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張藝謀投書美媒:從中國看好萊塢 是什麽樣子?(圖)

張藝謀投書美媒:從中國看好萊塢 是什麽樣子?

文章來源: 環球網 於 2017-12-06 12:31: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環球網綜合報道】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中國知名導演張藝謀題為“從中國看好萊塢,是什麽樣子?”(What Hollywood Looks Like From China)的署名文章。

文章稱,中國市場引進了許多美國影片,中國觀眾為好萊塢提供了巨額利潤,但反過來,中國的電影行業又得到什麽?文章說,在好萊塢大片的陰影下,中國國產電影常麵對巨大挑戰:我們理應考慮對中國電影傳統的傳承,也要考慮失去獨特價值觀和美學的潛在風險

文章最後提出“自我反省和修正”,並呼籲開放渠道、開放我們的思想,以達到中美電影行業在文化、政策和經濟上的互相了解。“在這條路上,雙方都需要走得比預想中更遠。”

以下是文章全文:



有人做了個夢,在夢裏得知,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數不清的財富。醒來後,他便立即動身去尋找這個地方。經過了充滿荊棘坎坷的漫長路途,他來到了夢中的地點。一個當地人聽聞他此行的目的,大笑不止,說,自己也曾三次夢見在一棟房子的噴泉下麵埋藏著一大筆寶藏。這個人如夢初醒:這位當地人所說的,正是他自家的院子。於是他回到了家,找到了寶藏。

和故事中的人一樣,中國電影行業為了在世界上找到一席之地,也經過了漫長旅程。在1994年,《亡命天涯》(The Fugitive)成為了中國數十年來第一部公映的好萊塢大片。觀眾們被影片的快節奏和音效吸引,而這部電影結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這時起,中國電影行業便一直在平衡著與好萊塢的複雜關係。

盡管中國的票房數字出現了大幅下滑——相較於2011年至2015年間票房收入的年均增長可達35%,到了2016年,僅有3.7%——但其電影市場仍然巨大。影院不斷向更偏遠的農村地區擴張,觀眾也對好萊塢動作片表現出了強烈的需求。以至於近來,好萊塢甚至在拍片時就記掛著中國,他們在選角時會使用能帶來巨大票房影響力的中國電影明星,也不惜調整劇情,改變電影美學,以贏得中國影迷的心。

不論是年輕編劇還是資深影評人,中國電影行業的許多人都對好萊塢的戲劇結構了然於心,提倡好萊塢的表現手法和技巧。而中國市場引進的許多美國影片,不論品質好壞,在中國觀眾中——尤其是在品味和觀影習慣都由好萊塢電影和美劇一手養成的年輕人中——繼續受到歡迎。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觀眾一樣,中國觀眾也往往持有一種加了美國濾鏡、以美國為焦點的世界觀——即使美國並不意味著全世界,而好萊塢也不是世界上唯一的電影產業。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的電影行業影響著國際同行,也願受其影響。中國需要美國,美國也需要中國。但當下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差異,那便是中國隻有極少數電影可以進入美國市場,可以吸引到大量觀眾。中國觀眾為好萊塢提供了巨額利潤,但反過來,中國的電影行業又得到了什麽呢?

還有,在好萊塢大片的陰影下,中國的國產電影常常要麵對巨大挑戰。我們理應考慮對中國電影傳統的傳承,也要考慮失去獨特價值觀和美學的潛在風險。

雖然有擔心,但我們也將順水推舟,在繼續努力保存自身獨特性的同時,承認這樣的文化交流所帶來的益處。想想外來的玉米、西紅柿、紅薯,他們在中國遍地結果,但也一樣為人們提供了營養。

我之前和好萊塢合作過,我的經曆讓我對兩個世界都能有更深的理解。鑒於中美電影行業之間在技術和管理上的差異,在一處的所學往往不能輕易地應用到另一個環境中。想要做出改進的努力往往最後帶來更大的麻煩。但無論如何,自我反省和修正都是很重要的。因為害怕出錯而猶豫,藝術的創造就無法獲得所需要的成長和改變。

我們認識到,就算寶藏近在眼前,這段旅途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是,要開放渠道——以及我們的思想——以達到文化、政策和經濟的互相了解。為了更好地了解對方,為了探索美好未來的可能,雙方都需要在這條路上走得比預想中更遠。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貝佐斯辣妻以前長這樣!整形醫分析"外貌進化"過程
毫無疑問,這就是全世界最轟動的分手大戲
特斯拉股價恐再跌六成?華爾街最大空頭表態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萬億軍費難救場:美軍“王牌項目”集體受挫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又爆驚人語:在美國出生的壞人也應該趕出去
美國、越南關稅談好了 川普搶先發文曝稅率
特朗普斥責日本"一直在奪取美國財富",稱將加征高關稅
美國正式關閉USAID!盧比奧詳述理由 列4大失敗
“這麽恨中國,現在是不是回來當間諜了?”
柴靜: 從官媒的知名記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體人
馬斯克威脅成立“美國黨” 那是什麽黨?這次認真的?
中國工程師持旅遊簽入境 對美海關說"來工作" 結果…
被視“國運之戰” 中國發力超級計劃 堪比“兩彈一星”
美澳印日啟動礦產計劃,被視為在抗衡礦產主領導中國
疑似發表辱華言論,綠洲樂隊主唱道歉
日本人組團去老撾嫖幼女,大使館都看不下去了
財新的製造業數據已成絕唱,從此有九大數據不再公布
特朗普:奧巴馬和小布什不行,拜登史上最差
視頻熱傳:專業團隊砍巨樹 “最後一擊”砸毀了一切…
示範樣板?美對越20% 越對美0%+開放市場+堵"洗產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張藝謀投書美媒:從中國看好萊塢 是什麽樣子?

