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8千噸重車壓梁鎮洪 成都鐵路局:第一次用這手段(圖)

8千噸重車壓梁鎮洪 成都鐵路局:第一次用這手段

文章來源: 成都商報 於 2018-07-11 20:50: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據《成都商報》12日報道,7月11日上午,持續暴雨導致涪江綿陽段水位暴漲,達到寶成鐵路涪江鐵路橋封鎖警戒水位,大橋麵臨建成以來最大洪水威脅。



  為保衛涪江鐵路橋安全及寶成鐵路不受大影響,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臨時調來裝滿道砟(軌下石塊)的兩列列車(共重8000噸),增加大橋自重,對抗洪水對大橋橋墩、橋樁的衝刷。

  五小時後洪水漸漸退去,大橋紋絲不動,保橋成功。

  十萬火急

  大橋麵臨危險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綿陽工務段副段長張明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洪水對鐵路橋梁的威脅,主要體現在兩個指標上:一是限速水位,當洪水達到一定高度、淹及大橋橋墩時,會對列車限速,讓列車把速度降下來,以安全可控的緩慢速度通過;二是封鎖水位,洪水冒過橋墩,衝刷橋樁時,就必須封鎖大橋,禁止列車通行,以保安全。

  寶成鐵路涪江鐵路橋,位於石馬壩站和綿陽北站區間,中心裏程上行方向為K536+613m,下行方向為K537+419m。涪江大橋為雙向並行橋梁,各承擔上下行通行任務。

  11日上午,由於涪江上遊降雨量大,來勢洶湧,寶成鐵路涪江鐵路橋水位不斷上漲,很快超過限速水位,達到封鎖警戒水位。“我們工務段緊急啟動應急機製,迅速上報應急指揮中心。”張明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因為寶成鐵路涪江大橋是鋼梁大橋,自身重量不大。如果洪水繼續上漲漫過大橋主體鋼梁,大橋可能被洪水衝走。

  張明說,綿陽工務段技術人員參考國內其他同類鋼結構橋梁抗洪經驗,提出以列車裝載重物壓製大橋,增加大橋重量的辦法。“這是國內甚至世界上比較常規的方案,隻不過寶成鐵路開通以來,第一次麵對如此嚴峻的洪水威脅。”張明說。

  千鈞之重

  鎮住涪江洪水

  張明告訴記者,綿陽工務段的保橋方案報到應急指揮中心後,很快得到許可。此時,恰好寶成鐵路進行大修,正在全線更換鐵路道砟。因遭遇連日陰雨,兩列列車各滿載道砟,停靠在寶成線綿陽北站,距離涪江鐵路橋隻有四五公裏,正好擔此“重”任,而且進可搶險救急,退可繼續作為“鋪路石”。

  

  列車壓住大橋(圖源:成都商報)

  上午10時35分,第一列列車滿載道砟,壓住上行涪江大橋;11時15分左右,第二列列車壓住下行涪江大橋。各自負重後,大橋更加安穩,無論洪水如何衝刷,大橋都紋絲不動。張明告訴記者,為了保證搶險人員萬無一失,重載列車駛上大橋後,車上人員迅速撤離。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則留守在大橋上,定時對橋梁進行監測、檢查、瞭望,密切關注洪水和大橋動靜。

  

  

  圖源:四川在線

  “整個壓製負重時間約五個小時,直到洪水退到限速水位以下。”張明說,整個鐵路係統數十人參與搶險,僅綿陽工務段就出動近20人搶險。直到下午16時37分,洪水不再危及大橋安全,兩列鎮橋列車才撤回綿陽北站。

  “洪峰過後,綿陽工務段技術人員對橋梁共振頻率進行檢測,確認大橋未受影響,一切正常。”張明說。

  保證安全

  檢測自振頻率

  11日18時許,成都商報記者來到寶成鐵路涪江鐵路橋,洪水已經退去了一些,幾名綿陽工務段的職工站在鐵路橋上,手中拿著令旗,等候著鐵路橋恢複後的第一列列車。另外幾名工人站在鐵路橋頭的一處營房內,做好隨時救災的準備。

  在橋上,還有幾名技術人員,攜帶著相關裝備,來到鐵路橋的中央,一名技術人員從一處延伸到鐵路橋外的鐵梯,直接下到橋下,利用設備開始相關檢測。在他們的附近,也有幾名工作人員拿著令旗和對講機,好隨時知道列車何時到來,以便及時通知檢測人員。

