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父母正在出賣孩子隱私,忽略底線卻不自知(圖)

中國父母正在出賣孩子隱私,忽略底線卻不自知

文章來源: 槽植 於 2018-05-17 06:03: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該不該給孩子配手機”的問題,曾讓很多家長頭疼。

但有些家長,已經在後悔太早給孩子配備了手機。

浙江一位杜先生發現10歲女兒最近特別喜歡拍小視頻上傳到網上,起初他也覺得很有趣。

但沒過多久,他發現女兒常常和一名陌生男性打電話,兩人的微信聊天記錄也有一些露骨的字眼。

男子網上認識10歲女孩讓其叫“爸爸”,聊天內容不堪 / 1818黃金眼

這些話語讓杜先生認為,這名男性對女兒的行為充斥著猥褻企圖。

而自己的女兒卻是毫無警惕,還給對方備注成“未來男朋友”。

記者和杜先生通過微信聯係了這名男性,但他在通話中並沒有正麵回應,隻是說“知道了,以後會控製”。

杜先生事後表示,希望所有成年人都能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也希望一些軟件平台方更注重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但有網友覺得,這件事,應當承擔責任的除了那名男性和平台方,更有杜先生自己:“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很重要,不應將該承擔的責任,全都推給社會”。

網友評論 / 澎湃新聞

對於還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來說,要讓他們自己認識清楚所要堅守的底線在哪裏;

對父母來說,主動保護孩子的隱私信息,同樣重要。

1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是底線教育

這個社會,對孩子“虎視眈眈”的人從來不在少數,這些人,自然有法律製裁。

但沒有一位父母會願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為新聞中被傷害的某某,而要保護孩子不受到這樣的侵犯,父母必須在孩子心中,劃一條明確的底線。

一個還不滿10歲的小女孩,對自己的身體保護意識薄弱實屬正常,成年人看做是“侵犯、猥褻”的語言,也許她並不明白其中含義。

單單指望孩子自己就能無師自通地學會去堅守所謂底線,未免有些太理想主義。

安徽某中學的副校長曾威脅女初中生靜靜(化名):

事情發生後靜靜不敢去上學,母親再三詢問才得知。

礙於對性的盲知,靜靜不斷徘徊在該不該告訴父母的猶豫之中,陷入了一場與惡魔實力懸殊的較量。

底線教育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既然惡魔沒有底線,那至少要讓孩子們明確什麽事情絕對不可以做。

某論壇上曾有一位母親講述自己女兒14歲早戀、開房被發現,丈夫一氣之下把女兒打成骨折。

可是麵對暴怒的父母,女兒仍舊理直氣壯,毫無悔意,她不明白自己“追求真愛”錯在哪裏。

她對性的概念停留在“美妙、自由”上,而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

未成年懷孕、墮胎的新聞充斥網絡,過早地跨越底線帶給孩子們的常常隻有不可逆轉的傷害。

有醫生曾在采訪中提到,自己遇到過最年輕的做人流手術的女孩,是14歲,而次數最多的,24歲已經做了14次人流手術。

父母常常用“孩子還小”來拒絕教他們一些並不那麽美好、陽光的事情,可是,這並不能阻止一些惡意的事情時刻都在發生。

而好的教育,是既要讓孩子保有陽光健康的心理,也要讓他們明白,人生在世,需要有自己的原則。

2

給孩子最好的保護

是不暴露他們的隱私

教會孩子自尊自重很重要,而家長自己也應當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明確自己的底線。

曬孩子是許多中國家長的共同“愛好”。

曾經家長們炫耀孩子的方式在於鄰裏閑談,年節聚會時的熱切交流。

而如今,隻需要朋友圈一條動態,孩子的一顰一笑就能被幾十上百人看到。而如果發在微博等受眾更加廣泛的平台,觀看者的數字往往還能更多。

還有很多父母喜歡用孩子照片當做自己頭像,他們沒有重視的是,這些信息會暴露什麽,看到這些信息的陌生人會想些什麽。

南京一位刑警曾提醒父母們不要過度“曬孩子”,但現實中太多父母忽略了這一點。

新聞裏,杜先生說,自己孩子很喜歡發自己唱歌跳舞的視頻在網上。自己也覺得很有趣,就沒有阻止。

可是,正是這種“與他人分享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和任由孩子毫無顧忌地曝光自己生活的行為,給孩子成長埋下了隱患。

幾年前,成都一位母親在微博上曬出了兒子小磊(化名)的一張獲獎照片,被同一社區的一名小混混看到,並且根據照片裏表揚榜上的內容鎖定了小磊的學校、班級信息。

之後幾天,小混混常常到小磊的學校外蹲守,看到小磊就去打招呼、混臉熟。直到有一天小磊媽媽接孩子來遲了,小混混已經把小磊騙走了,並且向小磊媽媽勒索10萬元。

小磊媽媽報警後,警察很快成功解救小磊,而這名小混混也在審訊中交代,他沒有固定工資,隻想掙點“外快”,在網上得知了小磊的信息,就起了這個心思。

這並不是個例,也曾有人販子說自己之所以能把孩子騙走,就是因為常常看孩子父母的朋友圈,對孩子太熟悉了。

有網友翻閱自己一位“曬娃狂魔”朋友的微博,發現跟孩子相關的700多條微博裏,可以找到的信息包括:居住小區、門牌號、孩子姓名生日、丈夫每天回家時間、夫妻二人工作單位、經常帶孩子去玩的地方……

