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新規第一天:市民仍習慣去驛站取件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3月1日,《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快遞企業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將麵臨3萬元以下的罰款。

快遞早已和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中國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2023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已達500億件,比2019年達到500億件提前了155天,比2022年提前了27天。

九派新聞注意到,在快遞業務覆蓋麵越來越大的同時,“投遞到快遞櫃產生的額外收費問題、快遞被‘門口、鞋櫃’簽收、大件在驛站老人取貨極其不便”等問題也頻頻出現。

因此,針對快遞業痛點出台的新規,引發多方關注。很多消費者認為送件上門更安全和更人性化,為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有人稱,快遞上門施行起來具有困難。

3月1日,記者走訪武漢多個菜鳥驛站看到,在新規實施的當天,很多市民還是習慣於前往驛站取件。“養成來這裏取件的習慣了,主要是有人保管也不花錢。之前租住的小區是投放快遞櫃,取件晚了還要收費,不太劃得來。”有租住在江岸區某小區的市民說。

另外,也有快遞員和菜鳥驛站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看來不太容易每一單都做到,快遞上門也會導致投遞人員工作負擔驟然增大。

【1】驛站:很多上班族會主動要求上班時間“不要送貨上門”

當天,記者在武漢武昌區某小區菜鳥驛站看到,當時正值周五的工作時間,在驛站取件的多為老年人和退休人士。

周奶奶告訴記者,她會在人比較少的白天把家裏人的快遞都取一下,快遞件多的時候可能要取好幾趟,就當走動一下,鍛煉身體了。

“在下班時間來取快遞的人太多了,也是錯峰一下。如果能送件上門當然挺好,尤其是大件快遞不方便搬動,比較重的東西也搬不動。”周奶奶說,以往遇到很重的快遞,她一般會等家裏人下班或者和驛站溝通,讓人送貨上門。

存放在驛站裏的快遞。圖/九派新聞記者 歐俏妤

居民李女士說,她當天休假,就選擇白天把快遞取了,平常都是下班以後才有時間取件。對於快遞新規,她向記者表示,家裏有人時送件上門是可以的,但更多的情況是家中無人簽收,她也會擔心快遞放在門口的安全問題。

該小區菜鳥驛站的工作人員徐女士和弟弟一起經營著一家快遞驛站,她向記者透露,驛站盈利是靠快遞員存件的費用,一件幾毛錢,每天大概有四五千件。

“但每個月在驛站的收入是不足以養家糊口的,由於要配合大家下班後取件的時間,基本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早上9點上班,晚上10點才下班。還聽說過其他驛站有淩晨5、6點上班,到第二天淩晨才整理好快件下班的。”徐女士還表示,如果新規落實,快遞員全部送貨上門,驛站可能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可能會麵臨關門的風險。

她表示,在她的實際工作中,很多上班族其實會提出“不要上門,暫時存放在驛站”的要求,因為很多上班族比較繁忙,快遞員很難在工作時間內將快遞送到客戶手上。

【2】快遞員:挨個打電話很耗時,快遞費或許也需跟著上調

快遞員作為奔走在物流業務一線的工作人員,直接接觸人和貨,新規出台實施對他們的工作有切實的影響。“快遞不得擅自投驛站、快遞櫃”新規實行第一天,多位快遞員向記者表示,很難完全做到。

陳陽(化名)是武漢的一名郵政快遞員,日常主要負責兩棟寫字樓和五棟居民樓的快遞配送,每天大概有300件快遞,還要投遞一些報紙和信件。陳陽介紹,這300件快遞中一部分是特快快遞,一直以來配送特快快遞都需要提前跟客戶進行聯係,因此新規對這一部分快遞的配送並沒有影響。

而普通快遞的配送受新規影響則較大,陳陽稱,一個普通快遞件的配送費是6毛錢,之前都是直接把它們放進驛站。如果現在一個個打電話給客戶的話,陳陽覺得很難做到。

他粗略算了一下,聯係一個快遞用戶需要1分鍾,如果有300件快遞,那就得300分鍾,相當於5個小時。“我們每天配送快遞的工作時長大概是8個小時,如果打電話要扣去5個小時,那就隻剩3個小時送快遞了,這根本不現實。”陳陽說。

他還表示,自己認識一些中通、申通、圓通的快遞員,有的人甚至每天要送七百件快遞,“新規實行起來難度很大”。

他向記者特別提到,快遞不得擅自投驛站、快遞櫃確實有諸多好處,但如果真要落實,他認為最關鍵的一點是增加每單的快遞費,“企業有利潤才能多招人,從而提升服務。”他說。

記者注意到,在新規執行當天,武昌一名快遞員還是按照以前的做法直接將快遞存放進驛站,他解釋稱,快遞件數太多,無法完全按照規定執行,看到有特別備注的快件還是會按照要求配送。“但如果每一單都按照這條規定嚴格執行,很多快遞公司可能要招不到人了。”其表示。

武漢某高校附近一快遞員則表示,這條新規更適合老年人居多或高收入人群居多的小區,“不用在意工作時間,不出門上班,在家就能掙錢的居民對於送件上門的服務是有需要的。但對於大學生還是有點不現實,因為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上課,在驛站暫存很有必要,有需要我們也可以再派送。”

他說,很多情況下,他在配送前給學生打電話,一般都不會接,“他們往往隻會回個短信‘放驛站,不要打電話,在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