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僅這兩國可引領下一次全球變革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繼歐洲數個國家陸續宣布燃油車的停產停售時間表之後,日前中國政府也宣布啟動傳統能源車的停產停售時間表。與此同時,各大汽車廠商也感受到了全球汽車產業、能源結構的重大變革即將到來,紛紛宣布推出各自的電動汽車計劃。這一係列的變革引發全球震動。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作者、美國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總裁傑裏米·裏夫金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新一輪全球變革浪潮已經到來。今天人類麵臨的重大挑戰,包括環境汙染、經濟增長停滯、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依靠今天的技術和認知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的,必須通過以新能源、新通信技術、新交通物流技術為推動力的社會變革,來推動整個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變革才能化解矛盾,實現突破性增長。裏夫金還認為,在這一輪浪潮中,中國和歐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本文根據采訪實錄整理:

中國和德國是全球在通信、能源和交通領域創新融合發展做得最好的地方。

並不是每一次技術革命都能稱之為全球變革浪潮

每次出現技術變革,都有人說這是新一次工業革命,將對全球產生顛覆性影響等等。其實並不是每次技術變革都可以稱之為新一輪工業革命或者浪潮。任何誇張的描述和錯誤的低估,都會讓我們錯失機會。怎樣判斷這究竟是一次技術升級還是一場將引發顛覆性革命的浪潮呢?後者必須滿足以下三點。

首先,要有新的傳播通信技術,新的技術會極大地改變人類溝通交流的方式和效率,對人類社會的組織架構產生巨大影響。第二是新的能源體係,更高效的能源能夠滿足和推動經濟的不斷增長。能源越便宜,經濟發展越有動力。第三就是新的交通物流模式,這個很好理解,大幅度提高交通物流效率,對經濟的推動和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不言而喻的。

以上三點是全球發生顛覆性變革的基礎條件。這三者的有機結合會在很大程度上能改變社會的麵貌,變革社會的原有組織結構。更重要的是,全新的變革會改變經濟運行的規律、商業模式乃至政府的管理模式,它重新定義了市場、競爭等關鍵概念,它還能為下一輪經濟增長提供技術支持。這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不能錯過的重大機遇。

中國正在經曆一次依托互聯網升級而進行的工業革命,中國人稱之為“互聯網+”。在歐洲也在經曆著類似的事情,歐洲把這個變革稱之為“智慧歐洲”。我與中國和歐洲的相關人士都非常熟悉,所以有機會同時在兩個地方感受這次浪潮。

今天全球也在發生類似19世紀和20世紀的巨變,通信、能源和交通三個領域不僅創新不斷,而且還在相互融合。在這個過程中,數字互聯網技術則是引爆這一場革命的關鍵技術,就如同是蒸汽機和電在前兩次變革中所發揮的作用。再加上日趨成熟的可再生新能源技術,以及數字化、自動駕駛等交通技術的提升,毫無疑問,人類在將下一個階段得到跨越式的發展。我的觀察是,中國和德國走在了全球的前列。

為什麽是中國和德國走在全球前列,而不是美國?

我們對“工業4.0”這個概念肯定都不陌生。這次全球變革的浪潮,從德國開始,在歐洲倡導“智慧歐洲”的概念。不久之後,中國開始關注這個領域,緊接著以非常快的速度進行了發展,打造自己的超級物聯網,通過互聯網通訊把數字科技與可再生能源互聯網進行融合。我仔細觀察了全球很多地方,可以說,中國和德國是全球在通信、能源和交通領域創新融合發展做得最好的地方,而且中國還有一些獨有的特色,使它具備引領這個趨勢的能力。

為什麽中德兩國能夠走在前列呢?是因為這兩個國家的領導層已經意識到新一輪全球變革的興起,以及它將會對經濟和社會帶來的巨大改變。那麽迎接變革所需要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物流、新能源的推廣、數字化的生態互聯網建設等等,都不是依靠一個個公司單打獨鬥完成的,國家力量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製定規則,把商業聚合在一起。雖然歐洲還處於經濟衰退中,但是千萬不要被它的表麵所迷惑。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已經製定了一個七千億歐元的計劃來打造“智慧歐洲”,歐洲的每一個區域都會得到資金的支持,來完成變革所需要的技術設施的改造。

在中國,這個趨勢就更加明顯,“互聯網+”戰略已經寫進了十三五規劃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高層對於數字化戰略、可再生新能源以及高鐵等為代表的交通物流現代化體係建設的重大決心。這些都足以成為下一輪全球變革不可獲取的優勢。

那麽美國的情況怎麽樣?不得不遺憾地說,據我觀察,美國已經在這場巨變中落後,它的反應太過遲鈍。當然,我特別要指出的是,加州和西海岸,還有美國其他的極少部分地區,區域性的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但是放之全美而言,美國就顯得力不從心。

我之前提到,新的變革發生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方麵:通信、能源和交通。原本美國在基礎設施領域已經很落後,結果美國總統特朗普大力支持大家繼續使用已經日薄西山的石油等化石能源。從他的執政政策不難發現,他雖然強調要進行投資和建設,但是這些所謂“全新”的投資,仔細看上去依然是屬於舊經濟模式下的產物。所以我悲觀地認為,至少未來四年特朗普當政時期,美國不會有任何大的動作。