孩子的生活暴露得越多,窺伺者能夠掌握的信息自然越多。

在法國,未經同意在網上發布他人照片將麵臨一年監禁和45000歐元的罰款,而這條法律,同樣適用於父母上傳孩子照片。

他們覺得,隨意在網上上傳孩子照片會危及孩子的隱私和安全,可能會引來性侵者,孩子長大後,有權向曾經侵犯他們隱私的父母提起訴訟。

王菲和李亞鵬的女兒李嫣曾在社交網絡發布自拍視頻,獲得不少關注。

但李亞鵬在第一時間和女兒溝通後,決定關閉她的社交賬號。

他說:“畢竟這個年齡還不適合麵對社會”。

3

保護孩子

是要預防危害

每一次事情發生後的指責、量刑,都是亡羊補牢,想要孩子永遠不受這些傷害所擾,重要的是事前預防。

讓孩子享受世界美好、陽光一麵的同時,也讓他們了解,什麽事情“我不能做”以及“我為什麽不能做”。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需要為自己劃一條底線,這條線如果缺失,可能要用未來某一天更為慘痛的教訓才能補上。

大人們不願提及的東西,可能會毀了孩子的未來。

家長們隻顧自己的“分享欲”而忽視孩子隱私也可能給孩子成長埋下“不定時炸彈”。

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任何一環可以掉以輕心。

你也希望這樣的事情少一點,孩子的生活更陽光一點。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退休後的中國超模,現在混得如何?
雙十一最大“受害者”:買了iPhone 17的人
鐵飯碗的神話,居然被一個基層公務員打破了
“一隻手”,掐住了特斯拉的萬億市值
曬意大利女總理“色情照”網站,被反擊




24小時討論排行

吳石、朱楓後人講述往事:她可以選擇不去,但....
“是否願為保台犧牲生命?”台媒最新民調出爐
金正恩單膝下跪,向毛岸英之墓獻花
核技術領域,“美國早年是領頭羊,如今落後中國15年”
中美關鍵談判第一天,美方用“非常建設性”安撫輿論
“普特會”突然取消,特朗普為何改口製裁俄羅斯?
上海一理想Mega行駛中無碰撞起火,車輛被燒成空架
美小夥撞見母親與他人在家門口車震 射殺他後自首
中國學者解讀四中全會政策:2035年人均GDP翻倍
鄭智化吐槽深圳機場 稱“連滾帶爬進飛機” 機場致歉
楊振寧遺體告別式未見中共高層出席 更像民間性質
水均益直播否認移民:額頭上放“中國人”紙條
上海機場總經理辭職,上任僅9個月!年薪上百萬元
曾被貝森特斥無禮 李成鋼仍出席美中第五輪經貿磋商
石油美元的黃昏?人民幣撬動中東的三種姿勢
金價一夜暴漲1288元,華爾街做空黃金失敗?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父母正在出賣孩子隱私,忽略底線卻不自知

槽植 2018-05-17 06:03:51


“該不該給孩子配手機”的問題,曾讓很多家長頭疼。

但有些家長,已經在後悔太早給孩子配備了手機。

浙江一位杜先生發現10歲女兒最近特別喜歡拍小視頻上傳到網上,起初他也覺得很有趣。

但沒過多久,他發現女兒常常和一名陌生男性打電話,兩人的微信聊天記錄也有一些露骨的字眼。

男子網上認識10歲女孩讓其叫“爸爸”,聊天內容不堪 / 1818黃金眼

這些話語讓杜先生認為,這名男性對女兒的行為充斥著猥褻企圖。

而自己的女兒卻是毫無警惕,還給對方備注成“未來男朋友”。

記者和杜先生通過微信聯係了這名男性,但他在通話中並沒有正麵回應,隻是說“知道了,以後會控製”。

杜先生事後表示,希望所有成年人都能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也希望一些軟件平台方更注重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但有網友覺得,這件事,應當承擔責任的除了那名男性和平台方,更有杜先生自己:“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很重要,不應將該承擔的責任,全都推給社會”。

網友評論 / 澎湃新聞

對於還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來說,要讓他們自己認識清楚所要堅守的底線在哪裏;

對父母來說,主動保護孩子的隱私信息,同樣重要。

1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是底線教育

這個社會,對孩子“虎視眈眈”的人從來不在少數,這些人,自然有法律製裁。

但沒有一位父母會願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為新聞中被傷害的某某,而要保護孩子不受到這樣的侵犯,父母必須在孩子心中,劃一條明確的底線。

