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這種動物太瘋狂,每天交配14小時直到"精盡身亡"(圖)

這種動物太瘋狂,每天交配14小時直到"精盡身亡"

文章來源: 知否 於 2019-06-15 06:56:5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澳大利亞生活著一種像老鼠一樣的小動物,每天要瘋狂地交配14個小時,直到自己“精盡身亡”。(請科學對待,不要汙……)



這一物種屬於寬足袋鼩屬(antechinus),雄性實際上會與任何它能與之交配的雌性個體交配,直到它耗盡自己有限的精子,並且身體完全崩潰為止。

生命最後數周瘋狂到身體崩潰

這些有袋動物原產於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和新幾內亞。它們看起來就像老鼠一樣,這也導致科學家最初認為它們隻是普通老鼠。(一般人還真分不清,有圖為證。)

研究人員發現,雄性個體的這種瘋狂行為隻能維持兩到三周,隨後它們就會出現皮毛脫落、免疫係統失靈、體內出血等狀況,最後甚至身上會長滿壞疽。與這麽快速的身體衰敗過程相比,一夜白頭什麽的怕是都不足為慮了。

迷一樣的瘋狂行為

生物學上有著終生一胎的說法,意思就是一生隻生一次。通常,半卵生動物交配行為一生隻有一次,這種做法在許多動物群體中很常見,但在哺乳動物中很少見。

幾十年來,這些動物選擇如此可怕的死亡性行為的原因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而且它們似乎是唯一存在這種行為的哺乳動物。這些瘋狂雄性的壽命隻有一年左右,但在它們生命的最後幾周才會出現這種瘋狂的交配行為。

昆士蘭大學的Diana Fisher在接受《國家地理》雜誌采訪時稱:“在交配季節結束之前,身體逐漸衰敗的雄性可能會瘋狂地四處尋找最後一次交配機會。毫無疑問,到那個時候雌性會選擇避開它們。”這是怎樣一種瘋狂,讓雌性都害怕到抱頭鼠竄。

科學家們對於這種做法給出了諸多解釋

有科學家認為,雌性在繁殖後無法很好地生存,所以雄性被迫通過與盡可能多的雌性交配來降低風險,以此養育最多的後代。也有科學家認為,這隻是該群體的一個特征,由於進化過程中一些未知的變化,導致該群體形成了一種奇怪的繁殖習性。

還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它可能是通過自我犧牲創造最高的雌性懷孕機會,讓這個物種得以繼續延續下去。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其實它們還挺偉大的。

或許食物才是這種行為出現的根本原因

但是對這種動物研究了數十年的Fisher提出了一個不同的看法。她的團隊收集了52種以昆蟲為食的有袋類動物的生活和環境數據,其中包含了隻生一胎的寬足袋鼩、少數雄性在第一次交配後存活下來的近親物種以及能夠不斷繁殖的物種等。

他們發現,食物是其中的關鍵。這些以昆蟲為食的動物每年會遭遇一次食物過剩,而在其它時候麵臨著食物短缺的問題。它們離赤道越遠這種季節性變化就越明顯。食物隨季節性變化越大的物種繁殖期也越短,它們的雄性也更有可能在交配後死亡。

Fisher認為,當寬足袋鼩的祖先向南傳播到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時,它們遭遇了食物供應的這種季節性變化。如果雌性在每年食物過剩時期到來前生下幼崽,那麽它們的幼崽就可與喂養的足夠好,它們撫養幼崽的能力也會更強。它們的交配季節因此縮短並與食物波動保持同步。換句話說,就是自己都沒有飯吃哪能養得起孩子。

如果它們是有胎盤的哺乳動物,比如鼩鼱或老鼠,這種情況可能不會發生,因為在食物高峰期它們可能會產下幾窩後代。不幸的是,它們是有袋類動物,它們的嬰兒在發育的很早階段就會出生,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賴母乳存活。小鼩鼱哺乳期隻有幾天或幾周,而寬足袋鼩的哺乳期長達四個月。

被生活逼入絕境的雄性

這對雄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們被迫在幾周內激烈地競爭。當然它們不是通過爭鬥的方式,而是讓精子進行競爭。它們擁有的精子越多,能夠交配的雌性就越多,它們就越有可能取代競爭對手的精子。

事實上,Fisher發現這種自殺性的繁殖行為與睾丸大小之間存在明顯的關係。就體型而言,睾丸最大的就是出現雄性大量死亡的物種,其次是那些少數雄性幸存下來再次交配的物種,然後是那些有多個繁殖季節的物種。

那些在這種競爭中付出最多的雄性養育出最多的後代。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消耗了能量和生命似乎都顯得無關緊要。不管怎麽說,這些動物都是短命的,所以把它們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一個瘋狂的、致命的交配季節是它們最好的策略。可能,這也是一種被逼無奈的適應性行為。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你家在Google地圖上一覽無餘?專家呼籲學會這招
夫妻花50萬帶兒子遊41國 網民嘲:英語零進步屬浪費
特朗普罕見戴老花鏡 平時寧願視力模糊 也要保持形象
美司法部“重拳出擊” 這些人的公民身份恐受影響!
中國短劇海外爆紅:美國三線演員爭演 薪水暴增7倍

