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患病去世捐獻遺體 3年後遺體火化需家屬領骨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楊正貴懷抱女兒的身份證和捐獻證書

接收單位:捐獻者骨灰隻能親屬自行領取

記者調查:各地遺體捐贈條例對善後事宜無統一規定

省紅十字會:若確實不方便自行領取,可幫忙協調

三年前,四川宜賓筠連縣鎮舟鎮雲嶺村村民楊家珊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生前,家庭貧困的楊家珊得到熱心人士資助治病,感恩於此,又無以為報,這位山區女子臨終前,決定死後捐獻自己的遺體用於醫學研究。成都醫學院接收了楊家珊的遺體用於教學,此後火化。

今年4月底,楊家珊的父親楊正貴與成都醫學院取得聯係,希望讓楊家珊入土為安,讓接收單位送回骨灰。但楊正貴得到的答複是“遺體捐獻者的骨灰隻能親屬自行領取”。

“捐贈的遺體火化後,讓親屬自己去領,是不是少了些人文關懷?”楊家珊的遭遇,引發網友熱議。而記者調查發現,全國各省的遺體捐贈條例,對於遺體捐贈的善後事宜並無統一規定。記者從四川省紅十字會了解到,目前四川尚未出台遺體捐獻條例,對於使用後的遺體骨灰如何交接,沒有明確依據,“既沒有規定接收單位送,也未規定家屬自己去取。”

報恩情

病情惡化 她決定捐出遺體

雲嶺,顧名思義是“雲中的山嶺”,意指大山高聳入雲。雲嶺在川滇交界的筠連縣,既是一個村子的名字,也是一座山嶺的名字。名字很美,但山高路遠,條件艱苦。

1985年5月,楊家珊出生在雲嶺半山腰的貧困家庭,上山幾百米,下山也是幾百米。楊家珊姐弟二人,弟弟楊家海比她小兩歲。楊家情況特殊,母親患病,幾無勞動能力,父親楊正貴常年挖煤,拉扯兩個孩子長大。

17歲時,楊家珊跟隨山區打工的隊伍,到沿海的皮革工廠打工。此後不久,楊家珊被查出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2005年,20歲的楊家珊被確認為急性髓係白血病。這個意誌堅強的山裏姑娘,經曆了長達10餘年的“抗病”之路。

楊正貴告訴記者,剛開始,楊家珊一邊打工一邊治療,自己在煤礦挖煤的所有收入,連同弟弟楊家海打工受傷獲得賠償的10多萬元,也都用於救治楊家珊。但是,隨著病情越來越重,高昂的治療費讓楊家無力承擔。此時,在筠連百姓網的倡議下,社會各界為楊家珊捐款10餘萬元,雪中送炭。

2016年3月29日,楊家珊病情惡化,自知時日無多的她被社會關愛所感動,想回報社會,卻又無能為力。她毅然決定,自己死後捐獻遺體,用於醫學事業,並寫下遺言,作出莊嚴承諾。

第一人

成筠連首位遺體捐獻者

楊家珊為了實現遺願,再次求助筠連百姓網。此後,通過筠連、宜賓和四川紅十字會,最終聯係到成都醫學院作為其遺體接收、使用單位。

2016年4月18日淩晨,楊家珊停止了呼吸。誌願者、紅會工作人員及成都醫學院李老師等,先後趕赴筠連雲嶺村楊家,向楊家珊的遺體告別。此後,楊家珊的遺體被送到成都醫學院,用於教學。成都醫學院為楊家珊頒發了《捐獻證書》,完成了相關手續。

記者從筠連縣紅十字會了解到,楊家珊是筠連縣首位遺體捐獻者。筠連百姓網負責人陳毅萍告訴記者,楊家珊捐獻遺體對筠連網友的觸動很大,此後,陳毅萍及紅會陸續接到多起遺體、器官捐獻相關谘詢。

受楊家珊捐獻遺體的影響,2017年10月,時年23歲的筠連縣巡司鎮小河村患病青年謝正強,也決定在去世後捐獻遺體,供醫學研究。2017年10月31日,在四川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醫務社工的見證下,謝正強填寫了四川省遺體組織捐獻登記表,成為筠連縣第二名遺體捐獻誌願者。