環球網 2017-12-06 12:31:11


【環球網綜合報道】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中國知名導演張藝謀題為“從中國看好萊塢,是什麽樣子?”(What Hollywood Looks Like From China)的署名文章。

文章稱,中國市場引進了許多美國影片,中國觀眾為好萊塢提供了巨額利潤,但反過來,中國的電影行業又得到什麽?文章說,在好萊塢大片的陰影下,中國國產電影常麵對巨大挑戰:我們理應考慮對中國電影傳統的傳承,也要考慮失去獨特價值觀和美學的潛在風險

文章最後提出“自我反省和修正”,並呼籲開放渠道、開放我們的思想,以達到中美電影行業在文化、政策和經濟上的互相了解。“在這條路上,雙方都需要走得比預想中更遠。”

以下是文章全文:



有人做了個夢,在夢裏得知,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數不清的財富。醒來後,他便立即動身去尋找這個地方。經過了充滿荊棘坎坷的漫長路途,他來到了夢中的地點。一個當地人聽聞他此行的目的,大笑不止,說,自己也曾三次夢見在一棟房子的噴泉下麵埋藏著一大筆寶藏。這個人如夢初醒:這位當地人所說的,正是他自家的院子。於是他回到了家,找到了寶藏。

和故事中的人一樣,中國電影行業為了在世界上找到一席之地,也經過了漫長旅程。在1994年,《亡命天涯》(The Fugitive)成為了中國數十年來第一部公映的好萊塢大片。觀眾們被影片的快節奏和音效吸引,而這部電影結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這時起,中國電影行業便一直在平衡著與好萊塢的複雜關係。

盡管中國的票房數字出現了大幅下滑——相較於2011年至2015年間票房收入的年均增長可達35%,到了2016年,僅有3.7%——但其電影市場仍然巨大。影院不斷向更偏遠的農村地區擴張,觀眾也對好萊塢動作片表現出了強烈的需求。以至於近來,好萊塢甚至在拍片時就記掛著中國,他們在選角時會使用能帶來巨大票房影響力的中國電影明星,也不惜調整劇情,改變電影美學,以贏得中國影迷的心。

不論是年輕編劇還是資深影評人,中國電影行業的許多人都對好萊塢的戲劇結構了然於心,提倡好萊塢的表現手法和技巧。而中國市場引進的許多美國影片,不論品質好壞,在中國觀眾中——尤其是在品味和觀影習慣都由好萊塢電影和美劇一手養成的年輕人中——繼續受到歡迎。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觀眾一樣,中國觀眾也往往持有一種加了美國濾鏡、以美國為焦點的世界觀——即使美國並不意味著全世界,而好萊塢也不是世界上唯一的電影產業。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的電影行業影響著國際同行,也願受其影響。中國需要美國,美國也需要中國。但當下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差異,那便是中國隻有極少數電影可以進入美國市場,可以吸引到大量觀眾。中國觀眾為好萊塢提供了巨額利潤,但反過來,中國的電影行業又得到了什麽呢?

還有,在好萊塢大片的陰影下,中國的國產電影常常要麵對巨大挑戰。我們理應考慮對中國電影傳統的傳承,也要考慮失去獨特價值觀和美學的潛在風險。

雖然有擔心,但我們也將順水推舟,在繼續努力保存自身獨特性的同時,承認這樣的文化交流所帶來的益處。想想外來的玉米、西紅柿、紅薯,他們在中國遍地結果,但也一樣為人們提供了營養。

我之前和好萊塢合作過,我的經曆讓我對兩個世界都能有更深的理解。鑒於中美電影行業之間在技術和管理上的差異,在一處的所學往往不能輕易地應用到另一個環境中。想要做出改進的努力往往最後帶來更大的麻煩。但無論如何,自我反省和修正都是很重要的。因為害怕出錯而猶豫,藝術的創造就無法獲得所需要的成長和改變。

我們認識到,就算寶藏近在眼前,這段旅途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是,要開放渠道——以及我們的思想——以達到文化、政策和經濟的互相了解。為了更好地了解對方,為了探索美好未來的可能,雙方都需要在這條路上走得比預想中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