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搶遊客,各地瘋狂製造“劉亦菲同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24年,種草一個旅行目的地的理由是什麽?

可能是淄博的燒烤、天水的麻辣燙,也可能是哈爾濱的冰雪、泉州的簪花,但在真正體驗到它們之前,你大概率先刷到過相關的短視頻

如今,借助網絡短視頻的傳播,越來越多原本小眾的旅遊地也能夠擁抱流量,沒有城市不羨慕這潑天的富貴。一個文旅局局長火了,各地文旅局局長都被cue出鏡整活。

△該劇播出後,雲南旅遊的熱度居高不下。(圖/《去有風的地方》)

從去年起,微短劇便成為了最火的影視新賽道,創造了收入上億的財富神話。2024年開年,廣電總局緊跟時事,發布“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目前,河南、江西、廣東、香港和澳門等地已有相關政策出台,多部文旅短劇已經上線。

當快節奏的微短劇遇上慢節奏的文旅,種草力能有多強,還是個未知數。

一部劇帶火一座城

跟著經典影視去打卡一座城市的各個角落,這種玩法倒也算不上新鮮,二次元群體甚至為此發明了“聖地巡禮”這個詞。

總有一部劇集或電影,構成了人們對一座城市的想象。

《孤獨星球》雜誌曾出過一期專題,“跟著電影去旅行”,列舉了《羅馬假日》《喜劇之王》《星際迷航》等經典電影的取景地。當現實生活與藝術世界在鏡頭下重疊,故事給風景加上一層濾鏡,一趟旅行往往會讓人有更深刻的體驗。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以高度還原實景著稱。(圖/小紅書截圖)

在越來越多人可以“說走就走”的時代,影視作品的流量效應更為即時地顯現。

2021年春節檔,《你好,李煥英》奪得票房冠軍,片中還原20世紀80年代的場景,帶火了取景地湖北襄陽。相應地,這一年,襄陽接待遊客總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6338.09萬人次

去年第一爆劇《狂飆》,也帶動其拍攝地廣東江門的流量迎來“狂飆”。在僑鄉文化融入骨髓的江門,陳舊的街道、斑駁的騎樓、中西合璧的碉樓,劇裏劇外隨處取景,都自帶故事感。2023年,江門接待遊客近2280萬人次,旅遊收入超2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和164%。

△中國第一僑鄉,張頌文誇了30多條微博。(圖/《狂飆》)

要說近年來文旅與影視堪稱完美融合的一部劇,不得不提《去有風的地方》

劇中女主許紅豆遭遇人生低穀之時,裸辭去往雲南小村旅居。在這裏,她遇見了許多朋友,嚐遍了當地美食,最終找回自我。這部劇沒有跌宕起伏的轉折,隻憑治愈的生活方式引得無數觀眾對雲南動心。

開播一周,飛豬平台上“大理”相關搜索量就增長近2倍,拍攝地“鳳陽邑”搜索量暴漲56倍

事實上,這部劇拍攝時就得到了雲南當地政府的支持和配合,40餘戶村民以宅基地入股建設拍攝基地,在古村落裏實景搭建的“有風小院”,後來也成為一家可供遊客入住體驗的民宿。

劇播期間,雲南文旅也緊跟熱度,借“跟著許紅豆吃大理鮮花餅”“總要去一趟有風的地方”等話題抓住了流量。

2023年春節,雲南旅遊收入超384億元,同比增長249.4%,位列全國各省市第一。年底,大理州文旅局發布公示,擬對《去有風的地方》給予200萬元補助,充分肯定了這部劇對當地旅遊的帶動作用。

影視劇取景地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給觀眾營造了一種獨屬於作品的氛圍感和代入感。尤其是這兩年火爆的影視作品,更能戳中某種集體情緒,或回歸懷舊,或逃離都市生活,才會讓久久走不出故事的觀眾產生去當地打卡的衝動。

所以問題來了,如果換成是微短劇,還能做到這些嗎?

當文旅局卷起拍短劇

傳統影視行業,其實早已在提前布局“影旅聯動”。

譬如湖北襄陽,不僅有《你好,李煥英》,也是《妖貓傳》《上陽賦》等古裝影視的取景地。那些有特色文化背景的小說,也越來越容易被改編成電視劇。作家馬伯庸透露,其作品《大醫》《兩京十五日》將分別在安徽、南京拍攝劇作,“會展現很多當地文化”。

△襄陽衛東機械廠是片中勝利化工廠的取景地。(圖/《你好,李煥英》)

相比傳統影視,微短劇成本低、製作周期短,因此,想要複製《去有風的地方》的各地文旅,自然盯上了它。

第一個吃螃蟹的,依然是“有風”IP。《去有風的地方》出品方華策影視,率先推出前者的衍生微短劇《我的歸途有風》,以四川樂山的非遺美食為文化背景。該劇不僅入選北京市廣電局的微短劇扶持計劃,還被廣電總局推薦為2024新春檔精品微短劇。

《我的歸途有風》雖然也有女性創業、尋找自我的過程,但常常出現男女主聯手“打得心機女落荒而逃”、替閨蜜手撕渣男,更多的是短劇特色的衝突和反轉

該劇在抖音春節檔播放量過億,在文旅短劇中成績已經相當亮眼,但跟一般向的爆款短劇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比如同期都市題材短劇《大過年的》,其集數差不多,總播放量卻破了10億。

