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00後”開始立遺囑了:他們的財產不一般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訂立遺囑,在固有印象中應是人到晚年對身後事的安排。然而,中國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對此重視起來。

中華遺囑庫發布的《中華遺囑庫白皮書(2023年度)》顯示,11年來,立遺囑人群平均年齡從77.43歲逐步下降至67.82歲。

從2017年到2023年,在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的“80後”人數增加21.5倍;“90後”人數增加11.2倍。2020年至2023年,訂立遺囑的“00後”也從104人增至167人。

立遺囑為何年輕化?

一係列數據說明,訂立遺囑不再隻是老年人的關切。立遺囑年輕化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麽?

中華遺囑庫資深谘詢顧問劉千認為,隨著社會法治建設推進,全年齡段法治觀念更強,更多人開始關注自己的財產安全。現今中國民眾對於“生死”的看法不像過去那般片麵,對安排自己離世後的財產也不持消極態度。

劉千坦言,現在年輕人麵對的社會複雜程度與壓力相比老一輩更大、挑戰更多,工作環境相對多樣、複雜。年輕人風險意識越來越強,對自己的財產“提前安排”也就不足為奇。

虛擬財產成遺囑新內容

年輕人遺囑上的關切與“50後”“60後”也大不相同。

劉千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年齡較大的人訂立遺囑,涉及的財產一般為不動產、股權、汽車等。年輕人的財富積累相對少,他們更重視自己的精神財富,如照片、視頻、遊戲裝備、好友聊天記錄等。

劉千還記得,在他所服務的立遺囑者中,一位小夥子將存儲著與女友大量合照的雲盤作為遺產寫進遺囑。有趣的是,他還將這份遺囑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女友,相約在女友生日當天簽訂。

這些不同於人們一般理解的“財產”,寫進遺囑有效嗎?

中華遺囑庫家辦部聯合創始人張大龍律師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明確指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隨著時代發展,“個人合法財產”範圍逐漸擴大,除有形財產外,遊戲賬號、虛擬貨幣等資產也被納入其中。

張大龍還強調了訂立遺囑的重要性。他表示,若沒有訂立遺囑,符合資格的法定繼承人將都有資格繼承遺產。繼承份額按照協商分配,若協商無果,原則上將平均分配。
 

年輕人立遺囑仍是爭議話題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年輕時立遺囑。

“90後”的小京(化名)表示目前不考慮訂立遺囑,“作為年輕人,考慮這個事情為時過早”。小京認為,照片、社交賬號、遊戲賬號等虛擬財產有著顯著的個人屬性,當生命走到終點後,虛擬財產應該與逝者一起消失。

“立遺囑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45歲的謝先生表示,除非身體有重大疾病或者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立遺囑並不在自己的考慮範圍內。《白皮書》公布的數據固然真實,但無法代表現在多數年輕人對立遺囑的態度。他也坦言,立遺囑的過程極其複雜,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很難抽出時間安排。

確實,訂立遺囑不是個簡單的過程。中華遺囑庫谘詢顧問彭麗玲介紹,訂立遺囑從谘詢到最後上傳至“司法電子證據雲平台”的過程中,還需要做精神鑒定、遺囑保管、繼承調解等一係列工作。

有些人則認為,立遺囑是對自己親人負責的體現,能夠更好地保護家人利益,讓自己關心的人多一份“保障”。

作為一位立過遺囑的40歲母親,小徐(化名)最放不下的是她的孩子。“萬一哪天出了意外,我不想讓自己孩子的利益遭受損失。”

小徐表示,雖然自己的家庭關係非常和諧,但她仍瞞著丈夫與父母將自己名下的房產交給孩子繼承。在訂立遺囑過程中,小徐心中沒有一點負麵情緒,反而覺得輕鬆。她說:“做人做到哪一步,都應該有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