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日本新潛艇號稱“領先中國15年” 到底什麽水平(圖)

日本新潛艇號稱“領先中國15年” 到底什麽水平

文章來源: 參考消息 於 2018-10-10 19:43:3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日本首艘、同時也是世界上首艘鋰電池潛艇“凰龍”號下水,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有日本網友及日媒稱該潛艇技術要比中國同級別潛艇先進10至15年。那麽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本期就此為您簡析。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稱,當地時間10月4日,蒼龍級11號艇——“凰龍”號(SS-511)潛艇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與前10艘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相比,“凰龍”號最大的區別是采用日本湯淺技術公司最新研發的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取代了使用傳統鉛酸蓄電池的“不依賴空氣推進”(AIP)係統,由此成為日本首艘、同時也是世界上首艘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比鉛酸電池高數倍,同體積的鋰電池儲電量比鉛酸多2倍以上,而且重量更輕,十分適合在內部空間有限的常規動力潛艇上使用。為此有日本網民及日媒甚至打出了“‘凰龍’號的技術水平比中國同級別潛艇先進10至15年”的標題,那麽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

 ▲日本海自“凰龍”號鋰電池潛艇的下水儀式現場照。

  對於在水下作戰的(常規動力)潛艇而言,對電池的依賴性要遠高於水麵艦艇。早在鋰電池技術成熟之前,潛艇一直使用的是鉛酸電池,這種電池最早由法國人普蘭特於1859年發明,由於其具備價格低廉、原材料方便獲得(電極由鉛和鉛的氧化物構成)等優點,適用於大電流放電環境,因此發明後在化學電源中一直占據絕對優勢。在美國海軍於1900年4月購買了其曆史上首艘潛艇“霍蘭”號(舷號SS-1,以潛艇之父,同時也是通用動力公司創始人約翰·菲利普·霍蘭命名)後,英國很快也邀請霍蘭幫助他們設計出英國的第一艘潛艇“霍蘭”1號,這艘潛艇就使用了當時英國產的鉛酸電池,至今各國潛艇仍在使用。

 ▲資料圖片:英國的“霍蘭”1號潛艇,攝於1991年。

  但鉛酸電池的缺點也十分明顯,不僅體積大、重量大,電能轉換效率較低,且由於電解液涉及硫酸等危險化工品,不利於長時間維護。但對於需要增加水下航行的持續性和隱蔽性的潛艇來說,提高電池的儲電量和電能轉化效率至關重要。隨著AIP技術問世,通過攜帶液氧和廢氣循環的方式使潛艇柴油機實現了不依賴空氣推進(搭載斯特林AIP係統的蒼龍級潛艇可在水下連續航行兩周,比未裝AIP係統的常規潛艇水下續航時間高5倍,隱蔽性大幅增強),使得潛艇對高性能電池的依賴性有所降低,但並未解決鉛酸電池的劣勢問題。

  隨著近年來鋰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潛艇設計師也開始考慮將鋰電池作為鉛酸電池的繼任者使用。與鉛酸電池相比,鋰電池具有體積小、效率和功率密度高、充電快的優勢,且無需液態電解液,便於維護。此外,在高功率情況下,鋰電池的電容量是鉛酸電池的2倍多,而充電時間大幅縮短,以德國在研的216型潛艇為例,隻需充電2小時就能連續航行98小時。

  盡管優勢明顯,但鋰電池還存在一大潛在使用風險是容易發熱起火,而且對意外碰撞較為敏感。此前使用鋰電池的一架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波音787客機就曾於2013年發生過意外起火事故,而事後調查報告顯示,起火原因就是因湯淺技術公司的設計缺陷所致。巧合的是,此次“凰龍”號使用的也是該公司生產的鋰電池,至於相關工藝是否有所改進,安全性究竟有無提高?目前都是未知數。

  單從技術方麵而言,“凰龍”號可能具有開拓性意義,但是否真像有些媒體所說的“比別國常規動力潛艇先進10至15年”,現在斷言還為時尚早。其實對於日本海自來說,“凰龍”號的試驗性質也十分明顯,有摸著石頭過河的節奏,甚至暗藏一些技術缺陷也很難說。所以,外界莫不如等“凰龍”號服役一段時間後,再來做評價不遲。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賭城拉斯維加斯 這間酒店這個位置會讓你死於非命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表兄弟創立的全球最大私募,又要吞下中國公司
甘肅血鉛這事又被網友們發現了第二組疑點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受害家屬放棄賠償要求從重判

