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變汪洋!伊朗當局警告有鱷魚出沒 中東“因禍得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中東遭遇創紀錄的強降雨天氣後,伊朗東南部省份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該省環境部門警告稱,洪水對野生動物造成了巨大影響,“伴隨著猛烈降雨和泛濫的洪水,當地很多水壩坍塌。而野生動物,尤其是鱷魚,可能離開其原先的棲息地——池塘。”伊朗當局警告稱,在洪水完全退去、情況完全穩定之前,請居民們避免在野生動物棲息地外圍逗留。

值得注意的是,中東一直被稱為“全球最幹燥、最炎熱”的地區。而此次中東地區出現“沙漠變汪洋”的反常現象背後,專家普遍認為低壓係統是一大原因。也有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日中東地區出現“沙漠變汪洋”的反常現象。圖為遭遇強降雨後的迪拜

那麽對長期處於幹旱的中東國家來說,大量的降水能否從“禍”變成“福”呢?

幹旱的伊朗遭遇洪災,鱷魚出沒

據報道,強降雨和洪水已導致伊朗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至少8人喪生,對當地的基礎設施也造成了沉重打擊。

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危機管理部部長馬吉德·莫赫比稱,暴雨和洪水導致該省南部45條鄉村道路和1條主幹道關閉,還有60個村莊由於光纖問題導致電信通訊中斷。

該省科納拉克市農業部門負責人伊薩·加齊稱,根據初步估計,過去數日的大雨給當地包括禽舍、果園和農場等在內的農牧業基礎設施造成了超過5萬億裏亞爾(800萬美元)的損失。

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環境部門發文警告稱,洪水泛濫之下,當地的“穆格鱷魚”可能離開棲息地,希望民眾避免前往野生動物棲息地附近。

事實上,這並不是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今年首次遭遇暴雨和洪災。兩個月前,該省南部才遭遇過暴雨並引發洪水,數百戶家庭因此遭受損失。

有報道稱,當地向來炎熱、幹燥,極易受氣候變化影響。伊朗地質學家穆迪·紮爾分析稱,向來幹旱嚴重的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近來發生的洪水災害是全球變暖的結果,“全球變暖往往會增加極端降雨事件的強度,降雨量的增加正是水循環加強的體現。”


▲伊朗是全球缺水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圖為伊朗人在取水

與之類似的,還有去年造成上萬人失蹤的利比亞特大洪災。當時有分析認為,水壩決堤隻是導火索,政治分裂、經濟不穩定、環境惡化、基礎設施破舊等因素匯聚在一起,才共同導致了災難的發生。(此前報道:5000人遇難、上萬人失蹤!到處是遇難者遺體,利比亞洪災為何如此嚴重?)

沙漠下大雨,能否由“禍”轉“福”?

中東地區氣候炎熱幹燥,沙漠麵積廣大,主要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這裏又處於副熱帶高壓和來自亞洲內陸幹旱地區東北信風的控製,所以常年幹旱少雨。

從沙漠到汪洋,從幹旱到洪水,氣候變化這個全球性問題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著中東的氣候格局。有報道稱,盡管強降雨給伊朗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造成了重大損失,但“這也讓該省看到了結束長期幹旱的希望”。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阿米爾認為,洪水的確是一種災難,但倘若能利用得當,將多餘的水分配至水資源短缺的地區,這也不失為一種機會,“盡管整個過程不需要特別先進的技術,但這仍需要政府投入足夠多的資金,讓其變成當地人的機會。”



▲4月17日,迪拜暴雨過後的城市天際線和哈利法塔摩天大樓(中)

而在2021年,阿聯酋哈利法大學的環境科學家戴安娜·弗朗西斯就曾指出,通過規劃雨水儲存設施和現代城市排水計劃,阿聯酋未來既能避免洪災,又能從降水中獲益。“大氣變暖後可以吸納更多水汽,而這也意味著未來極端事件持續的時間將更長。”

戴安娜稱,在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的情況下,水循環強度也會加劇,未來阿聯酋將出現更多降水,“這對於像阿聯酋這樣年平均降水量低於100毫米的國家來說,也有一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