  “我們這是在進行橋梁自振頻率檢測,通過這個檢測,然後與正常值進行比較,能夠反映橋梁基礎是否存在病害,以此判斷橋梁設備狀態,同時每列列車通過後對橋梁和線路狀態進行檢查,直到恢複常速。”綿陽工務段橋隧技術科工程師鄧唐介紹,每次遭遇洪水後,他們都會做這一項工作,主要是保證鐵路橋的安全。

  據了解,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後,在唐家山堰塞湖即將泄洪之際,為了保證鐵路安全,鐵道部要求中鐵二局在48小時內對橋墩進行加固,3000多名鐵路工人匯集到涪江鐵路大橋。每個橋墩周圍,被焊接的鋼軌圍起了大塊的石頭,在每一個橋墩的迎水麵上,掛滿了由鋼絲穿起來的廢舊輪胎,鐵路橋兩邊的護坡上,堆滿了被鋼絲網固定的沙袋。

  成都鐵路局:

  成立60餘年來

  第一次使用這種手段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兩列滿載的鐵路專用卸砟車,“一個編組的滿載量是3100多噸,加上列車自重總共是4千多噸,可以大大增強橋梁自重。”

  

  上述負責人表示,“重車壓梁”這種非常應急手段,是成都鐵路局自上世紀50年代成立以來第一次使用,“險情太嚴峻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6分鍾內根本無處可逃!” 慘烈視頻:河水暴漲30尺
中國團意大利下車20分鍾 整車遭洗劫 大媽丟勞力士犯病
中國槍手被捕查出集團作弊 803人成績取消、禁考…
伊萬卡夫婦擬投資$14億 要把這裏變度假天堂
德州洪災已91死!川普直呼“太可怕” 簽重大聲明…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宣布對印尼、波黑等七國的關稅稅率
莫迪政府: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
美國公開的秘密:很多行業全靠無證移民撐著
習近平赴山西 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考察閥門廠(圖集)
北約秘書長稱“若習攻台會請俄牽製西方” 俄回應....
“砸窗事件”後,官方推出三篇文章:打倒破窗者…
馬斯克開砲:貝森特是索羅斯走狗 他連數學都不會…
山西掛牌“器官取得與分配中心” 網友直呼“不寒而慄”
川普態度大轉彎!軍援烏克蘭「必須送更多武器」
習近平為與美國冷戰10年布局 基於他對蘇聯的失敗理解
川普出手!宣布對日本韓國加征25%關稅 信件曝光
“砸窗事件”引爆輿論 官媒評“砸窗非英雄”再掀炸鍋
天水兒童鉛中毒事件:我們還要付出多少“代價”才算夠?
洪災死傷慘重 得州災區市長哭訴:“沒收到任何預警”
“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翻美國!”
關稅寬限期將到期?白宮:川普計劃延長至8月1日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8千噸重車壓梁鎮洪 成都鐵路局:第一次用這手段

成都商報 2018-07-11 20:50:12

  據《成都商報》12日報道,7月11日上午,持續暴雨導致涪江綿陽段水位暴漲,達到寶成鐵路涪江鐵路橋封鎖警戒水位,大橋麵臨建成以來最大洪水威脅。



  為保衛涪江鐵路橋安全及寶成鐵路不受大影響,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臨時調來裝滿道砟(軌下石塊)的兩列列車(共重8000噸),增加大橋自重,對抗洪水對大橋橋墩、橋樁的衝刷。

  五小時後洪水漸漸退去,大橋紋絲不動,保橋成功。

  十萬火急

  大橋麵臨危險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綿陽工務段副段長張明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洪水對鐵路橋梁的威脅,主要體現在兩個指標上:一是限速水位,當洪水達到一定高度、淹及大橋橋墩時,會對列車限速,讓列車把速度降下來,以安全可控的緩慢速度通過;二是封鎖水位,洪水冒過橋墩,衝刷橋樁時,就必須封鎖大橋,禁止列車通行,以保安全。

  寶成鐵路涪江鐵路橋,位於石馬壩站和綿陽北站區間,中心裏程上行方向為K536+613m,下行方向為K537+419m。涪江大橋為雙向並行橋梁,各承擔上下行通行任務。

