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降級”的香港人,正在擠爆深圳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過去的這個周末,深圳被香港人擠爆了。

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情度和入境人數,刷新了紀錄。

“深圳港人含量200%!”

福田、落馬洲、羅湖等各大口岸紛紛淪陷,高鐵票統統搶光,港珠澳大橋罕見塞車兩個半小時,“堵到媽都不認識”。

深圳人還沒來得及歡迎,有些香港人自己已經崩潰了:“見到過關這個情況,其實我想回頭了。”


上周五,複活節假期第一天,就有差不多十分之一的香港人跑到深圳,香港街上和地鐵上都沒香港人了。

要問去深圳幹啥,八成的港人都會告訴你:消費。

過關排隊兩個半小時,坐地鐵一小時,再花一兩個小時排號,港人耐心等上一天,隻為了在深圳喝個奈雪瑞幸,吃個鮑師傅。


為什麽香港人一窩蜂“北上消費”?

曾經的購物天堂,不香了?



香港人塞爆深圳

一個字形容這兩天的深圳,那就是——擠。


〓 圖源:星島日報

各大口岸擠,過關口岸人多得一眼看不到盡頭。你永遠也不知道拐下一個彎時前麵還有多少人,要排多久隊。

一位在口岸被堵到折返的大姐現場崩潰:

“我從柴灣來啊!今天一大早啊!九點半啊!出發到蓮塘,現在十一點多了!!!我放棄啦,現在回家去了。太過分啦,回家去沙田大埔玩。”


香港市民陳女士也被人流衝擊到,對著鏡頭茫然地表示:“很誇張,未試過。”


港媒持續報道:北上大遷徙,今早在多個口岸上演。


Vlog博主直擊過關現狀:“我這個鏡頭,怎麽放大,都看不到盡頭。人是十點出發的,我的軀殼,是下午兩點到深圳的。”

香港海關大廳電梯都被擠到停運,大批人拎著箱子轉戰消防樓梯。

如何用一張沒有人的圖展示人多?網友:


香港人蜂擁深圳的原因,是公共假期。

從3月29號開始,複活節、清明節假連放,又趕上周末,如果再向公司請幾天假,打工仔可以手搓10天假期。


假期休閑娛樂,無腦衝深圳。

“一句話,讓我三小時出不去香港。”

當然,也有不少人過關是為了回鄉祭祖,一樣被堵在山道上,硬是端著燒豬步行上山。

羅湖、落馬洲等各大口岸,高鐵站,還有港珠澳大橋全麵淪陷。

入境處發文表示,3月28日至4月7日,預計會有1100萬人次進出香港。深圳邊檢總站數據,3月29日複活節假期第一日,入境旅客88.2萬人次,創下恢複通關以來最高紀錄。


上水站(去深圳方向的港鐵站)裏擠得像沙丁魚罐頭,有不少人已經站不穩,隻能舉手示意車上沒空間。

口岸表示壓力太大,求求大家考慮下別的口岸吧。


為了提高過關速度,有的口岸選擇直接取消安檢環節。高鐵地鐵提前增加班次,西九龍到福田站每日都有超過100對來往班次,還是抵擋不住港人的北上熱情。

為了趕上高鐵,有港人一整個開啟八百米衝刺,把海關小哥嚇得夠嗆。

有網友調侃:“小米汽車發售要是有線下搶購,場麵也不過如此吧。“

落地深圳的港人,直奔各大商場開始排號模式。

到飯點,隨便什麽餐廳取號都是100+起步,奶茶店蛋糕店座無虛席,深圳人都沒地下腳,餐飲店老板嘴都笑歪。

〓 圖源微博網友@深圳漁村大勇

聰明的深圳人早就已經接到消息,周末盡量不出門,把商場空出來,給香港遊客騰位置。


香港人度假愛去深圳其實不是什麽新奇事,自從疫情通關之後,每到節假日通關人數就屢創新高。

買空山姆、擠爆盒馬都是常規操作,一周去三四次的大有人在。重陽佳節時,香港人讓深圳海底撈的排號時間重回8小時。

香港人是如何愛上到深圳“反向消費”的?

每一個香港遊客的理由出奇地一致:“平靚正(物美價廉)。”


換句話說:

不是香港去不起,而是深圳更有性價比。



深圳更有性價比

貴,是兩岸同胞對香港物價的共識。

港媒采訪問遊客為什麽去深圳,香港大叔吐槽:(香港)我吃不起。


香港的寸土寸金的貴,貫徹到了生活的方方麵麵。

美食節上一串魚蛋要六七十元;

餐廳裏點一份白灼菜心要128元;

打車起步價30元;


