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人最愛吃的水果 在美國怎麽就成了種族歧視符號(圖)

中國人最愛吃的水果 在美國怎麽就成了種族歧視符號

文章來源: 多維 於 2018-06-13 10:38: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主要分布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部和西部幹燥森林中的環尾狐猴食用西瓜以防暑降溫(圖源:VCG)
當下正值中國炎熱的夏季,作為世界最大的西瓜產地,有“盛夏之王”美譽的西瓜以其清爽解渴、甘味多汁、富含多種營養成份而被廣受歡迎。

但是,被譽為中國人夏天最愛吃的水果的西瓜,在美國特殊曆史環境下卻演化成了一種充滿爭議的文化符號,與種族歧視扯上了關係,有關西瓜的爭論及引發的事件隔一段時間或就會爆發一次。

福克斯新聞曾報道,41歲的美國消防員羅伯特•帕蒂森(Robert Pattison)曾因為一個西瓜而失去了工作。

2017年9月30日,於羅伯特而言本來是個好日子,因為在這一天他終於完成了底特律第55消防隊的訓練,即將正式成為一名消防員。按照傳統,新人入隊都要給同事們帶點小禮物,通常都是甜甜圈之類的食物。

羅伯特想來點新意,帶了個西瓜作為入隊禮物,並且頗費心思地在西瓜上打了一粉紅色緞帶蝴蝶結。未曾想,這個精心準備的禮物卻給自己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惡果。

底特律第55消防隊90%的消防員都是非裔黑人,而這些黑人同事一看到羅伯特帶來的禮物,都表示了極度憤慨,稱這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

時下較為流行的觀點認為,西瓜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蘆科野生植物,後經人工培植成為食用西瓜。約四千年前,埃及人開始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其後又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域。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中國,故而名之為“西瓜”。



2018年4月29日,孟加拉船夫在布裏甘甘河上搬運西瓜(圖源:VCG)



2015年5月25日,北京大興西瓜節上,一名男子頭戴西瓜製成的頭盔站在西瓜雕刻旁(圖源:Reuters)
 



在美國非裔群體看來,西瓜涉及到一段令這個群體極為痛苦的曆史。據傳,在美國奴隸製時期黑奴所能獲得的最好獎勵即是一塊西瓜。當時的白人階層普遍認為黑人目光短淺,容易滿足,畢生追求不過是短暫的休息和一塊西瓜。

南北戰爭期間,喜食西瓜的黑人成為美國南方奴隸主嘲笑的對象,被諷為是一群隻知在農田裏啃西瓜的懶貨和蠢貨,並因此宣稱他們不配獲得自由。黑奴解放後,仍有一些小劇團將“黑人愛吃瓜”當成“梗”進行各種演繹創作,以嘲笑黑人的懶惰和愚蠢。

對於在美非裔群體來說,雖然他們也很喜歡享用多汁甘甜的西瓜,但是如果其他族群的人,尤其是白人若在他們麵前提到西瓜,總會令他們產生不愉快的聯想,甚至會上升到種族歧視的高度。

2013年《赫芬頓郵報》的一篇文章中,一位黑人作者講述了其常駐亞洲的一位朋友有次在巴西旅遊時提出請他喝西瓜汁,當時他的內心立刻閃過了一絲不悅,並伴隨而來了突然的“冷場”。



以西瓜為材料製作的美食(圖源:VCG)
2014年,《波士頓先驅報》為諷刺白宮保安紕漏曾發布過一張漫畫,引發諸多爭議。漫畫中一男子跑進白宮,坐在浴缸內向奧巴馬(Barack Obama)總統推銷西瓜口味牙膏,因為漫畫中的牙膏是西瓜味,報社後因種族歧視傾向而向公眾道歉,並將漫畫裏的“西瓜”改成了“草莓”。

