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房價暴跌30年之後,我們該如何看待現在日本國力(圖)

房價暴跌30年之後,我們該如何看待現在日本國力

文章來源: 旺理財 於 2018-05-15 22:16: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國房地產會崩盤嗎?”專題頁麵
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經濟登上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GDP超過英法德三個老牌發達國家之和,僅憑東京房價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房地產泡沫造就了無數富豪,全球十大富人有6名是日本人,且全是房地產大亨。

  

  然而,憑著一個《廣場協議》,美國就捅破了日本房地產泡沫,日元急劇上升,商品出口驟減,日本經濟開始了高台跳水式的惡化,無數日本人從財富頂峰狠狠摔落。

  起初,日本人把20世紀最後10年稱為“失去的10年”,不過他們沒想到,30年過去,日本經濟至今仍然不見起色。

  無論10年,20年,還是30年,經濟興衰普通百姓都無力改變,但日本人的生活中,不變的是精致的街道,藍透的天空,用心分類的垃圾,細致耐心的服務。

  即便經濟陷入滯脹難以擺脫,但日本依然是世界公認的發達國家,其中真實國力值得好好分析。

  

  看一個國家家底有多厚,隻看GDP是不行的。

  衡量一個國家的家底,與衡量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家底大體類似。通常,中國老百姓判斷這個人或這家有錢,標準無非以下幾條:

  一、有存款

  二、有房(不動產)

  三、有股票、基金、債券、銀行理財(有價證券)

  四、股權

  五、每月工資

  如果一個人,每月工資收入很高,又有巨額存款,在北上廣深還擁有多處房產,同時還是股市大戶、債市大戶,還買了很多基金、理財。而且,他還投資多家企業,甚至本人就是老板或大股東。

  那麽,這個人就算很有錢,家底就算很厚。

  

  國家複雜些,但原理大體如此。就日本而言,比較重要的指標有:

  一、每年近5萬億美元的總GDP、人均近4萬美金。

  二、3萬億美元的海外淨資產。

  三、17萬億美元的家庭儲蓄,算是存款。

  首先說GDP。

  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每年GDP增速驚人,規模已經超越日本。但就人均而言,據世界銀行數據,2016年日本是3.89萬美元,中國是8123美元,隻相當於日本1978年的水平。

  

  海外淨資產也是一個重要指標。

  統計表明,日本在海外總資產超過3萬億美元,其中有日本央行購買美國國債,有日本金融機構、企業、個人投資於海外的有價證券,還有日本企業多年來在海外的直接投資,或建廠,或並購,每年都帶來不菲的收益。

  

  理論上,如果日本國際收支遭遇困難,是可以有3萬億美元的資產變賣、兌現以度難關的。這筆錢,是日本作為一個國家,這麽多年置辦的海外家底。

  日本的家庭儲蓄同樣不容小覷。

  這麽多年,日本家庭共攢下了17萬億美元的私房錢。這種藏富於民的方式,是日本國民為備不時之虞而攢下的活命錢和生活費。

  

  此外,這30年日本並沒有虛度。

  通過積極的產業改造,日本全力投入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醫療,生物,物聯網,機器人,高科技硬件,環境保護,資源再利用等新興領域。

  

  這些技術上的優勢,讓日本占領了世界產業鏈的上遊,足以在軟實力上維持著發達國家的水平。

  近些年,中國人樹立起了“有錢買遍全球”的形象。

  

  北京、上海的老百姓,現在基本上都是千萬富翁。無論收入如何,隻要把住的房子賣掉,幾百萬、上千萬的現金就可以到手。

  但是,大家過日子,消費能力看的是流動資金,每月掙多少工資、有多少存款。房子增值隻是財富浮盈,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真的會去賣房。

  

  所以,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並不僅僅是GDP,還包括整個社會的物質財富、技術財富、精神財富的積累。

  如果你長期在日本生活,你會發現日本社會的成熟程度,遠非鱗次櫛比的高樓所能比。

  這種社會的“成熟”程度體現在教育水平、人的文明程度,和對他人意見的包容程度等方麵。

  

  真正讓日本人擔心的,不是幾十年間的GDP停滯,而是長期持續的人口負增長和嚴重老齡化。

  

  由此造成的市場縮小、稅收減少、社會保障負擔沉重、勞動力嚴重不足,才是日本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患。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賭城拉斯維加斯 這間酒店這個位置會讓你死於非命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表兄弟創立的全球最大私募,又要吞下中國公司
甘肅血鉛這事又被網友們發現了第二組疑點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受害家屬放棄賠償要求從重判

