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之際:中國最富小城,已經卷瘋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圖/unsplash)

“好了,現在壓力給到義烏。”

100天後,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才在巴黎正式開幕。

半年之前,中國義烏就開始賺巴黎奧運會的錢了。

據義烏海關統計,隻是今年1~2月,義烏對法國的出口額就達到了5.4億元,出口歐盟體育用品1.8億元。

△其中僅巴黎奧運會吉祥物,就有80%為中國製造。(圖/飛瓜數據)

從世界杯到奧運會,各類大型賽事,都會給義烏帶來潑天富貴。

“義烏不大,創造神話”的名號,吸引著無數人前赴後繼,來到這座屬於世界的小城。

2024奧運會的最大贏家,

可能是它

上一次義烏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是在2022年的卡塔爾世界杯。

數據顯示,卡塔爾世界杯中的足球、串旗、國旗、喇叭、獎杯、獎牌、貼紙等周邊產品中,“義烏製造”占到全球市場的70%。

五十萬個足球,兩百萬套球衣,球迷手裏拿著的應援物,大多都是由義烏工廠供貨,通過物流網絡銷往全球各地。

△義烏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的活躍度、成交量一直呈上升態勢。(圖/中國小商品指數網)

“兩個月接到一萬多單來自卡塔爾的訂單,巴西、阿根廷等南美的訂單幾乎翻了倍。”

身在義烏經營體育用品的老板們,都會在大型賽事期間,迎來一波訂貨潮。

這次巴黎奧運會,也不例外。

義烏的經營戶周堅,是巴黎奧運會乒乓球的經銷商。

奧運同款四個字,本身就是金字招牌。店裏最便宜的乒乓球0.6元/個,而巴黎奧運會乒乓球的價格是39元6個,折算下來,單價是前者的10倍。

△(圖/unsplash)

五彩繽紛的巴黎奧運官方手環,也從中國義烏出發,去到全球觀眾的手腕上。

去年10月,義烏就接到了生產100萬個奧運手環的訂單,12月開始生產,已經將第一批50萬個空運到了巴黎,第二批50萬個這幾天也將發出。

從製造速度到創新能力,義烏在這次奧運會又一次穩定發揮。

△(圖/unsplash)

但這並不是義烏作為“世界之窗”的全部實力。

如今的義烏,早已成為能夠“預測”世界動態的風向標。

2014年巴西世界杯,義烏的老板們通過大量德國國旗訂單,預測出了德國隊奪冠。

2016年美國大選,義烏老板們接到的特朗普旗幟訂單數量,比希拉裏旗幟訂單高9倍,最終果然特朗普勝出。

英國女王去世前,也有義烏商家稱收到了印有女王頭像和年歲的旗幟訂單——上麵印著1926-2022的數字。

每個常年盤踞義烏的商人,都逐漸擁有了兩重身份。

一麵是憑著勤奮和實力掘金的商人,另一麵,是掌握“東方神秘力量”的預言家。

△(圖/抖音)

“為什麽叫世界的義烏呢,義烏又不大。但是關鍵是,你可別小看義烏,一個城市到底厲不厲害,你要看一個城市對這個世界有什麽作用和價值。”

這是一位義烏老板,對義烏的評價。

也正是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財富神話,讓無數人“卷”向義烏。

“遍地是錢”的義烏,

創業真那麽容易?

義烏席卷熱搜的背後,社交平台上,“大廠裸辭去義烏考察”的帖子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

“轉手就是錢”是許多人奔現義烏後的深刻感受。

△(圖/微博話題)

有人裸辭後來到義烏,被這裏的氛圍感染;

有人30歲告別職場,在家躺了一個月後,想明白了“打工不是我的歸宿,躺平不能解決問題”……

於是奔赴義烏,為這裏的氛圍上頭,用一個月的時間走訪大小攤位,隻為尋找高性價比的時尚單品。

△(圖/微博話題)

強烈的“搞錢”氛圍感下,義烏這座城市,似乎成為了許多裸辭、失業的年輕人的中轉站。

他們試圖在這裏發掘人生新的可能,然而義烏這一程的答卷,顯然並不那麽容易。

不少人甚至帶著“痛的領悟”,勸告後來者“不要盲目去義烏”。

目標宏大如“賺他一個億”的,直麵現實如“懷暴富夢直播帶貨半月賠5萬”的,在這片土地上,從不存在絕對的財富神話。

而在過來人看來,“勸退”人們的理由,和吸引他們來到這裏創業的理由一樣多。

一位趁著假期來義烏考察的網友的感受“簡單粗暴”:義烏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大得多。

按照7萬家商戶計算,每家安排5分鍾,逛完義烏國際商貿城需要5833個小時,不眠不休也要逛上243天。

“興致衝衝趕來,逛了一小圈就覺得腿廢了,不知道從哪裏開始。”

“沒有行內人帶路,加之沒有提前做功課,來了之後第一個難題是:不知從何逛起。”

對於小白、拿貨量不大的客戶,義烏有時也不算友好

多數檔口設有起批量,剛剛來探路的年輕人往往沒有那麽大需求。

即便這樣,一些年輕的創業人仍會因為價格動人相信“買到就是賺到”,並認為自己可以轉出,批量買下貨物。

隻可惜,往往不久之後,這些貨物便成為了閑魚上的甩賣對象,成了為創業交出的一筆學費。

△有人表示:“需要的話話術配方一起給你”

