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反腐並無太多選擇 清除異己無可避免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紀委打虎記”專題頁麵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反腐風暴”專題頁麵

反腐,對於內地民眾和幹部而言,是十八大以來感受最深的大事之一。國家統計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反腐成效表示很滿意或比較滿意的比率由2012年的75%增長至2016年的92.9%,而公務員隊伍也感受到對自己的監管更嚴。有中國問題專家將反腐比作中共"黨內嚴打",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風暴是1949年建政以來最厲害的一次,雖然在運動中打擊報複、清除異己也難以避免,"因為共產黨不可能通過其他方法,如競選的方式來解決貪腐問題。"

上任首訪深圳 不搞排場

反腐之風最早始於2012年12月4日由政治局審議通過的"八項規定",內容包括輕車簡從、嚴格控製出訪隨行人員,嚴格執行住房、車輛等配備待遇等。當年12月8日,新當選總書記的習近平視察深圳,深圳消息人士曾向本報透露,得知習要到前海時,當地官員打算安排拉橫額、佈置鮮花,但遭勸止,說新領導人不喜歡講排場。連寫有"前海"兩個字的巨石,都是深圳幹部從農民手中買來的"便宜貨",再從鄧小平書法中擷取"前海"兩字刻上。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八項規定是從嚴治黨和反腐鬥爭的"突破口"。一年後(即2013年),中紀委統計顯示,全國共查處違反八項規定問題2.4萬宗,處理黨員幹部3萬多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7692人。現在看來,違反八項規定很可能隻屬"蒼蠅"而已;2013年1月中紀委二中全會召開,習近平提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顯示對反腐要"經常抓"和"長期抓",於是就有了2013年5月至8月開始的首輪巡視,以及當年11月的第二輪巡視,多隻"老虎"應聲落馬,包括原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山西省委副書記金道銘、山西省政協副主席令政策、山西省副省長杜善學、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等。其中山西後來被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形容為"塌方式腐敗"。5年來中央開展了12輪巡視,共巡視277個黨組織,對16個省區市"回頭看",對4個中央單位開展機動式巡視,兌現了全覆蓋的承諾。

而十八大以來,已有蔣潔敏、李東生、楊金山、令計劃、周本順、楊棟梁、蘇樹林、王瑉、田修思、黃興國、王建平、李立國、孫懷山、項俊波、王三運、孫政才、楊煥寧這17名中央委員落馬,其中李東生、蔣潔敏、楊金山、令計劃、周本順、楊棟梁和王瑉已被開除黨籍。而對孫政才等10人的處理決定,要待11日舉行的七中全會時予以追認。

"難用民主手段 惟升紀委地位"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係教授丁學良認為,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是1949年以來最厲害的一次,從持續時間和涉及人數來看,也是任何國家執政共產黨都做不到的,"中國是第一家"。丁學良表示,中國式反腐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不能透過民主手段,如選舉或非政府組織監督;二是不能再發動一場文革,因此隻能想盡辦法提升紀委書記地位,設中紀委網站,通過巡視、八項規定等清除貪腐現象。"中共有差不多9000萬黨員,反腐對他們能起到震懾作用,反腐實際上就是中共黨內的嚴打。"

不過,丁學良也認為,反腐中打擊報複、清除異己也無可避免,"因為共產黨不可能通過其他方法,如競選的方式來解決貪腐問題。"他承認現在並不知道在反腐中有誰因此被打壓,也不知道程度和涉及麵有多大。但他認為不可能永遠反腐,因為成本太高,"太嚴苛也會傷害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