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朋友圈發的照片,早就暴露了你的抑鬱傾向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不少父母擔心孩子安全問題,會告誡他們:

朋友圈裏不要發定位,不要發你的照片,萬一被什麽不懷好意的人看到了找上你怎麽辦?

通過朋友圈,了解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的確不難:

曬娃的寶媽,加班的白領,網紅店打卡的女生;

熱愛遊戲籃球的男孩,喜歡分享雞湯養生文的長輩,還有從不發朋友圈的“隱形人”……

朋友圈成了一個人的另一張“臉”。

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你的朋友圈,不止暴露了你的生活。

還可能暴露了你的抑鬱傾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曬照狂魔”

可能是潛在抑鬱症患者

一項發表在EPJ數據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

隻需要根據Instagram和其他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就可以識別一個人是否有抑鬱傾向。

預測準確率高達70%。

研究人員選取了包括健康人、臨床抑鬱症患者、以及患過抑鬱症後康複的人在內的166位Instagram用戶。

對他們發在Instagram上的四萬多張照片進行了人工評分和電腦測評。

人工評分時,實驗員根據照片給人的直觀感受進行打分。

電腦測評則是借助軟件,分析照片的色彩飽和度、亮度以及清晰度,同時還會通過麵部識別監測人臉。



圖片來源:《Instagram photos reveal predictive markers of depression》論文截圖

測試結束,研究人員發現:

患有抑鬱症或有抑鬱傾向的人,更偏愛模糊褪色或者“黑白灰”等暗色係的照片;

非抑鬱用戶則更喜歡色彩明亮豐富、清晰的照片。


圖片來源:《Instagram photos reveal predictive markers of depression》

論文截圖

不止如此,抑鬱用戶更喜歡用黑白濾鏡,非抑鬱用戶更偏愛彩色濾鏡。



抑鬱症患者及健康人群發照片時各類濾鏡使用情況(紅色代表健康人群,藍色代表抑鬱人群)/ Andrew?Reece,?Christopher?Danforth?

實驗者指出,用發布在社交平台上的照片色調和亮度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否有抑鬱傾向,雖然不能百分百準確,但足以作為診斷的一個參考依據。

研究結果中,還有幾條有趣的發現:

有抑鬱傾向的用戶,更喜歡發布含有人臉特寫的照片,照片中的人數比非抑鬱用戶少很多。

抑鬱患者或有抑鬱傾向者發布的照片,收獲的評論數要比非抑鬱用戶多;

但非抑鬱用戶獲得的點讚會更多。


上海一護士跪地為患者打點滴 獲網友點讚 / 視覺中國

雖然距離精確預測還有一段距離,但這種方式,對普通人而言,卻有著重大意義:

也許多留意一下朋友圈照片的細節,就能在某個時刻拯救一顆瀕臨崩潰的心。

2

朋友圈的碎碎念

也能看出是否抑鬱

一張普通的照片就能反映一個人的心理。

那一段精心編輯的文字又是否能暴露一個人的狀態呢?

國內也有人做過一項實驗:通過學生用戶在微博上發布的動態來識別他是否患有抑鬱症。

研究人員抓取了學生們的個人資料和微博信息,給非抑鬱用戶和有抑鬱傾向的用戶分別做了人工標注。

確認了關鍵詞詞頻、表情符號頻率,對比了這些用戶在社交網絡上的語言、行為各方麵的差異。

並通過計算機程序算法,建立了一個“抑鬱傾向用戶分類識別模型”。

結果顯示,在社交網絡中,潛在的抑鬱症患者更傾向於:

“在休息時間活躍,與他人建立聯係的意願更低,在網絡中受到關注也比較少。”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網絡上表現出的負麵情緒傾向,遠遠超過非抑鬱用戶。



圖片來源:《微博社交網絡中的學生用戶抑鬱症識別方法研究》

比起朋友圈,現代人似乎更傾向於在微博表達負麵情緒。



圖片來源:微博

一些不敢發在朋友圈裏的話,大多消極且喪。

朋友圈一片歲月靜好,微博翻了幾頁隻有“人間不值得”。

微信裏是積極向上的進步青年,微博裏是天天把“死”掛在嘴邊的絕望少女。

隻是因為微信裏的大都是熟人,而微博可以隻有自己和陌生人。

那些不想被人察覺的痛苦,就一股腦地丟到更加無法被人發現的地方。

即使是這樣,我們還是時不時會在朋友圈裏刷出這樣的一些動態:

“生活不順嗎?多照照鏡子, 你就明白原因了。”

“如果擺錯地方,鑽石也會被當作石頭。但石頭不管擺哪,都還是石頭。”

一段看似調侃實則喪氣的文字,再配上一張表情包。




或者是曬出一件剛經曆的傷心事,卻非要用“我沒事”來掩蓋。

想得到安慰,又要假裝堅強。




心理科醫生表示:“人們在朋友圈發布的內容往往受到性格的影響,有的人善於管理情緒,有些人則不善於管理。

同樣的一個小事故,可能有人會開開玩笑就過去了,有的人則會憤怒。”

發朋友圈來宣泄負麵情緒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可“情緒會裹挾思維,如果不積極管理、及時調整,就有可能影響到對生活的認知,不管發生什麽,都會給自己負麵暗示。”

這樣潛在的抑鬱症患者,需要自己稍稍“走出來”,更需要朋友多給他們一些關心。

通過朋友圈,或許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抑鬱情緒。

很多人,可能隻是在假裝快樂。

3

抑鬱

可能離我們很近

微博也好,朋友圈也好,一些很喪的段子總能引來不少人點讚。

當代人的情緒變化,也許真的沒那麽樂觀。

而抑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長期負麵情緒累積的後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目前抑鬱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