在閑魚上,搜索義烏創業,會自動關聯到“義烏創業失敗”的詞條。

詞條下,是滿屏正在被轉手的商品。

△義烏創業失敗,轉戰閑魚甩賣。

網友們調侃“這未嚐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創業”,但從一個賽一個卷的話術和標題來看,一切並不簡單。

△(圖/閑魚)

畢竟,如何低價買到爆款好貨外,賣不出去也是難題

一位裸辭的互聯網人分享了自己義烏創業的經曆,收獲1.3w點讚。

博主透露自己在去年3月前往義烏,購入了一些串珠並通過手工加工,第一個棘手的難題來了:如何把這些產品快速賣出去。

來義烏前,她想過可以通過短視頻平台小店銷售。

可實操起來,店鋪資質、廣告投放、直播話術、後台運營、數據分析都是坑

她分析問題出在自己“沒有將事情的顆粒度變細”,也建議網友不要盲目前往義烏,最好做好規劃。

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門檻低,也是“義烏創業”的一道難關。

“義烏機會很多,但入行門檻低,低到幾乎沒有,所以大家都使勁打價格戰。義烏發財傳奇年年有,虧欠或者維穩才是大多數。”

“理想中創業,指點江山、揮斥方遒,走向納斯達克敲鍾;

現實創業,騎小電驢‘撿垃圾’,為一毛錢跟供應商拉扯,還總被客戶鴿。

許多人在來到義烏之前,懷揣著孤注一擲的勇氣或既有的經驗,希望可以有一番成就。

△(圖/小紅書)

“在義烏創業成功的人總歸是有的,隻不過掙錢的仍然是少數人。”

即便是已經紮下根來的義烏商戶,麵對諸如奧運會的紅利,都談不上多麽樂觀。

奧運會四年開一次,世界杯四年踢一次,外貿生意卻每天都要做。賽事紅利自然是個好東西,但是終究不能當飯吃。”

“翻車不斷”,為何年輕人還沉迷創業和副業無法自拔?

△(圖/微博話題)

創業暫停,

大廠人迷茫的背後

提到裸辭到義烏創業的原因,更多人給出的答案是:一是想賺更多錢,二是想實現時間自由。

在豆瓣“上班這件事”小組,有88w+位“工友”在這裏分享著自己的上班日常。

小組介紹中有這樣一句話:工作,究竟占有怎樣的分量?

網友@卡皮帕拉說:看看網上大家分享的放鬆方式,從Gapyear(間隔年)到Gapweek(間隔周)再到Gapday(間隔天),真看不下去了。

△說法最初來自Gap Year,即間隔年,意思是停頓下來,用一種輕鬆的狀態長期體驗生活。(圖/豆瓣)

“工作10年,發現上班時很多事情並無意義,開不完的大小會,卷不完的周報月報,改不完的匯報ppt……不知不覺中各種內耗。”

“在大廠的日子,我失去了感受生活的能力,失去了開心的能力。”

上班到底是不是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他們試著探尋其它可能。

員工轉行賣快餐、設計師轉行做寵物美容、女生兼職做陪診師……

在那些嚐試的案例中,有兢兢業業工作十餘年的職場老人,有剛入社會的大學生,也有前大廠員工。

成功的案例固然有,“95後大廠裸辭賣盒飯月掙4萬”“95後大廠女孩裸辭開棋牌室賺近百萬”等話題不時登上熱搜。

△大廠裸辭創業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

在那些關於創業的故事中,迷茫的情緒也不在少數。

在6月的一則動態裏,那位義烏創業的短視頻博主還在堅持擺攤,隻是感覺“有點emo”。

“去掉攤位費,再算上貨物成本,基本不賺錢;感覺時間好像白浪費了,沒有產生什麽價值。”

瀏覽義烏創業的帖子,類似的總結不在少數;與此同時,去往義烏的創業路,依然有人在走。

一位已從義烏撤離的網友複盤了自己的創業經曆:還是不後悔,再不想過埋頭拉犁的生活了。

△(圖/微博話題)

而在其中,也不乏一些人選擇從義烏小產品延展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退路:

如果不論怎麽樣都很難,那麽嚐試著多賺一點是一點,做個副業也是不錯的選擇。

網友@思謀 原本在北京某互聯網公司做運營,工作壓力大。堅持4年後,她回到了河北秦皇島,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到夜市擺攤。

在市場邊緣位置,一晚幾十元的攤位費,簡單支起一張折疊桌,一盞小台燈。

賣的東西也換了幾次,有義烏進貨來的小飾品,也有風靡一時的網紅小吃,好的時候,一晚上能賣兩三百元,差不多和她的工作收入持平。

“雖然有點辛苦,但我仍感覺,晚上的時間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圖/小紅書@思謀,已獲授權)

去義烏,是裸辭、失業、想要抓住一點安全感的年輕人們探尋未來的路徑之一,也是他們拒絕內耗的一大截麵。

不管結果如何,經過這一路的顛簸,或許才能找到答案的藏身之處。

有人創業失敗後,換一種態度看待工作與生活;有人繼續“較勁”,換個地方繼續折騰,為自己的選擇埋單、承擔後果。

在折騰中試著找到更好前行的姿態,這或許便是探尋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