連打工人最後的自留地蜜雪冰城和沙縣,到了香港價格都要翻番。



難怪最新公布的2023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香港榮登榜首。


〓 數據來源:美世,2023年城市生活成本排名

與之相比,深圳的消費,堪稱“物美價廉”。

茶餐廳人均不過百,腸粉店8塊能解決一頓早餐,蜜雪冰城能吃上3塊錢的冰激淩,飄香拌麵也恢複了10塊錢一碗的價格。


美甲、按摩、唱k之類的服務業就更是明顯了。

香港開價600+的高端美甲,到了深圳可以300塊封頂。

北上的香港人擠爆了深圳68塊錢歡唱3小時的KTV,有深圳人說,香港人盤活了當地的KTV產業。


香港爹媽也愛深圳。

因為商場的空間足夠大,還有豐富的遊樂設施,足夠遛小孩。

當然,父母們愛深圳的原因還有一些特別,因為深圳允許打小孩,孩子到了深圳都特別乖。


香港人為何集體開始北上消費,總的來說,是一筆經濟賬。

香港演員餘文樂拍過一個視頻,從香港到深圳一趟車票隻要68塊錢,坐高鐵耗時15分鍾,來回半小時、一百多的成本,隻要吃一頓飯就值回路費。


更別說假日旅行了,那是消費越多省得越多。就像香港人說的:

香港賺錢深圳花,真的很香。

港人到深圳的必備三件套,是鮑師傅、阿嬤手作奶茶和kumokumo芝士蛋糕。有段時間,深圳人發現港人都整齊一致地拎著橙色方形包裝袋,還以為是集體買了愛馬仕。


〓 圖源:深圳特區報

芝士蛋糕港人是真吃,愛馬仕他們也是真買。Costco裏十幾萬的愛馬仕鉑金包,開店十分鍾就被搶購一空。

香港人去到山姆和Costco就像發現了新大陸,直呼這個好便宜,這個也好便宜,買買買,拿行李箱統統帶回家。


山姆和Costco早就搞起了專門的代購團,不愁顧客群,很快加滿1000人,跑腿代購根本忙不過來,而且跑腿費價格不菲,高達20%。

聰明機智的香港旅行社甚至開了山姆購物旅遊團。429塊錢一個人,兩人參團還附贈一年的山姆會員卡。


香港永東巴士開通了跨港直通山姆的購物專線,每天13班,香港有10個上車點。




參團的香港阿叔阿嬸,預算700塊,發現山姆太實惠,帶的旅行箱放不下,隻好下次再來。


有媒體采訪問為什麽要“北上消費”,香港市民表示:

因為又便宜又舒服又開心啊!


哪怕價格相差不大,可是他會跟我說“歡迎回家”誒!


服務態度的冷熱溫差也是港人一到周末就“大遷徙”一大原因。相比香港,內地的服務確實能使香港人感到文化差異的衝擊。

給香港人一點小小的服務業震撼,不是開開玩笑。


香港人最愛去的“灣區網紅店”,除了山姆、純K、鮑師傅,還有愛康健這樣的口腔醫院。


背後的原因令人感動:還是因為便宜。當然,還有速度快。

香港私立醫院收費高昂,拔個牙要1500多,核磁共振花了10000,就連掛號都要收費500元。

而免費的公立醫院排號是個難題,有患者需要在公立醫院做手術,排號排到了6年後。

“2022年6月到私人門診看病,艱難約到2023年5月公立醫院的外科門診,終於等到看醫生,被告知手術要排到2029年。”


有香港阿叔表示:在香港看專科排隊論月計,論年計,有人死了都沒排到,而在深圳根本就不用排。


到深圳看病,尤其是看牙,成了不少香港人的最優選。

不少香港人甚至幹脆買起了深圳社保。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香港人到深圳”,自動就聯想出了港人北上四件事:

逛山姆、打孩子、購物、看病。


眼見這北上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誰能忍得住不感慨一句:

時代真的變了。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不用回顧多遠,就往前數十年,這股消費熱潮,還是內地人南下。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香港被譽為中國的“購物天堂”。

一方麵得益於匯率差價和低稅率,香港的奢侈品、電子產品價格通常低於國內價格;另一方麵,那時的香港幾乎等同於一種生活方式:時髦、精致、小資、高品質。

有深圳的朋友說,她小時候每次過關,都要幫媽媽背很多的喇叭丸和Tempo紙巾回來,以至於她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紙巾是非常高級的東西。

國人以前去香港想買的東西太多,搶奶粉、搶黃金、搶奢侈品、搶IPhone……直到2014年,還出現過少數香港人抗議要求限製內地遊客數量的現象。

但不知何時,內地人不再熱衷於去香港血拚消費了。

可能是因為香港服務業出了名的態度差、趕客,也許是隨著跨境電商和免稅店的興起,香港不再擁有部分產品的壟斷地位和性價比。

複活節3日假期,出港人次168萬,訪港人次僅33.8萬,旅客逆差有近135萬人次。

就像劉德華在廣告裏說的,今時今日,這樣的服務態度是不足夠的。


很多人試圖從香港人的消費趨勢中總結出一些更宏大的命題。

但不論是北上還是南下,都不過是普通消費者的理性選擇。隻不過在愈發便捷的交通條件下,人們交通的時間、金錢成本更低,選擇變得更加自由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大家隻是哪裏性價比高往哪裏去。

在消費降級的情況下,盡力不讓生活降級。

這就是普通人對生活的最大的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