增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下班之後,你會如何度過晚上的時光?最近,杭州不少年輕人迷上了夜校。很多上班族下班直奔課堂,學到不亦樂乎。可還有一群杭州人,傍晚後竟集體直奔醫院,學起了傳說中的“武林秘籍”!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上班族趕著去醫院上“夜校”

4月16日一下班,在某企業工作的白領小朱就直奔新華醫院。晚高峰路堵,等她趕到時,課程已經開始。隻見醫院門診大廳裏,近三十位年齡各異的市民陸續站好,“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開始向最前方的醫生學“易筋經”的第一勢。

小朱觀察了一下,和她一樣下班趕來的年輕人不少,很多上班族來不及回家換衣服,穿著襯衫西褲直接披掛上陣。

剛開始的基礎動作算是熱身,隨後老師教學的“韋馱獻杵”動作,節奏雖然不快,但對於動作標準的要求比較高,尤其要手臂提起彎曲身體,蠻考驗人的核心力量。

授課的老師穿著亮眼的黃色太極袍,年紀雖輕,來頭不小。她是浙中醫大二院(浙江省新華醫院)針灸科主任中醫師張宜默,是全國第五批中醫臨床優秀人才。她師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嚴蔚冰,對《古法易筋經》有很深厚的理解和造詣。

第一勢教完,學員們都有些意猶未盡。張宜默向大家提出:“剛才的動作,能幫助提升你的免疫力。那麽有沒有睡眠不好的同學,或者睡眠質量不高的?”小朱和其他人陸續有不少人舉起了手。

張宜默告訴大家,接下來教的是治療足少陽膽經的青龍探爪勢,能夠有效消除疲勞,治療失眠、多夢症狀。她不斷穿行在學員之間,幫助大家矯正不標準的姿勢。



課程持續了一小時時間,在學員們強烈要求下,張宜默多教了大家一招疏導腎經的“打躬式”,拖了個堂。很多人練完之後,渾身冒汗,“累,但是渾身又感覺很放鬆!”

動作學會了,並不意味著就結束了。張宜默提到:“這些動作回家之後,要繼續堅持練,每個動作持續做六到七遍,才有效果。”

“易筋經”是武林秘籍嗎?

無論是讀者還是學員,很多人看到“易筋經”這幾個字都會問:這是我知道的“易筋經”嗎?

彼“易筋經”,是金庸小說裏深藏於少林寺的武功秘籍。按書中所說,《易筋經》是用天竺文寫就,誰一旦學會,就掌握了頂級的克敵製勝功法。

90後小楊是此次報名“易筋經”學習的學員之一。他說,自己原本真的以為教授電視劇裏的《易筋經》秘籍,畢竟角色掌握之後“還是蠻厲害的”。還有一位倪大姐參加後才知道,原來學的“易筋經”不是《易經》的變體,兩者也沒有多大的關係。

小說裏人人爭奪的寶典秘籍,現實社會人人都能體驗。張宜默介紹說:“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是中醫導引學的經典,也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不是小說裏的秘籍,而是調動自身正氣,調身、調息、調心,廣泛應用於治療、康複、養生等領域。”“易”是“變化”的意思,“筋”則指人身的經絡,用現代醫學的話說,就是讓肌肉、肌腱和韌帶等得到最適宜的鍛煉。



學習並堅持練習“易筋經”能對身體有哪些幫助?張宜默如數家珍:強健體魄之外,還能解壓放鬆、改善睡眠、緩解胸悶脹痛,甚至能幫助麵部祛斑。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治療效果。“在家裏也能練,隻要有兩平方米的地方就可以。”

現場的學員們也對“易筋經”有自己的認知。有人說,它和現在很火的八段錦比較像。如果要比喻,可以說這就是中式的“普拉提”。還有一位阿姨全程拍下老師教學的視頻。“我把視頻發到老姐妹群裏,讓大家都來學學,這個真當蠻好的!”

三期課程已全部報滿報名

2024年,杭州的公益夜校課火到一塌糊塗。這股風潮,也吹到了醫院裏。

教授易筋經的課程全名叫岐黃青年夜校·中醫藥養生夜療公益班,隻在夜間開課,課程時長一小時左右。地點也相當“親民”,直接設在醫院門診的大廳。雖然晚上醫院來往的人不算多,但依舊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浙中醫大二院(浙江省新華醫院)相關負責人說,醫院今年推出的這個“易筋經”夜療公益培訓班,一方麵是迎合年輕人下班上夜校的風潮,另一方麵也是為亞健康的年輕人一個提供養生健康的機會。

對於醫院來說,這是傳統的急救類科普教學之外,一種新穎的、更具氛圍感的醫學普及新嚐試。

目前,首輪課程共開三期,目前已開展了兩期,深受廣大市民歡迎。唯一遺憾的是由於場地條件有所限製,隻能進行小班化教學,三百多號報名人員中隻有十分之一最終能夠參加課程。目前課程名額均已報滿,醫院方麵也在考慮增加課程,並努力將教學搬到網上,讓更多年輕人來嚐試中國傳統的健身方式。

此外,醫院之後還會推出常見病的推拿按摩與自我保健、中醫養生文化、中西醫結合夜門診義診等公益課程。未來,也不排除會通過線上直播方式授課。



記者也問了問張醫生,來參加學習的人裏,大家主要有哪些身體不適?她想了想,回答說:“三十人裏,大概有二十多人說自己麵臨失眠問題。對於中青年人群來說,亞健康情況還是挺普遍的。我們接下來的課程設計,也會盡量根據大眾的需要,做更合適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