24小時討論排行

印度空難 飛行員詢問同僚“為何切斷發動機燃油供應”
中國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連擊沉2貨輪 耿爽點名停手
因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 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生學籍
馬克龍宣布法英擬擴組5萬人軍隊 或部署烏前線作戰
選民已放棄民主黨?民主黨自家民調數據敲響警鍾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與王毅麵對麵會晤約1小時,魯比奧:會談富有成效
華人接管矽穀!Grok4發布會上馬斯克旁邊華人是誰?
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二審敗訴,被判賠償17萬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墨西哥、歐盟收30%關稅
WHO呼籲開征“健康稅” 煙酒、含糖飲料一次調漲50%
4萬億英偉達:瘋狂印鈔機的瘋狂敘事
民工大爺寫高考作文《我的母親》爆火 千字感動全網
夫妻千萬房產被獨生女抵押貸款換取加拿大永居卡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房價暴跌30年之後,我們該如何看待現在日本國力

旺理財 2018-05-15 22:16:11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國房地產會崩盤嗎?”專題頁麵
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經濟登上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GDP超過英法德三個老牌發達國家之和,僅憑東京房價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房地產泡沫造就了無數富豪,全球十大富人有6名是日本人,且全是房地產大亨。

  

  然而,憑著一個《廣場協議》,美國就捅破了日本房地產泡沫,日元急劇上升,商品出口驟減,日本經濟開始了高台跳水式的惡化,無數日本人從財富頂峰狠狠摔落。

  起初,日本人把20世紀最後10年稱為“失去的10年”,不過他們沒想到,30年過去,日本經濟至今仍然不見起色。

  無論10年,20年,還是30年,經濟興衰普通百姓都無力改變,但日本人的生活中,不變的是精致的街道,藍透的天空,用心分類的垃圾,細致耐心的服務。

  即便經濟陷入滯脹難以擺脫,但日本依然是世界公認的發達國家,其中真實國力值得好好分析。

  

  看一個國家家底有多厚,隻看GDP是不行的。

  衡量一個國家的家底,與衡量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家底大體類似。通常,中國老百姓判斷這個人或這家有錢,標準無非以下幾條:

  一、有存款

  二、有房(不動產)

  三、有股票、基金、債券、銀行理財(有價證券)

  四、股權

  五、每月工資

  如果一個人,每月工資收入很高,又有巨額存款,在北上廣深還擁有多處房產,同時還是股市大戶、債市大戶,還買了很多基金、理財。而且,他還投資多家企業,甚至本人就是老板或大股東。

  那麽,這個人就算很有錢,家底就算很厚。

  

  國家複雜些,但原理大體如此。就日本而言,比較重要的指標有:

  一、每年近5萬億美元的總GDP、人均近4萬美金。

  二、3萬億美元的海外淨資產。

  三、17萬億美元的家庭儲蓄,算是存款。

  首先說GDP。

  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每年GDP增速驚人,規模已經超越日本。但就人均而言,據世界銀行數據,2016年日本是3.89萬美元,中國是8123美元,隻相當於日本1978年的水平。

  

  海外淨資產也是一個重要指標。

  統計表明,日本在海外總資產超過3萬億美元,其中有日本央行購買美國國債,有日本金融機構、企業、個人投資於海外的有價證券,還有日本企業多年來在海外的直接投資,或建廠,或並購,每年都帶來不菲的收益。

  

  理論上,如果日本國際收支遭遇困難,是可以有3萬億美元的資產變賣、兌現以度難關的。這筆錢,是日本作為一個國家,這麽多年置辦的海外家底。

  日本的家庭儲蓄同樣不容小覷。

  這麽多年,日本家庭共攢下了17萬億美元的私房錢。這種藏富於民的方式,是日本國民為備不時之虞而攢下的活命錢和生活費。

  

  此外,這30年日本並沒有虛度。

  通過積極的產業改造,日本全力投入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醫療,生物,物聯網,機器人,高科技硬件,環境保護,資源再利用等新興領域。

  

  這些技術上的優勢,讓日本占領了世界產業鏈的上遊,足以在軟實力上維持著發達國家的水平。

  近些年,中國人樹立起了“有錢買遍全球”的形象。

  

  北京、上海的老百姓,現在基本上都是千萬富翁。無論收入如何,隻要把住的房子賣掉,幾百萬、上千萬的現金就可以到手。

  但是,大家過日子,消費能力看的是流動資金,每月掙多少工資、有多少存款。房子增值隻是財富浮盈,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真的會去賣房。

  

  所以,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並不僅僅是GDP,還包括整個社會的物質財富、技術財富、精神財富的積累。

  如果你長期在日本生活,你會發現日本社會的成熟程度,遠非鱗次櫛比的高樓所能比。

  這種社會的“成熟”程度體現在教育水平、人的文明程度,和對他人意見的包容程度等方麵。

  

  真正讓日本人擔心的,不是幾十年間的GDP停滯,而是長期持續的人口負增長和嚴重老齡化。

  

  由此造成的市場縮小、稅收減少、社會保障負擔沉重、勞動力嚴重不足,才是日本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