同一年,加利福尼亞州康科德一所女子高中在黑人曆史月時期,因菜單中出現西瓜、炸雞、玉米等,被學生家長怒指種族歧視,校長不得不因此出麵道歉。2017年3月,美國一位警察則因在臉書(Facebook)上發布了一張頭頂西瓜皮,戴著一副西瓜瓤形狀的搞笑眼鏡的圖片而被開除。

以上種種,對於羅伯特竟然把西瓜帶到非裔群體占90%的消防隊來,黑人消防員很生氣也就不足為奇了。底特律消防隊為此特意發表聲明稱,消防隊對種族歧視行為零容忍,對於正在試用期的羅伯特冒犯了同事的行為,消防隊認為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解雇。

雖然羅伯特覺得很冤,也並不是所有的美國人都清楚西瓜與種族主義在本國的關聯,但相關人士表示,將具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西瓜帶到一個以黑人為主的消防隊來,不是一個失誤可以解釋的。

當下這個時代,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聯係越來越多元,因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而引發的文化衝擊益發常見。在一些人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因為曆史賦予了其特殊的烙印,在另一些人心目中則可能意味著傷害。

試想,“731”這一組數字在很多國家的人看來並沒什麽,但若是中國人看到日本人身穿宣揚“731”數字的T恤,怕是會引起一場網絡大戰。多一些對過往的了解,也便多了一份尊重。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紐約時報:令中國感到恐懼的一個新聞熱詞
特朗普聯合國演講:六年前聽眾大笑,但今年陷入沉默
郵輪上大批女遊客拿胸罩做這事 其他乘客受不了:請停止
放棄WTO特殊待遇,中國:充分彰顯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與漸凍症抗爭6年 妻子透露蔡磊已完全喪失語言能力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中學生均分創新低 華人父母震怒:就這教育水平?
川普稱止痛藥增胎兒自閉症風險,世衛歐盟紛駁斥:無證據
馬克龍與特朗普談加沙衝突:解散哈馬斯行不通
前Meta工程師爆料:17人團隊15個H-1B 80%對手沒了?
“中國為何偏愛戰爭?”韓劇台詞激怒中國網友
川普與愛潑斯坦牽手跳舞雕塑現身美國家廣場 白宮回應
川普提名華裔律師任第9巡回法院法官 民主黨炸鍋
仇中越演越烈?首爾又反中遊行 與中國女激烈口角
保守革命:開除教授後,美國大學的新政治生態
他們把“假中餐”賣給美國人,然後買下NBA球隊
有人故意?川普夫婦搭聯合國扶梯突卡住 白宮控"暗算"
ICE又遇襲!德州辦公室3死1傷 子彈刻字曝光
張雪峰賬號被禁止關注,包括微博、抖音、小紅書等
川普45分鍾演說火力全開!脫稿狂酸聯合國,5大重點一次看
中國6名“特級象棋大師”被判刑 王天一當庭認罪
密談後打出一張“川普牌” 澤倫斯基:他能搞定習近平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人最愛吃的水果 在美國怎麽就成了種族歧視符號

多維 2018-06-13 10:38:11


主要分布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部和西部幹燥森林中的環尾狐猴食用西瓜以防暑降溫(圖源:VCG)
當下正值中國炎熱的夏季,作為世界最大的西瓜產地,有“盛夏之王”美譽的西瓜以其清爽解渴、甘味多汁、富含多種營養成份而被廣受歡迎。

但是,被譽為中國人夏天最愛吃的水果的西瓜,在美國特殊曆史環境下卻演化成了一種充滿爭議的文化符號,與種族歧視扯上了關係,有關西瓜的爭論及引發的事件隔一段時間或就會爆發一次。

福克斯新聞曾報道,41歲的美國消防員羅伯特•帕蒂森(Robert Pattison)曾因為一個西瓜而失去了工作。

2017年9月30日,於羅伯特而言本來是個好日子,因為在這一天他終於完成了底特律第55消防隊的訓練,即將正式成為一名消防員。按照傳統,新人入隊都要給同事們帶點小禮物,通常都是甜甜圈之類的食物。