24小時討論排行

“大又美法案”51:50參院闖關成功 萬斯投下關鍵票
川普又爆驚人語:在美國出生的壞人也應該趕出去
特朗普斥責日本"一直在奪取美國財富",稱將加征高關稅
美國、越南關稅談好了 川普搶先發文曝稅率
柴靜: 從官媒的知名記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體人
不滿移民不會說英文 川普:在翻譯上美國花太多錢
示威者帶來51口棺材抗議大而美法案 數十人被捕…
美國正式關閉USAID!盧比奧詳述理由 列4大失敗
紐時: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開始變得越來越像中國
毫無疑問,這就是全世界最轟動的分手大戲
馬斯克威脅成立“美國黨” 那是什麽黨?這次認真的?
特斯拉股價恐再跌六成?華爾街最大空頭表態
美澳印日啟動礦產計劃,被視為在抗衡礦產主領導中國
疑似發表辱華言論,綠洲樂隊主唱道歉
財新的製造業數據已成絕唱,從此有九大數據不再公布
貝佐斯辣妻以前長這樣!整形醫分析"外貌進化"過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這種動物太瘋狂,每天交配14小時直到"精盡身亡"

知否 2019-06-15 06:56:50

澳大利亞生活著一種像老鼠一樣的小動物,每天要瘋狂地交配14個小時,直到自己“精盡身亡”。(請科學對待,不要汙……)



這一物種屬於寬足袋鼩屬(antechinus),雄性實際上會與任何它能與之交配的雌性個體交配,直到它耗盡自己有限的精子,並且身體完全崩潰為止。

生命最後數周瘋狂到身體崩潰

這些有袋動物原產於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和新幾內亞。它們看起來就像老鼠一樣,這也導致科學家最初認為它們隻是普通老鼠。(一般人還真分不清,有圖為證。)

研究人員發現,雄性個體的這種瘋狂行為隻能維持兩到三周,隨後它們就會出現皮毛脫落、免疫係統失靈、體內出血等狀況,最後甚至身上會長滿壞疽。與這麽快速的身體衰敗過程相比,一夜白頭什麽的怕是都不足為慮了。

迷一樣的瘋狂行為

生物學上有著終生一胎的說法,意思就是一生隻生一次。通常,半卵生動物交配行為一生隻有一次,這種做法在許多動物群體中很常見,但在哺乳動物中很少見。

幾十年來,這些動物選擇如此可怕的死亡性行為的原因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而且它們似乎是唯一存在這種行為的哺乳動物。這些瘋狂雄性的壽命隻有一年左右,但在它們生命的最後幾周才會出現這種瘋狂的交配行為。

昆士蘭大學的Diana Fisher在接受《國家地理》雜誌采訪時稱:“在交配季節結束之前,身體逐漸衰敗的雄性可能會瘋狂地四處尋找最後一次交配機會。毫無疑問,到那個時候雌性會選擇避開它們。”這是怎樣一種瘋狂,讓雌性都害怕到抱頭鼠竄。

科學家們對於這種做法給出了諸多解釋

有科學家認為,雌性在繁殖後無法很好地生存,所以雄性被迫通過與盡可能多的雌性交配來降低風險,以此養育最多的後代。也有科學家認為,這隻是該群體的一個特征,由於進化過程中一些未知的變化,導致該群體形成了一種奇怪的繁殖習性。

還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它可能是通過自我犧牲創造最高的雌性懷孕機會,讓這個物種得以繼續延續下去。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其實它們還挺偉大的。

或許食物才是這種行為出現的根本原因

但是對這種動物研究了數十年的Fisher提出了一個不同的看法。她的團隊收集了52種以昆蟲為食的有袋類動物的生活和環境數據,其中包含了隻生一胎的寬足袋鼩、少數雄性在第一次交配後存活下來的近親物種以及能夠不斷繁殖的物種等。

他們發現,食物是其中的關鍵。這些以昆蟲為食的動物每年會遭遇一次食物過剩,而在其它時候麵臨著食物短缺的問題。它們離赤道越遠這種季節性變化就越明顯。食物隨季節性變化越大的物種繁殖期也越短,它們的雄性也更有可能在交配後死亡。

Fisher認為,當寬足袋鼩的祖先向南傳播到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時,它們遭遇了食物供應的這種季節性變化。如果雌性在每年食物過剩時期到來前生下幼崽,那麽它們的幼崽就可與喂養的足夠好,它們撫養幼崽的能力也會更強。它們的交配季節因此縮短並與食物波動保持同步。換句話說,就是自己都沒有飯吃哪能養得起孩子。

如果它們是有胎盤的哺乳動物,比如鼩鼱或老鼠,這種情況可能不會發生,因為在食物高峰期它們可能會產下幾窩後代。不幸的是,它們是有袋類動物,它們的嬰兒在發育的很早階段就會出生,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賴母乳存活。小鼩鼱哺乳期隻有幾天或幾周,而寬足袋鼩的哺乳期長達四個月。

被生活逼入絕境的雄性

這對雄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們被迫在幾周內激烈地競爭。當然它們不是通過爭鬥的方式,而是讓精子進行競爭。它們擁有的精子越多,能夠交配的雌性就越多,它們就越有可能取代競爭對手的精子。

事實上,Fisher發現這種自殺性的繁殖行為與睾丸大小之間存在明顯的關係。就體型而言,睾丸最大的就是出現雄性大量死亡的物種,其次是那些少數雄性幸存下來再次交配的物種,然後是那些有多個繁殖季節的物種。

那些在這種競爭中付出最多的雄性養育出最多的後代。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消耗了能量和生命似乎都顯得無關緊要。不管怎麽說,這些動物都是短命的,所以把它們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一個瘋狂的、致命的交配季節是它們最好的策略。可能,這也是一種被逼無奈的適應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