全球有超過3億人罹患抑鬱症,並且,任何年齡段都不能幸免。

剛剛過去的世界心理健康日(10月10日)上,Kantar Health發布了《全球健康調查》(Global Health and Wellness Study?)。

報告顯示,在美國,有28.4%的人經過自我檢測後發現抑鬱症狀。

在中國,這個數字是3.7%,目前已確診的抑鬱症患者為3000萬人左右。



圖片來源:Kantar Health《全球健康調查》

這其中隻有不到10%的人能得到專業的救助和治療。

更多的患者或許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患有抑鬱症,更別提治療。

抑鬱症診斷起來並不容易,普通綜合性醫院的非專業心理科醫師,對抑鬱症的識別率也很低。

何況,在很多人眼裏,抑鬱症是“矯情”,是一時“難過”,而不是病。

所以許多人不願讓別人知道自己“可能病了”,更無法從旁人那裏獲取幫助。

常常導致的結果是,誤診、漏診、病情延誤。

而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抑鬱症或許稍顯嚴重,抑鬱情緒卻可能經常出現。

或者是因為工作不滿意受到挫折,或者是因為感情不順心遇到傷害……

抑鬱情緒總是和坎坷相伴,說來就來。

它可能就潛伏在你朋友圈裏的某一張照片、某一句留言裏。

4

適時的關心

有時可以救人一命

很多時候,我們能感受到自己情緒的低落,卻很難察覺身邊朋友的異樣。

尤其是那些選擇用微笑掩蓋悲傷的人。

臨床心理學上有一種常見心理疾病,叫“微笑抑鬱症”。

患者總在他人麵前表現得很開心,內心卻時刻承受著抑鬱的折磨,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緒中掙紮。



圖片來源:微博

外表性格張揚的陳奕迅,會唱《孤獨患者》給自己聽:

“我是個有情緒病的愛哭鬼,表麵是樂觀的人,偶爾會許多感觸,不是不知足,我很知足。可心中就是有一股悶氣,很難過。”

五年前,南京一位大四女生@走飯在微博上留下遺言: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麽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圖源:@走飯

其實她在微博裏,也寫過很多有趣的小段子。

一邊展現著幽默風趣,一邊傾訴著自己的絕望。






圖源:@走飯

“你看的朋友圈,其實是朋友發出的‘求救信號’。”

很多時候,這並不是一句玩笑。

職場要求所有人“刀槍不入”,成人世界要求人“不動聲色”,父母要求孩子“樂觀堅強”……

於是隻好藏起悲傷,帶上“微笑麵具”。

偶爾實在忍不住了,才會把自己的失落小心翼翼地藏在朋友圈裏、歌詞裏……

或許,關於抑鬱症的研究能否真的用來預測抑鬱症,實驗結果並非那麽重要。

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

是不是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朋友圈?

是不是可以偶爾給予一些朋友更多溫暖?

抑鬱症不是絕症,大約85%的抑鬱症患者都會克服病魔,而不是走上自殺的道路。

有網友在Instagram上發現一件暖心的事情:

當你搜索#depression(抑鬱症)的時候,係統會自動詢問你是否遇到了困難,是否需要幫助。



圖片來源:Instagram

未必所有抑鬱傾向的人,都會被這一點小小的溫暖感動。

但可能每一個正在經曆抑鬱情緒的人,都希望在難過的時候,能有一雙手稍微拉一下他們。

2017年美國MTV 音樂錄像帶大獎現場,三位說唱歌手帶來了《1-800-273-8255》這首歌。

一群人穿著白色T恤走上台,他們的衣服正麵無一例外都寫著一串號碼“ 1-800-273-8255 ”,背麵寫著“you are not alone?”(你不是一個人)。



Frederick M. Brown / Getty Images

這串號碼是美國預防自殺熱線。

而穿著白色T恤的所有人,都曾有過自殺經曆。

他們用這種方式告訴觀眾:當你感覺情緒低落、甚至有自殺念頭的時候,別忘了尋求幫助,你永遠不是孤單的一個人。

表演結束第二天,打入預防自殺熱線的電話,出現50%的增長。



來源:網易雲音樂《1-800-273-8255》評論區

有人說,現代人變得越來越容易抑鬱。

一件小事,就足以讓人崩潰抓狂。



圖片來源:微博

越來越喪,也變得越來越需要一句安慰,一個擁抱。

如果你也發現,最近好朋友突然開始在朋友圈裏發布各種暗色係的圖片。

或者一些消極、略顯疲態的文字。

別怕麻煩,主動地找她聊天,了解她的近況吧。

他們需要你,幫助“作繭自縛”的他們,“破繭而出”。

有時候,“不被理解之痛,也是死亡的推手。”

給文章點個讚,願你的難過,都有人懂得。

參考文獻:

[1] ReeceA G, Danforth C M. Instagram photos reveal predictive markers of depression[J].EPJ Data Science, 2017, 6(1): 15.

[2] 李 鵬 宇. 微博社交網絡中的學生用戶抑鬱症識別方法研究[D].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4.

[3]林曄. 淺析網絡背景下媒體對抑鬱症患者的形象建構——基於新 浪微博文本的考察[J]. 新西部, 2018, 17: 055.

[4]高成新, 劉潔. 醫學社會學視角下抑鬱症現狀調查分析[J]. 醫學與哲學: 人文社會醫學版, 2016, 37(2): 34-36.

[5]趙麗彩, 尹訓寶, 孫宏偉. 抑鬱症患者抑鬱水平, 生活質量與自殺風險關係[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16 (7): 98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