△《我的歸途有風》劇照截圖。

樂山不是唯一“有風”的城市,全國各地都開始“攢局”製作微短劇。

洛陽的行動十分迅速。當地廣播電視台出品微短劇《和顧總隱婚後我爆火娛樂圈》,與影視公司共同製作發行,今年3月已上線。這部微短劇采用付費觀看模式,故事套路也與常規短劇無異,然而至少從免費部分來看,很難看出與洛陽文旅的關係。

此外,重慶去年秋季就推出過“溫泉十二金釵”係列微短劇《溫度》,聯合多家航空公司在航班上播放,但橫屏單元短片的形式,更像有劇情的宣傳片。

△人人都想複製《去有風的地方》。(圖/《溫度》)

同樣,廈門市思明區、雲南省建水縣、江西省婺源縣,意圖通過短劇《海岸線蹦恰恰》《天南靈泉傳》《世另我》展現當地的特色風景。

隻是看下來,觀眾們一會像在收看傳統旅遊宣傳片,一會又像在追土味短劇,不僅內容微妙雜糅,形式也在反複橫跳。

去年,網文作者兼博主@一顆汐瀾花受家鄉文旅局邀請,為江蘇如東縣栟茶古鎮創作了一部短劇劇本。她告訴九行:“我所接觸的文旅局很認可這種宣傳方式。他們不會很挑剔劇本,更尊重作者的意願。因為特產也好,風景也罷,隻要當地的東西能入鏡,都可以成為無形的宣傳。

△《海岸線蹦恰恰》劇照截圖。

隻是,在這場微短劇流量競爭中,各地依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為吸引微短劇項目入駐,一些地區出手闊綽,比如杭州市餘杭區直接設立了總額2億元的網絡微短劇發展基金,給予微短劇創作全鏈路支持。且原本就有影視基地的橫店、西安、成都等地,本就具備產業鏈的先天優勢。

小眾的旅遊地想要拍短劇,更加麵臨成本的製約。@一顆汐瀾花 就表示,文旅局經費有限,隻能為編劇采風提供食宿、為劇組提供拍攝場地。她不僅寫了劇本,還親自飾演了女主角。

△2022年,山西曾推出過一部文旅奇幻微短劇《心靈奇旅》。(圖/劇照截圖)

據DataEye短劇觀察,由於文旅短劇爆款率低於傳統短劇,難以依靠用戶充值回本,很少有承製方願意自己承擔製作費用,基本都是地方政府出資定製。

這也意味著,至少目前,文旅短劇的宣傳屬性是大於商業屬性的,而它給當地文旅帶來的收益,也難以量化。

微短劇,靠什麽吸引遊客

直觀地來看,目前文旅短劇的思路很簡單:隻要在爆火的短劇中植入某些文旅元素,就有希望吸引遊客。但這也隻是理想狀態。

2023年攜程旅行和愛奇藝聯合發布的《中國影視綜取景地報告》顯示,90後、00後成為取景地旅遊的消費主力,占比超57%,且一線、新一線城市居民更愛跟著影視綜打卡。不難理解,對於城市中的年輕人來說,屏幕上展現的小眾生活方式有著格外強的吸引力。

△日複一日地上班打卡,偶爾也想逃離城市。(圖/《去有風的地方》)

然而,目前主流微短劇的目標人群與上述群體的重合度有多高,則要打個問號。

有業內人士向媒體表示,在為部分短劇投放廣告時,他們傾向於將受眾定位為三、四線城市和年紀更大的人群。當然,一線城市願意為微短劇付費的用戶數量也不少,但年輕群體的轉化率不高。

微短劇極度依賴“投流”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一部短劇獲得收益的關鍵,就是向平台投放切片廣告。那些收益率不高的短劇,在三天之內就會被放棄

何況,為了升級衝突,大部分爆款微短劇都會出現扇巴掌、下跪、磕頭等元素——你很難想象一部文旅短劇中出現類似的內容,還能讓觀眾種草一個旅遊目的地。

△《和顧總隱婚後我爆火娛樂圈》第一集,女主就被扇了巴掌。(圖/劇照截圖)

快,是微短劇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因為塞滿了衝突和反轉,微短劇才能在短短幾秒內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但如果觀眾不必再去細品劇中的內容和風景,他們也就難以因反複回味劇情而產生旅行的願望。

相反,旅行常常是慢節奏的、需要停下來認真體驗的事情。它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治愈感,而非爽感。試問有多少人會因為喜歡“霸總愛上嬌妻”的劇情,而要去片中的場景打卡旅遊的?

可要是把短劇拍成了旅遊宣傳片,也會有新瓶裝舊酒的嫌疑,吃力不討好。畢竟,人們如果想尋找一個旅遊地,排在前麵的選擇絕對不會是一部劇。

△好的故事,風景自然融入其中。(圖/《去有風的地方》)

盡管人人都說這是微短劇的新風口,但文旅微短劇亟須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知名演員兼導演高亞麟在接受“短劇內行人”采訪時說:“現在短劇+文旅是很好的發展機會,最低能解決同質化的問題。誰能找到突破口,誰就贏了。”但他同時也提醒,平台和投資人需要認準好內容。

畢竟,短劇和旅遊業多少都存在的“同質化”問題,其解題思路是一樣的,關鍵都在於與眾不同的創新。

短劇也好,長劇也罷,誰才是今年“有風的地方”,還要看誰能真正打動渴望被治愈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