一個還不滿10歲的小女孩,對自己的身體保護意識薄弱實屬正常,成年人看做是“侵犯、猥褻”的語言,也許她並不明白其中含義。

單單指望孩子自己就能無師自通地學會去堅守所謂底線,未免有些太理想主義。

安徽某中學的副校長曾威脅女初中生靜靜(化名):

事情發生後靜靜不敢去上學,母親再三詢問才得知。

礙於對性的盲知,靜靜不斷徘徊在該不該告訴父母的猶豫之中,陷入了一場與惡魔實力懸殊的較量。

底線教育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既然惡魔沒有底線,那至少要讓孩子們明確什麽事情絕對不可以做。

某論壇上曾有一位母親講述自己女兒14歲早戀、開房被發現,丈夫一氣之下把女兒打成骨折。

可是麵對暴怒的父母,女兒仍舊理直氣壯,毫無悔意,她不明白自己“追求真愛”錯在哪裏。

她對性的概念停留在“美妙、自由”上,而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

未成年懷孕、墮胎的新聞充斥網絡,過早地跨越底線帶給孩子們的常常隻有不可逆轉的傷害。

有醫生曾在采訪中提到,自己遇到過最年輕的做人流手術的女孩,是14歲,而次數最多的,24歲已經做了14次人流手術。

父母常常用“孩子還小”來拒絕教他們一些並不那麽美好、陽光的事情,可是,這並不能阻止一些惡意的事情時刻都在發生。

而好的教育,是既要讓孩子保有陽光健康的心理,也要讓他們明白,人生在世,需要有自己的原則。

2

給孩子最好的保護

是不暴露他們的隱私

教會孩子自尊自重很重要,而家長自己也應當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明確自己的底線。

曬孩子是許多中國家長的共同“愛好”。

曾經家長們炫耀孩子的方式在於鄰裏閑談,年節聚會時的熱切交流。

而如今,隻需要朋友圈一條動態,孩子的一顰一笑就能被幾十上百人看到。而如果發在微博等受眾更加廣泛的平台,觀看者的數字往往還能更多。

還有很多父母喜歡用孩子照片當做自己頭像,他們沒有重視的是,這些信息會暴露什麽,看到這些信息的陌生人會想些什麽。

南京一位刑警曾提醒父母們不要過度“曬孩子”,但現實中太多父母忽略了這一點。

新聞裏,杜先生說,自己孩子很喜歡發自己唱歌跳舞的視頻在網上。自己也覺得很有趣,就沒有阻止。

可是,正是這種“與他人分享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和任由孩子毫無顧忌地曝光自己生活的行為,給孩子成長埋下了隱患。

幾年前,成都一位母親在微博上曬出了兒子小磊(化名)的一張獲獎照片,被同一社區的一名小混混看到,並且根據照片裏表揚榜上的內容鎖定了小磊的學校、班級信息。

之後幾天,小混混常常到小磊的學校外蹲守,看到小磊就去打招呼、混臉熟。直到有一天小磊媽媽接孩子來遲了,小混混已經把小磊騙走了,並且向小磊媽媽勒索10萬元。

小磊媽媽報警後,警察很快成功解救小磊,而這名小混混也在審訊中交代,他沒有固定工資,隻想掙點“外快”,在網上得知了小磊的信息,就起了這個心思。

這並不是個例,也曾有人販子說自己之所以能把孩子騙走,就是因為常常看孩子父母的朋友圈,對孩子太熟悉了。

有網友翻閱自己一位“曬娃狂魔”朋友的微博,發現跟孩子相關的700多條微博裏,可以找到的信息包括:居住小區、門牌號、孩子姓名生日、丈夫每天回家時間、夫妻二人工作單位、經常帶孩子去玩的地方……

孩子的生活暴露得越多,窺伺者能夠掌握的信息自然越多。

在法國,未經同意在網上發布他人照片將麵臨一年監禁和45000歐元的罰款,而這條法律,同樣適用於父母上傳孩子照片。

他們覺得,隨意在網上上傳孩子照片會危及孩子的隱私和安全,可能會引來性侵者,孩子長大後,有權向曾經侵犯他們隱私的父母提起訴訟。

王菲和李亞鵬的女兒李嫣曾在社交網絡發布自拍視頻,獲得不少關注。

但李亞鵬在第一時間和女兒溝通後,決定關閉她的社交賬號。

他說:“畢竟這個年齡還不適合麵對社會”。

3

保護孩子

是要預防危害

每一次事情發生後的指責、量刑,都是亡羊補牢,想要孩子永遠不受這些傷害所擾,重要的是事前預防。

讓孩子享受世界美好、陽光一麵的同時,也讓他們了解,什麽事情“我不能做”以及“我為什麽不能做”。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需要為自己劃一條底線,這條線如果缺失,可能要用未來某一天更為慘痛的教訓才能補上。

大人們不願提及的東西,可能會毀了孩子的未來。

家長們隻顧自己的“分享欲”而忽視孩子隱私也可能給孩子成長埋下“不定時炸彈”。

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任何一環可以掉以輕心。

你也希望這樣的事情少一點,孩子的生活更陽光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