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六千億 海航獲中南海力挺三大原因解讀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東海之爭”專題頁麵

自從2017年下半年以來,以萬達、安邦、複星、海航為代表的中國民企深陷債務危機一直處於輿論風口浪尖。日前有媒體消息指,中國標杆民企海南航空公司(海航集團),其隱性債務業已逼近6,000億元人民幣。而和此前萬達集團賤賣資產還債以及安邦保險被政府監管部門接管不同,中共高層正在全力救助海航。棒打安邦萬達,全力救助海航,內中有何玄機?

彭博新聞社6月17日消息指,中國海航集團目前債務已逼近6,000億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58美元)。彭博社並引述不願披露姓名的人士稱,中國政府高層認為海航集團遇到的僅僅是流動性問題,應支持海航融資。據這位人士透露,6月12日,中國央行一位高官已和三家監管機構、海南省政府、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和該集團最大的債權人開過會,並在會中“鼓勵各方支持海航集團發債”。

要知道,在2017年,和海航一起同樣大肆從中國海外購置巨額資產的萬達集團和安邦保險運氣就差得多。萬達集團為了償還銀行債務不得不大量賤賣資產,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一度灑淚萬達年會。安邦集團董事長吳小暉2017年6月被警方帶走,而在2018年年初中國保監會接管安邦之後不久,吳小暉被判處18年有期徒刑。

海航得到高層救助能簡單歸之為好運氣嗎?

金融與實體之爭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對於西方發達國家頗具神秘色彩的發達金融體係和活躍的金融活動自然是豔羨不已,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終於也建成了一個基礎設施完善、規模龐大的資本市場。中國一直認為“金融深化”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目標。但金融市場天然具有一種脫離社會需要而過度發展的內在傾向,而金融過度在帶來危險的同時,還將成為實體經濟的障礙。

習近平對金融風險的異乎尋常強調,背後隱含一個判斷標準,就是看金融是不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習在多個場合談到,國家強大要靠實體經濟,而扶持實體經濟要改善金融服務。海航獲得救助至關重要的一點是,中南海高層認為作為實體經濟的海航集團僅僅是遇到了流動性問題。

總部設在海口的大跨國公司海航,盡管因其全球大舉並購,近年來成了廣受國際金融界和新聞界關注的對象,但是海航主營業務涉及航空、物流、建築、金融、旅遊等諸多實體行業和產業,至今仍雇傭著四十萬職工。 在中國經濟增速大幅放緩成為“新常態”的今天,僅從救助實體經濟角度,中南海高層就不能任憑海航隨意倒掉。

“海航好,海南好”

中共十九大後,海南省長沈曉明視察海航集團稱,“海航好,海南好;海南好,海航更好”,沈並盛讚海航“創造了發展速度快、發展後勁足等商業奇跡,為國家作出了貢獻,特別是既為海南貢獻了可觀的稅收,又提升了海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沈曉明代表海南政府的這一政治表態曾廣為傳播。在中國大陸,民營企業與所在地方政府以及地方經濟深度關聯,海航案例無疑是極為罕見的。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海航集團在海南共有92家企業,員工約3萬人,累計開通17條國際及地區航線,通航7個國家級地區,其中2017年新開航線7條。2017年1月至10月,海航集團在海南管理機場起降航班23萬架次,旅客運輸量3,47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超 43 萬噸。其中,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2,000萬。

和地方政府、地方經濟的深度捆綁,使得對海航的政治救助勢在必行。

“大而不能倒”

在10年前的美國金融危機中,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聯手對大型金融機構進行了廣受爭議的救助,理由是它們具有“係統性影響”,因而是“大而不能倒”的。

在中國,負債逼近6,000億元的海航集團無疑同樣具有金融“係統性影響”,因而亦在“大而不能倒”之列。 海航集團也是中國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據陸媒《21世紀經濟報道》稱,海航集團自成立至今的24年曆史中創造了奇跡般增長,該公司1993年的創業資產1,000萬元發展到2016年增值了1萬倍,海航收入超過了6,000億元人民幣。  

如果說在全球要找到一家坐直升機上升的企業,可能非海航莫屬。2015年,海航第一次進入世界500強榜單,位列第464位。2016年,海航集團實現營收295.6億美元,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353位,資產規模達1761.2億美元。而2017年海航的《財富》世界500強排名更是躍升至第170位。

至於外界盛傳的,海航集團與中共某位權勢高官深度關聯和捆綁,擁有強大的政治背景,因而獲得中南海格外青睞,至今未有中國官方出麵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