24小時討論排行

印度空難 飛行員詢問同僚“為何切斷發動機燃油供應”
中國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連擊沉2貨輪 耿爽點名停手
因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 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生學籍
馬克龍宣布法英擬擴組5萬人軍隊 或部署烏前線作戰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選民已放棄民主黨?民主黨自家民調數據敲響警鍾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與王毅麵對麵會晤約1小時,魯比奧:會談富有成效
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二審敗訴,被判賠償17萬
華人接管矽穀!Grok4發布會上馬斯克旁邊華人是誰?
越來越多企業這樣做:在中國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墨西哥、歐盟收30%關稅
WHO呼籲開征“健康稅” 煙酒、含糖飲料一次調漲50%
民工大爺寫高考作文《我的母親》爆火 千字感動全網
夫妻千萬房產被獨生女抵押貸款換取加拿大永居卡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日本新潛艇號稱“領先中國15年” 到底什麽水平

參考消息 2018-10-10 19:43:37

 近日,日本首艘、同時也是世界上首艘鋰電池潛艇“凰龍”號下水,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有日本網友及日媒稱該潛艇技術要比中國同級別潛艇先進10至15年。那麽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本期就此為您簡析。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稱,當地時間10月4日,蒼龍級11號艇——“凰龍”號(SS-511)潛艇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與前10艘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相比,“凰龍”號最大的區別是采用日本湯淺技術公司最新研發的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取代了使用傳統鉛酸蓄電池的“不依賴空氣推進”(AIP)係統,由此成為日本首艘、同時也是世界上首艘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比鉛酸電池高數倍,同體積的鋰電池儲電量比鉛酸多2倍以上,而且重量更輕,十分適合在內部空間有限的常規動力潛艇上使用。為此有日本網民及日媒甚至打出了“‘凰龍’號的技術水平比中國同級別潛艇先進10至15年”的標題,那麽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

 ▲日本海自“凰龍”號鋰電池潛艇的下水儀式現場照。

  對於在水下作戰的(常規動力)潛艇而言,對電池的依賴性要遠高於水麵艦艇。早在鋰電池技術成熟之前,潛艇一直使用的是鉛酸電池,這種電池最早由法國人普蘭特於1859年發明,由於其具備價格低廉、原材料方便獲得(電極由鉛和鉛的氧化物構成)等優點,適用於大電流放電環境,因此發明後在化學電源中一直占據絕對優勢。在美國海軍於1900年4月購買了其曆史上首艘潛艇“霍蘭”號(舷號SS-1,以潛艇之父,同時也是通用動力公司創始人約翰·菲利普·霍蘭命名)後,英國很快也邀請霍蘭幫助他們設計出英國的第一艘潛艇“霍蘭”1號,這艘潛艇就使用了當時英國產的鉛酸電池,至今各國潛艇仍在使用。

 ▲資料圖片:英國的“霍蘭”1號潛艇,攝於1991年。

  但鉛酸電池的缺點也十分明顯,不僅體積大、重量大,電能轉換效率較低,且由於電解液涉及硫酸等危險化工品,不利於長時間維護。但對於需要增加水下航行的持續性和隱蔽性的潛艇來說,提高電池的儲電量和電能轉化效率至關重要。隨著AIP技術問世,通過攜帶液氧和廢氣循環的方式使潛艇柴油機實現了不依賴空氣推進(搭載斯特林AIP係統的蒼龍級潛艇可在水下連續航行兩周,比未裝AIP係統的常規潛艇水下續航時間高5倍,隱蔽性大幅增強),使得潛艇對高性能電池的依賴性有所降低,但並未解決鉛酸電池的劣勢問題。

  隨著近年來鋰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潛艇設計師也開始考慮將鋰電池作為鉛酸電池的繼任者使用。與鉛酸電池相比,鋰電池具有體積小、效率和功率密度高、充電快的優勢,且無需液態電解液,便於維護。此外,在高功率情況下,鋰電池的電容量是鉛酸電池的2倍多,而充電時間大幅縮短,以德國在研的216型潛艇為例,隻需充電2小時就能連續航行98小時。

  盡管優勢明顯,但鋰電池還存在一大潛在使用風險是容易發熱起火,而且對意外碰撞較為敏感。此前使用鋰電池的一架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波音787客機就曾於2013年發生過意外起火事故,而事後調查報告顯示,起火原因就是因湯淺技術公司的設計缺陷所致。巧合的是,此次“凰龍”號使用的也是該公司生產的鋰電池,至於相關工藝是否有所改進,安全性究竟有無提高?目前都是未知數。

  單從技術方麵而言,“凰龍”號可能具有開拓性意義,但是否真像有些媒體所說的“比別國常規動力潛艇先進10至15年”,現在斷言還為時尚早。其實對於日本海自來說,“凰龍”號的試驗性質也十分明顯,有摸著石頭過河的節奏,甚至暗藏一些技術缺陷也很難說。所以,外界莫不如等“凰龍”號服役一段時間後,再來做評價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