“當謝正強有條不紊地在登記表上填寫信息時,他的父親在一旁忍不住流淚,但他卻一句話也沒有說,隻是靜靜地看著兒子。”陳毅萍告訴記者。

未了願

父親想讓女兒“回家”卻遭遇尷尬

“楊家珊的遺體捐出已經三年了,當時說用完了給我送回來,好久送呢?”今年4月底,陳毅萍再次接到了楊正貴的求助電話。而此時,陳毅萍也正惦記著楊家珊的遺體捐出去是否已經“到期”。

“就在我這院壩裏,有人當麵給我承諾的:‘遺體用完了給你送回家來。’”楊正貴告訴記者,女兒遺體被拉走後,他一直惦記著“三年之期”。中間雖然也十分想念女兒,但因為三年時間說得很清楚,因此他沒有聯係過任何人。

66歲的楊正貴不識字,自稱很多情況“搞不清楚”,於是委托了一位在外打工的親戚,打電話到成都醫學院詢問。得到的答複是,楊家珊的遺體已經於2018年火化,骨灰暫時存放在成都醫學院,家屬隨時可以自行前往領取。

“我一個農村老頭子,成都醫學院在哪裏我都不知道,怎麽自行領取?”楊正貴聞言後挺鬱悶。楊家珊去世不久,小兒子楊家海外出打工,和父親很久沒有聯係,留下的電話也無法接通。

記者注意到,雲嶺是一座大山,半山一片坡地形成村落。楊正貴家在坡地最外側的懸崖邊上,單家獨戶,地勢偏僻。楊正貴老伴多年前去世,女兒病逝、兒子遠走,楊正貴獨自守著房子。有人見楊正貴孤苦,給他弄來土狗做伴。三年來,楊正貴先後養過兩條土狗。“就是做個伴,有條狗在,家裏多少有點聲響。”記者在楊家采訪時,房頂上突然出現一條蛇。有村民想把蛇弄下來,遭到楊正貴製止:“屋裏有蛇,也是個伴兒。”好在,楊正貴是貧困戶,享受了國家相應的扶貧政策,生活尚有保障。



如何解

網友呼籲:

遺體善後事宜能否更加人性化?

“即使借用一把尺子,用完了也應該還回去,而不是讓人家自己來領,更何況是遺體(骨灰)。”陳毅萍告訴記者,此事在筠連網友中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網友們呼籲遺體接收、處理、返還能有法可依,能更加人性化,盡量照顧遺體捐贈者家屬的感受。

接收單位:

若不能及時領取可臨時保管

根據楊正貴提供的遺體捐贈聯係卡,記者電話聯係上了成都醫學院李老師。李老師證實了楊正貴的說法,“家屬隨時可以來領取楊家珊的骨灰,但是沒辦法給他送回去。”

李老師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沒有針對遺體捐贈後續處理製定法律法規,一般是根據家屬的意願進行處理。李老師說,楊家珊的遺體用於醫學教學活動,時間長達兩年多,發揮了應有的作用。2018年下半年,成都醫學院根據登記表上的信息,聯係上楊家海,其同意火化。

李老師表示,接收遺體的成都醫學院是教學科研機構,不具備將骨灰送回筠連老家的能力。但如果家屬不能及時領取,醫學院可以臨時保管。“楊家珊的弟弟、親戚都在外地打工,他們返家經過成都時,可以順道領取骨灰。”李老師說。

省紅十字會:

目前四川尚未出台遺體捐獻條例

記者從四川省紅十字會了解到,目前四川尚未出台遺體捐獻條例,對於使用後的遺體骨灰如何交接,暫無明確依據,“既沒有規定接收單位送,也未規定家屬自己去取。”省紅會相關人員表示:如果楊家珊家屬確實不方便自行領取,省紅會可以協調一下,爭取把骨灰送回她老家去。

記者梳理全國各省的遺體捐贈條例發現,對於遺體捐贈的善後事宜並無統一規定。在上海,遺體捐贈結束後,有火化的規定,但並沒有“關於是否負責送回家,由哪個機構負責”等的規定。山東規定利用完畢的遺體,應當由接受單位整儀後負責送殯葬單位火化,並承擔遺本的運輸費、火化費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