羅伯特想來點新意,帶了個西瓜作為入隊禮物,並且頗費心思地在西瓜上打了一粉紅色緞帶蝴蝶結。未曾想,這個精心準備的禮物卻給自己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惡果。

底特律第55消防隊90%的消防員都是非裔黑人,而這些黑人同事一看到羅伯特帶來的禮物,都表示了極度憤慨,稱這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

時下較為流行的觀點認為,西瓜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蘆科野生植物,後經人工培植成為食用西瓜。約四千年前,埃及人開始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其後又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域。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中國,故而名之為“西瓜”。



2018年4月29日,孟加拉船夫在布裏甘甘河上搬運西瓜(圖源:VCG)



2015年5月25日,北京大興西瓜節上,一名男子頭戴西瓜製成的頭盔站在西瓜雕刻旁(圖源:Reuters)
 



在美國非裔群體看來,西瓜涉及到一段令這個群體極為痛苦的曆史。據傳,在美國奴隸製時期黑奴所能獲得的最好獎勵即是一塊西瓜。當時的白人階層普遍認為黑人目光短淺,容易滿足,畢生追求不過是短暫的休息和一塊西瓜。

南北戰爭期間,喜食西瓜的黑人成為美國南方奴隸主嘲笑的對象,被諷為是一群隻知在農田裏啃西瓜的懶貨和蠢貨,並因此宣稱他們不配獲得自由。黑奴解放後,仍有一些小劇團將“黑人愛吃瓜”當成“梗”進行各種演繹創作,以嘲笑黑人的懶惰和愚蠢。

對於在美非裔群體來說,雖然他們也很喜歡享用多汁甘甜的西瓜,但是如果其他族群的人,尤其是白人若在他們麵前提到西瓜,總會令他們產生不愉快的聯想,甚至會上升到種族歧視的高度。

2013年《赫芬頓郵報》的一篇文章中,一位黑人作者講述了其常駐亞洲的一位朋友有次在巴西旅遊時提出請他喝西瓜汁,當時他的內心立刻閃過了一絲不悅,並伴隨而來了突然的“冷場”。



以西瓜為材料製作的美食(圖源:VCG)
2014年,《波士頓先驅報》為諷刺白宮保安紕漏曾發布過一張漫畫,引發諸多爭議。漫畫中一男子跑進白宮,坐在浴缸內向奧巴馬(Barack Obama)總統推銷西瓜口味牙膏,因為漫畫中的牙膏是西瓜味,報社後因種族歧視傾向而向公眾道歉,並將漫畫裏的“西瓜”改成了“草莓”。

同一年,加利福尼亞州康科德一所女子高中在黑人曆史月時期,因菜單中出現西瓜、炸雞、玉米等,被學生家長怒指種族歧視,校長不得不因此出麵道歉。2017年3月,美國一位警察則因在臉書(Facebook)上發布了一張頭頂西瓜皮,戴著一副西瓜瓤形狀的搞笑眼鏡的圖片而被開除。

以上種種,對於羅伯特竟然把西瓜帶到非裔群體占90%的消防隊來,黑人消防員很生氣也就不足為奇了。底特律消防隊為此特意發表聲明稱,消防隊對種族歧視行為零容忍,對於正在試用期的羅伯特冒犯了同事的行為,消防隊認為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解雇。

雖然羅伯特覺得很冤,也並不是所有的美國人都清楚西瓜與種族主義在本國的關聯,但相關人士表示,將具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西瓜帶到一個以黑人為主的消防隊來,不是一個失誤可以解釋的。

當下這個時代,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聯係越來越多元,因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而引發的文化衝擊益發常見。在一些人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因為曆史賦予了其特殊的烙印,在另一些人心目中則可能意味著傷害。

試想,“731”這一組數字在很多國家的人看來並沒什麽,但若是中國人看到日本人身穿宣揚“731”數字的T恤,怕是會引起一場網絡大戰。多一些對過往的了解,也便多了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