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印度政府“頭疼”50多年的印度共產黨(毛主義)遊擊隊近來有了新動作。
雖然印度當局圍剿行動不斷升級,印共(毛)遊擊隊也遭受不小的損失。但據印媒《德幹先驅報》披露的最新消息顯示,遊擊隊的影響已經跳出“紅色走廊”,轉移到中印邊境。
報道截圖
一直來,印度當局都在盡力圍剿印共(毛)。今年1月底,《印度時報》援引印軍警統計資料稱,印共(毛)的遊擊區已被壓縮,從2015年的75個區降低到2017年的58個區。其政權根據地也被壓縮在總麵積不超過8000平方公裏的三處森林地帶。
當月,印度還出動印空軍(IAF)、印邊境安全部隊(BSF),“印藏邊境警察”(ITBP)和中央後備警察部隊(CRPF),對印度中部印共毛派遊擊隊控製區(即“紅色走廊”)進行圍剿。
該圖為2013年該黨的影響力地圖,“紅色走廊”麵積逐漸縮小
《德幹先驅報》報道稱,令人意外的是,印共(毛)如今正試圖將“紅色走廊”的邊界延伸到南部,並在阿薩姆邦位於山上和丘陵上的一些部落地區建立基地。
在3月2日的一次交鋒中,造成約10名印共(毛)分子和1名警察在印度特倫甘納邦—恰蒂斯加爾邦交界處死亡,此事證實印共(毛)的影響區域已超出“紅色走廊”,滲透到印度南部。
此外,在中印邊境的阿薩姆邦和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地區)也發現有印共(毛)活動存在,他們把印東北部一些地區當做“革命”的新地區,以建立其“根據地”。
印度軍警在印共(毛)活動區域巡邏
報道稱,在印度東北地區,有數十支“獨立”武裝組織正在尋求武力奪權,脫離當局管製。而印共(毛)欲與這些當地“獨立”武裝組織合作,一同對抗印度當局。
這些組織包括:“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ULFA)、“波多民族民主陣線”,“特裏普拉民族解放陣線”(NLFT)、和“卡塔普爾解放組織”(KLO)、“那加民族社會主義委員會”伊薩克—穆瓦哈派係(NSCN-IM)等。
報道稱,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來,印共(毛)就與這些“獨立”武裝組織進行合作,包括購買小型武器、彈藥、通訊係統,到接受“獨立”武裝組織培訓等。
“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領導人巴魯阿(Paresh Barua)還曾說過,“印共(毛)的敵人和我們一樣,都是印度殖民政府,所以我們之間有一種默契”。
此外,報道中又再次汙蔑中國,聲稱中國的小型武器是通過這些組織進入到“紅色走廊”的。
一直來,在印度國內始終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支持其“獨立”武裝組織。今年1月,《印度快報》孩報道稱,中國情報機構一直在幫助印度東北部多個反政府組織在緬甸設立基地。
而對於類似的媒體報道,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薑瑜早在2008年就作出表態,稱這樣的報道沒有事實根據。中國政府一貫堅持不幹涉別國內政的原則。我們不會支持任何印度反政府武裝。
據悉,印度政府在2009年發起了“綠色狩獵”行動,向印共(毛)遊擊隊發起“全麵進攻”。
2013年,“南亞恐怖主義網站”發布的報告顯示,損失的大量印共(毛)領導人,是在2007年和2011年之間發生的,到了2012年印共(毛)上層遭受重創的局麵明顯好轉:
“現在已有證據表明,2012年毛派已經將幹部的損失控製到了2008-09年之前的水平——在中心地帶對印共(毛)發動清剿行動升級前的階段。”
“2012年形勢發生逆轉,印共(毛)有效遏製了印度政府對其中央領導層的捕殺,在一些地區印共(毛)的實力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鞏固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