  11日上午,由於涪江上遊降雨量大,來勢洶湧,寶成鐵路涪江鐵路橋水位不斷上漲,很快超過限速水位,達到封鎖警戒水位。“我們工務段緊急啟動應急機製,迅速上報應急指揮中心。”張明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因為寶成鐵路涪江大橋是鋼梁大橋,自身重量不大。如果洪水繼續上漲漫過大橋主體鋼梁,大橋可能被洪水衝走。

  張明說,綿陽工務段技術人員參考國內其他同類鋼結構橋梁抗洪經驗,提出以列車裝載重物壓製大橋,增加大橋重量的辦法。“這是國內甚至世界上比較常規的方案,隻不過寶成鐵路開通以來,第一次麵對如此嚴峻的洪水威脅。”張明說。

  千鈞之重

  鎮住涪江洪水

  張明告訴記者,綿陽工務段的保橋方案報到應急指揮中心後,很快得到許可。此時,恰好寶成鐵路進行大修,正在全線更換鐵路道砟。因遭遇連日陰雨,兩列列車各滿載道砟,停靠在寶成線綿陽北站,距離涪江鐵路橋隻有四五公裏,正好擔此“重”任,而且進可搶險救急,退可繼續作為“鋪路石”。

  

  列車壓住大橋(圖源:成都商報)

  上午10時35分,第一列列車滿載道砟,壓住上行涪江大橋;11時15分左右,第二列列車壓住下行涪江大橋。各自負重後,大橋更加安穩,無論洪水如何衝刷,大橋都紋絲不動。張明告訴記者,為了保證搶險人員萬無一失,重載列車駛上大橋後,車上人員迅速撤離。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則留守在大橋上,定時對橋梁進行監測、檢查、瞭望,密切關注洪水和大橋動靜。

  

  

  圖源:四川在線

  “整個壓製負重時間約五個小時,直到洪水退到限速水位以下。”張明說,整個鐵路係統數十人參與搶險,僅綿陽工務段就出動近20人搶險。直到下午16時37分,洪水不再危及大橋安全,兩列鎮橋列車才撤回綿陽北站。

  “洪峰過後,綿陽工務段技術人員對橋梁共振頻率進行檢測,確認大橋未受影響,一切正常。”張明說。

  保證安全

  檢測自振頻率

  11日18時許,成都商報記者來到寶成鐵路涪江鐵路橋,洪水已經退去了一些,幾名綿陽工務段的職工站在鐵路橋上,手中拿著令旗,等候著鐵路橋恢複後的第一列列車。另外幾名工人站在鐵路橋頭的一處營房內,做好隨時救災的準備。

  在橋上,還有幾名技術人員,攜帶著相關裝備,來到鐵路橋的中央,一名技術人員從一處延伸到鐵路橋外的鐵梯,直接下到橋下,利用設備開始相關檢測。在他們的附近,也有幾名工作人員拿著令旗和對講機,好隨時知道列車何時到來,以便及時通知檢測人員。

  “我們這是在進行橋梁自振頻率檢測,通過這個檢測,然後與正常值進行比較,能夠反映橋梁基礎是否存在病害,以此判斷橋梁設備狀態,同時每列列車通過後對橋梁和線路狀態進行檢查,直到恢複常速。”綿陽工務段橋隧技術科工程師鄧唐介紹,每次遭遇洪水後,他們都會做這一項工作,主要是保證鐵路橋的安全。

  據了解,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後,在唐家山堰塞湖即將泄洪之際,為了保證鐵路安全,鐵道部要求中鐵二局在48小時內對橋墩進行加固,3000多名鐵路工人匯集到涪江鐵路大橋。每個橋墩周圍,被焊接的鋼軌圍起了大塊的石頭,在每一個橋墩的迎水麵上,掛滿了由鋼絲穿起來的廢舊輪胎,鐵路橋兩邊的護坡上,堆滿了被鋼絲網固定的沙袋。

  成都鐵路局:

  成立60餘年來

  第一次使用這種手段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兩列滿載的鐵路專用卸砟車,“一個編組的滿載量是3100多噸,加上列車自重總共是4千多噸,可以大大增強橋梁自重。”

  

  上述負責人表示,“重車壓梁”這種非常應急手段,是成都鐵路局自上世紀50年代成立以來第一次使用,“險情太嚴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