當然,加州是一個例外。到2025年,加州的經濟體量單獨拿出來都可以排進全球前列。但問題是整個美國卻難以發生巨大的變化。雖然加州有蘋果公司、有Facebook,有穀歌等等,但是如果美國沒有全麵的布局和整體的規劃,隻是企業的小打小鬧,依然很難發生變革性突破。企業可以繼續生產好的產品,但是卻無法引領下一個潮流。

與此同時,中國在每個地區都普及最新的通信技術、建設大量的基站,這是在為邁進5G時代做準備。另外,環境問題也督促中國各級政府和企業想辦法,在新能源領域努力突破;交通就更不用說了,從高鐵到自動駕駛,都在蓬勃發展。

就像是城市大發展,政府必須把公共設施修建好,下水道、電線、光纖都鋪好,高速路都修好,這樣才能讓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依靠企業自己來修路、鋪水電,很難達到效果。 那麽對於技術變革來說,要想享受變革帶來的紅利,政府就必須把基礎設施搭建好,為通信、能源和交通的升級變化提供好基礎條件。但不是每一個國家的領導層都能意識到這一點。

引領全球變革浪潮的重要作用

這次的技術變革會帶來巨大的變化。1905年,美國的能源利用率僅僅為3%,也就意味著高達97%的能源在產業鏈的各個過程中被損失掉了,這是非常大的損失,也是非常高的經濟成本。如果能源的利用率提高,那麽經濟過程中的各項成本都會大幅下降,換而言之就是推動了經濟的增長。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到了80年代,美國的能源利用率達到了13%,但是從那時到今天,幾十年過去了,能源利用率依然是13%,經濟增長也到了無法繼續的地步。但是如果美國積極參與新的技術變革,那麽經過20年的發展,能源利用率將有望達到40%。這是一個多麽驚人的數字。

另外,可再生能源技術的不斷成熟,不僅可以有效緩解今天的環境汙染,同時還能夠把能源使用成本降低到非常低。目前德國有30%左右的電能都是來自於太陽能和風能,歐盟一直是使用新能源的先驅。中國這些年奮起直追的速度也非常驚人,甚至已經成為這個領域全球的引領者,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對於中國來說,提高能源使用率、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將極大地促進經濟的增長。

變革浪潮對我們的生活發生著很多積極的變化。比如,在中國,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和製造業成本不斷降低,25美元就可以買到一部智能手機,中低收入者可以沒有任何障礙地連接上互聯網,接受最新的訊息。這已經在教育民眾如何接入互聯網,如何享受技術進步帶來的便利。隨著能源成本和交通物流成本的下降,越來越多的東西能夠以更便宜的價格普及給老百姓。

當然,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也很多。我的觀點是它是人類提升效率、降低勞動成本的好工具,人類自身有不可替代的特質。你不可能讓一個機器人去教一個2歲的小朋友如何成為一個人吧?所以我認為在第三產業的很多領域,人類可以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事實也是如此,超過42個國家的數據證明,包括教育、醫療、環境、文化、藝術等等在內的諸多與人類特質密不可分的行業都是增長速度最快的行業。

當然,我們也需要對未來有所準備。有些行業在今天看來,是非常龐大而重要的行業,在未來可能會消失;有些在今天看起來很不起眼的行業,在未來可能是支柱性產業。比如共享出行這個領域,在未來肯定會有很好的發展,而汽車製造這個在今天看來龐大的產業,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會大幅減少。我舉一個數字,今天我們每共享1台汽車,就會減少15台的生產。也就是說未來共享的車越多,我們需要生產的車就越少。

共享經濟,中國的巨大紅利

未來將是一個邊際成本為零的時代。這是什麽意思呢?比如我是一名作家,我要通過出版社出售我的書,這樣出版社肯定會提價,因為它要賺中間的利潤,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數字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可以選擇在互聯網上直接發售,而跳過中間的環節,這樣用戶就不用在為中間環節付費,那麽出版行業的邊際成本就為零。

那麽對於企業來說,就不能躺在依靠利潤為生的商業模式上,必須想到積極轉型,如果在未來商業和服務的邊際成本接近為零的時候,尋找到生存之道。那麽他們就必須提供消費者自己無法完成的高度專業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在市場上生存下來。

中國是全球最接受“共享經濟”的國家,那麽中國企業的表現當然也非常突出,比如像阿裏巴巴、騰訊等企業已經成為了新商業模式的典範。中國成功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通過不斷外溢的中國經濟,已經向全球推廣出去了。

“共享經濟”的經濟模式的確與我們熟悉的“交換經濟”截然不同。共享經濟不需要中間商,但是需要社會提供的良好信息係統基礎、需要大規模數據交換的基礎設施、需要無所不在的物聯網的發展等等。數據顯示,到2030年,將有超過100萬億的傳感器分布在幾乎所有的機器、設備上,通過數據連接之後,龐大的物聯網就搭建而成,極大地推動了數據交換的成本和效率,任何行業都可能變成今天被“共享經濟”洗牌的零售、唱片、出版等行業。所以,未來的企業,應該要朝著不斷提高生產率、降低邊際成本、提升競爭力的目標發展,所以包括能源、大型製造業等等都會朝著共享經濟的方向發展,任何行業都有可能湧現出像阿裏巴巴這樣的平台級公司。千萬不要吃驚,金融行業的壁壘已經再打破。接下來關鍵是看誰轉型更快,誰能更大幅低地找到降低邊際成本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