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人民幣並不受企業“買賬” 都在積極囤積美元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新聞配圖

鳳凰國際iMarkets訊 北京時間2月13日,據彭博社報道,企業不願意將所獲得的外幣收入轉換成人民幣,在央行放鬆管製後,遠匯市場上對人民幣貶值的押注有所升溫。

盡管人民幣兌美元正接近兩年半高點,企業對其漲勢卻顯得信心不足。

本地企業正持有更多的外幣存款,兌換成人民幣的速度緩慢。其它包括跨境資金流動和遠期頭寸的指標也表明,企業對人民幣的需求上個季度依然低迷,盡管人民幣創下近十年來最大季度漲幅。

麵對全球市場震蕩,人民幣目前正在高位徘徊,但未來走勢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本地企業會如何反應。貨物和服務貿易去年占中國外匯結算和購買總額比重超過70%,即使美元沒有下滑,壓抑需求的釋放也有助於推動人民幣走高。相反,如果企業保持觀望,那人民幣走勢與美元脫鉤的機會不大。

“鑒於2016年和2017年初的快速下滑,我懷疑迄今為止的漲幅會改變本地企業的態度和行為,”澳大利亞聯邦銀行亞洲外匯策略師Andy Ji表示,“貶值的心態在外匯市場上揮之不去,這就是企業界依然保持冷靜的原因。”

上海時間周一下午5:45,人民幣兌美元下滑0.5%至6.3300,是彭博追蹤的主要貨幣中兌美元單日跌幅最大的。人民幣兌美元在此前連續八周上漲後,上周近持平。

以下四個圖表顯示了中國企業的頭寸變化:



企業界活期+定期存款

盡管人民幣升值,但去年企業所持有的外幣增加了335億美元。中金公司在1月29日的報告中稱,出口商手中的累計未結匯外匯頭寸可能最高達7000億美元。



外幣換人民幣轉換率低

彭博匯編的數據顯示,一項衡量轉換成人民幣的外幣收入占比指標仍低於曆史平均水平,並沒有出現上升趨勢。招商銀行分析師萬釗表示,人民幣升值速度較快,出口企業猝不及防,帶來了“美元惜售”的現象。



非金融機構跨境支付高於收入

企業的對外付款繼續超過收入。去年的差距從2016年的2萬億元人民幣縮小到8,480億元(1,340億美元),主要是由於當局加強了對跨境流動的審查;而在2015年下半年之前的多數月份,企業國際收支都是淨流入狀態。



企業外幣淨買入反彈

在中國央行去年9月份將遠期售匯外匯風險準備金調整為零之後,企業在遠匯市場的外幣買入量即多於出售量。兩者之差在去年12月達到2016年1月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