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真是不知道,原來外蒙古是這樣獨立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世紀初的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富饒美麗但又積貧積弱的國家。當腐朽不堪的晚清政府被資產階級革命推翻,新生的共和國處於百廢待興之際,貪得無厭的英、俄、日、美等帝國主義國家再次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國。他們把目光盯在中國那富饒的領土上。在這一背景之下,英、俄、日等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開始了瘋狂瓜分中國領土的陰謀,從而引發了外蒙古獨立的問題。其實,在俄指使、策劃外蒙古從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的同時,英、俄同時還在圖謀西藏、新疆的獨立,日、俄也在策劃分割東北。那麽,為什麽在西藏、新疆、東北問題上,我們能成功地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而外蒙古的獨立卻最終得逞了呢?

把外蒙古從中國分離出去是沙皇俄國和外蒙古封建上層長期以來的共同意願。然而外蒙古如何從中國分離?采取何種方式?是獨立還是自治?雙方從一開始就存在著分歧。外蒙古僧俗封建主們千方百計要求獨立,建立一個包括內蒙古等地在內的大蒙古國;而沙俄卻選擇讓外蒙古自治,即使是名義上的自治。

1911年7月,以庫倫活佛為首的外蒙古僧俗封建主以會盟為名,在庫倫召開四盟王公秘密會議,決定分裂祖國,實行外蒙古獨立,並派遣以杭達多爾濟、達喇嘛車林齊密特為首的代表團密往俄京聖彼得堡請求俄國政府庇護。8月15日,代表團不顧俄方阻攔,抵達聖彼得堡。為了確定對代表團的方針,沙皇政府於8月17日舉行了遠東問題特別會議,會議決定:帝國政府不承擔以武力支持喀爾喀蒙人脫離中務,居間調停,通過外交途徑支持蒙人獨立。1911年8月底俄國由恰克圖派步騎兵800餘人前往庫倫,支持外蒙古王公的分裂行動。此外又給以200萬盧布的巨額貸款,支援他們大量槍械彈藥,幫助訓練蒙兵。俄國還大力支持庫倫當局占領烏裏雅蘇台和科布多,並策劃成立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支持哲裏木盟科右前旗王公烏泰發動叛亂。

1911年10月,中國發生辛亥革命,這給沙俄和外蒙古封建王公的圖謀提供了絕好的時機。同年12月1日,外蒙古王公調集各旗蒙兵集合庫倫,正式通知清政府駐庫倫辦事大臣三多,喀爾喀已將全土自行保護,定為大蒙古帝國,公推哲布尊丹巴為皇帝,並令三多所屬文武官員及兵役三日內撤離蒙境,如敢違抗,即以兵力押解回籍。三多勢單力孤,走投無路,於次日避入俄國駐庫倫使署請求保護,12月4日,在俄國哥薩克兵的護送下離開庫倫,然後經恰克圖取道西伯利亞回國。同月28日,哲布尊丹巴登基為帝,號稱日光皇帝,年號共戴,以曾赴俄乞援的達喇嘛車林齊密特為內閣總理大臣,主持政務。內閣下設內務、外務、財政、兵、刑五部,並收攬內蒙古失意王公及親俄分子烏泰、海山、陶克陶胡等在庫倫擔當要職。至此,外蒙古獨立,大蒙古國粉墨登場。

外蒙宣布"獨立"之後,沙俄政府即謀求通過中俄交涉迫使中國政府承認外蒙"獨立"。為此12月31日沙俄駐華代辦世清照會清政府外務部表示願在中國政府與蒙人之間進行"調停",提出的條件是:締結一項保證外蒙"自治"的中蒙條約,這一條件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北洋政府成立之後,沙俄重提上述要求。北洋政府最初對待外蒙"獨立"的基本立場和對策與前清是一致的,即堅持認為外蒙是中國的領土,解決外蒙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拒絕沙俄插手。為排除沙俄幹涉,求得內部解決,談判協商解決或是武力解決。但庫倫當局拒絕談判,武力鎮壓又遭到沙俄的幹涉。

1912年9月3日,俄國外交部指派駐華公使廓索維慈為全權代表,前往庫倫與外蒙古當局單獨訂約,以條約形式將俄國覬覦外蒙古的新成果及外蒙古自治從法律上鞏固下來。同年11月3日,在俄國挾持下,外蒙古當局與俄國簽訂了《俄蒙協約》。《俄蒙協約》簽訂後,俄國的下一步任務,就是誘迫北京政府承認這一既成事實。起初,北京袁世凱政府並沒有屈服於俄國的訛詐。在俄國強大壓力下,袁世凱政府終於不得不同意與俄國就中俄協約問題與俄方舉行談判。在談判過程中,北京政府外交總長陸征祥提出維持外蒙古以前所設之行政製度,不提自治;要求俄方廢除《俄蒙協約》,以俄中協約代之,並承認蒙古為中國的一部分和中國政府在蒙古之主權。對此,俄方堅決不允,隻同意中國對外蒙古保持宗主權,確立外蒙古的自治地位。中俄雙方經過往返交涉,曆時半年之久,前後三十餘次,直到1913年5月20日始議定了嚴重侵略中國領土主權的協議六款,在輿論的推動下,北京政府參議院於1913年7月11日予以否決。對此,俄國政府再次提出大綱四條,作為恢複談判的基礎。1913年9月18日中俄雙方就外蒙問題在北京重開談判。俄方全權代表是俄國駐華公使庫朋斯齊,中方全權代表為新任外交總長孫寶琦。至10月29日談判結束共會談"十次"。終於在10月底達成協議。1913年11月5日在北京簽訂了《中俄聲明文件》,並以互換照會形式完成了中俄《聲明另件》。通過這兩個文件,中國在外蒙古的主權喪失殆盡,沙俄則對這一地區掌握了政治、經濟的全麵控製權。

中俄《聲明另件》第三款明確規定,即由中、俄、蒙三方酌定地點,委派代表接洽。因此,1914年9月8日,中、俄、蒙三方就此事在恰克圖開始談判。恰克圖會議曆時達9個月,正式開會凡48次,會晤不下40次,爭論甚烈。俄國在談判中對中方肆行威脅施壓,蠻不講理,出爾反爾,得寸進尺,甚至以停止談判相要挾,直到中方無條件接受其要求方休。1915年6月7日,中俄代表及外蒙傀儡當局在恰克圖簽訂了《中俄蒙協約》,據此,1915年6月9日外蒙宣布取消"獨立的大蒙古國"。時任總統的袁世凱則冊封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為"呼圖克圖汗",並赦免搞"獨立"的有關人員,外蒙實行所謂"自治"。

1919年1月7日,外蒙當局又突然致電北京政府,要求取消"自治",恢複前清的舊製。北洋政府的總統徐世昌順水推舟,在1月2日下令取消外蒙的"自治",恢複舊製;同時,廢除1913年的《中俄聲明》和1915年的《中俄蒙協約》。但是時隔不久,1921年外蒙古又鬧起了第二次"獨立"。 北洋政府對蘇俄的出兵以及隨後成立的政府雖然提出過抗議,但鞭長莫及、無能為力。1924年11月2 6日,外蒙古政府宣布廢除君主立憲製度,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