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習設宴紫禁城建福宮:從不對民眾開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北京時間2017年11月8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三)和夫人彭麗媛(右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迎接赴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左二)和夫人梅拉尼婭(Melania Trump)(左一)。據中國外交部回應,中國會以國事訪問+的形式接待。(圖源:新華社)



11月8日晚間,習近平夫婦在故宮的建福宮設宴接待特朗普夫婦。這次設宴選址的建福宮大有來頭。



這是中國清代的畫家丁觀鵬的作品《畫太簇始和》。圖中下方就是建福宮花園(北上南下)。其中最高大的建築為延春閣,其右側的樓為吉雲樓,吉雲樓左側的長條形平房建築為敬勝齋,二者之間的小房是淨房。圖中左下角青綠色假山上的方形亭子是積翠亭。吉雲樓右側的三個房頂連在一起的建築是靜怡軒,靜怡軒前邊院子的小門是存性門。存性門前麵露出的藍色房頂是建福宮的惠風亭。(圖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乾隆帝十分喜愛建福宮花園,為其作了不少詩賦,並將其喜愛的珍寶收藏在此。嘉慶時,曾經下令將這些珍寶全部封存。此後,建福宮花園一帶一直被用作皇家珍寶的收藏之所。圖為溥儀(前坐者)與隆裕太後(右四)在建福宮外。1923年11月25日,建福宮花園多處建築均在火災中焚毀,建福宮花園連同其中收藏的珍寶悉數變為灰燼。建福宮花園火災後,溥儀從內務府得到一份不完整的“糊塗賬”,列出燒毀物品如下:金佛2,665尊、字畫1,157件、古玩435件、古書數萬冊。溥儀在自傳中稱:“這是根據什麽賬寫的,隻有天曉得。”



1923年6月26日,紫禁城內建福宮大火後,有關人員清理火場。溥儀自傳中還稱:“固然是找不出什麽字畫、古瓷之類的東西了,但燒熔的金銀銅錫還不少。內務府把北京各金店找來投標,一個金店以五十萬元的價格買到了這片灰燼的處理權,把熔化的金塊金片揀出了一萬七千多兩。金店把這些東西揀走之後,內務府把餘下的灰燼裝了許多麻袋,分給了內務府的人們。後來有個內務府官員告訴我,他叔父那時施舍給北京雍和宮和柏林寺每廟各兩座黃金‘壇城’,它的直徑和高度均有一尺上下,就是用麻袋裏的灰燼提製出來的。”



1999年,故宮博物院啟動了建福宮花園複建工程。香港商人陳啟宗擔任主席的香港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通過中華文物交流協會,為該複建工程提供了400萬美元的捐助,成為此次複建工程的主要資金來源。2006年5月,建福宮花園複建工程竣工。



曆時五年複建竣工的故宮建福宮花園被移交回故宮博物院,80多年的故宮“火場遺址”重現乾隆時期的輝煌。



建福宮花園複建後,一直未對公眾開放。隻有攝影師可以進去拍攝一些照片當做資料。



2011年4月23日晚,高級會所“紫禁城建福宮”(Jianfo Palace)的開幕式在建福宮花園舉行,來賓上百人,包括陳義紅、沈南鵬、王中軍、梁信軍、蘇芒、虞峰、胡永敏、沈南鵬、朱永興、劉海峰、沈國軍等北京各界大腕,還包括張偉祥(建龍鋼鐵控股集團董事長)、盛希泰(華泰聯合證券有限公司總裁)、周少雄(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等商界人士,來賓主體是長江商學院高級學員。在主宴會廳旁邊的延春閣內,陳放著包括“清乾隆紫檀嵌玻璃畫寶座屏風”在內的多件故宮博物院藏重要文物,據說是由故宮博物院借調而來,準備長期在該會館擺放。[3]開幕式之後,該會所正式在建福宮花園運營,將延春閣作展覽廳,敬勝齋作主餐廳,靜怡軒、慧曜樓、吉雲樓等建築作為小型宴會酒會場所。該會所開幕後幾天舉辦的一個小型聚會上,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故宮博物院有關領導出席。2011年5月15日,“紫禁城建福宮”會所的“入會協議書”被網友曝光。隨後引起社會輿論的軒然大波,故宮博物院受到強烈指責。故宮博物院對此否認,聲稱建福宮花園成為私人會所“不存在也不可能”。但故宮博物院的聲明並未平息輿論的質疑。



2011年5月13日,記者實地探訪故宮建福宮。故宮西路參觀路線圖中標明了建福宮的位置,但是進入建福宮的所有通道都被鎖住了。



2014年5月8日,北京,位於故宮西北角的建福宮花園,如今是國際博物館培訓中心,由中國博物館協會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建立。現在主要用作接待各國高級貴賓等特殊外交用途,不對公眾開放。圖為玉壺冰,位於延春閣南側假山西南,由兩座歇山樓、一座轉角遊廊樓構成。



圖為延春閣。建福宮花園為“漸次”構成,占地約4,020平方米,有建築十餘座,且殿堂宮室、軒館樓閣無所不有,不僅建築形式各異,而且建築布局也較靈活。這組建築分為東西兩部分,西一組以延春閣為中心。



延春閣為方形,體量雖大但不覺孤立,加之閣為重簷四角攢尖式頂,所以雖高不呆,雖廣不疏。



閣北有敬勝齋相伴。敬勝齋外觀九間,內分為東西兩部分,東五間與延春閣正對,兩側接遊廊與閣相連。



東與靜怡軒相鄰,形成了以延春閣為中心的向心型布局,突破了宮廷花園對稱布局的格式。靜怡軒在東一路建築中屬體量較大的一座,由於它采用三卷勾連搭式的屋頂,而不是像廡殿頂、歇山頂有高高的正脊,因此雖然占地麵積較大,但並沒有建築高突的感覺。相反三卷勾連搭式的屋頂,曲線優美坡度平緩,作為園中之寢,其建築形式又與園林建築相和諧,也是宮殿區有別園林區的一種過度形式。



東一組依南北軸線依次排列為撫辰殿、建福宮、惠風亭、靜怡軒、慧曜樓,以三組院落連為一體,其布局前部緊湊,後部疏朗。



三進院落風格各異,錯落有序。



建福宮內部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