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最大疑團:這位被中共封殺的藝人還能翻身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新晉導演”提名名單裏,杜汶澤顯得尤為尷尬——能被提名證明他轉型成功,但眾所周知的是,他依然處於“被封殺”的狀態。且不說杜汶澤能不能得到這個殊榮,連他會不會出現在金像獎頒獎禮都是未知之數。

很難想象,一個“走投無路”的藝人會以“導演”身份重新出道。根據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獎規則,“新晉導演”的入圍名單是由符合金像獎“選民”資格的電影從業者和金像獎協會推薦及邀請的業內專業人士或者媒體工作者選出。假如提名順序意味著第一輪投票票數的多寡,那麽位列第三的杜汶澤顯然得到了大部分香港電影人的認可。

即便如此,杜汶澤仍然處於一個“被和諧”的狀態——這是“人民的選擇”,也是他作繭自縛的結果。




杜汶澤本人聲稱拒絕前往金像獎頒獎禮領獎(圖源:VCG)


“抵製杜汶澤”始末

杜汶澤與“人民”的恩怨由來已久,2012年就曾因為卷入甄子丹趙文卓之爭與大陸網民發生衝突;之後他又諷刺在微博發表愛國言論的香港影星溫兆倫親中,掀起罵戰。2013年,杜汶澤放棄了微博平台,繼續使用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雖然大陸網民不能通過正常途徑使用Facebook,但是杜汶澤並未落得清靜,他的爭議性言論總能被身在中國境外或是翻牆的大陸網民發現並通過截圖或文本複製的方式轉發到大陸的社交平台上。大量網民在新浪微博呼籲“抵製杜汶澤”。

不過,當時還有一些大陸媒體為杜“鳴冤”。騰訊新聞網一篇名為《成功抵製杜汶澤的代價》的評論認為:“成功抵製杜汶澤,既彰顯了力量之強——我們反對你,你的戲都登不上台麵;也彰顯了脾性之強——濫用‘全稱思維’、不辯道理對錯就是不許你說我不是、大陸人批評得香港人批評不得……說實話,沒人希望成為被施舍的可憐蟲,更不希望別人天天以‘你不如何,我就如何’來要挾恐嚇。恩惠可以成為潤滑劑,也可以成為別人希望擺脫的枷鎖。”

作者在最後還不忘提醒:“作為看著盜版港片長大的一代人,我們欠這些香港演員太多。不要一闊臉就變。”

“鳳凰娛樂”也有類似觀點,一篇評論認為,杜汶澤當然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消費者當然也有權利反對他的意見,甚至發起抵製運動,不看他演的電影。既然杜汶澤和內地網友不能相濡以沫,那就不妨相忘於江湖吧!

更有人認為“抵製杜汶澤”這類運動和台灣的反服貿以及香港的“滅蝗遊行”有著同樣的“底色”:民族主義。“讓‘賤人’付出代價,如果市場自由博弈的結果如此,倒也不能說是壞結局。但要害問題在於,民族或者地域主義天然具有膨脹性,一時的勝利更可能讓怪獸衝昏頭腦,向一個巨型利維坦演變,終讓兩岸三地割裂為相互仇視的異鄉。”

不過,“抵製運動”並沒有因此停息,而且隨著香港導演王晶在微博公開宣布“與杜汶澤絕交”迎來了高潮。隨後,共青團中央和《環球時報》頻頻發話,又因為杜汶澤不僅支持“占中”,還曾為台灣反服貿運動發聲,《人民日報》借此將兩事“一起算賬”:事實證明,“占中”勾結“台獨”,實施了催化“港獨”的行動。

一波批判後,一份疑似抵製藝人黑名單流出,杜汶澤位列其中。與此同時,習近平在北京的一個研討會上發表講話,呼籲在場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為國家服務,“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

“杜汶澤們”錯在哪

2015年後,有關杜汶澤的消息在大陸互聯網已難尋蹤影。隔年,杜汶澤以演員和監製身份出現在電影《選老頂》卡司名單中。這部電影因題材原因無緣大陸市場——這和杜汶澤本身並無關係,事實上,這是一部描述香港黑社會組織之間爭奪“話事人”權力的三級片,本就不可能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以“一人一票選話事人”作為賣點,企圖迎合部分香港人心中所幻想,從中獲得市場。事與願違,《選老頂》的票房成績並不理想,不僅如此,它也沒有入圍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任何一個獎項提名。

2017年,苦於“無戲可拍”,杜汶澤轉型導演,執導自己第一部個人作品《空手道》。該片宣傳攻勢強勁,但觀者寥寥。一位香港本地網民在“香港01”投稿提問:“如果不是杜汶澤執導,你還會入場(看《空手道》)嗎?”該評論引起了杜汶澤本人注意,他在采訪中回應,承認自己屬於“小眾”,沒辦法讓所有人喜歡自己。這個回答很“佛係”,卻也透露著沮喪和懊悔。

杜汶澤沒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咎於觀眾,他把矛頭指向了那些位高權重的“大導演”。認為某些導演壟斷著資源又毫無創新,卻依然在大陸混得風生水起,“相比之下,年輕導演們有很多很好的創意,但沒有前輩願意提攜,他們也沒有政治手段為自己爭取資源,所以沒辦法突圍而出。”在采訪中,他不改本色,嘲諷香港金像獎今不如昔,“連我這種‘水貨’都能被提名,證明香港電影界嚴重青黃不接。”

從杜汶澤的言論可知,香港電影業猶如香港社會的一個縮影,當中的撕裂程度可見一斑。“杜汶澤們”標榜“本土”,企圖以“自力更生”為名,殺出一條血路。自力更生當然是香港電影的最大特色,但如果梳理香港電影百年的曆史,人們會發現,香港電影並不是一個以地域為劃分的概念。電影首先是沒有地域分界的,全世界的電影人用同一套影響語言,講述不同的文化和故事。香港電影是東亞地區最具活力的電影之一,毫無疑問,它如今也是中國電影業及娛樂業的一部分。

事實上,香港電影的發展與中國內地電影的發展息息相關,不可分離。明智的做法,是把香港電影當成一種處於進化中的電影,而非故步自封的“本土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