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土老帽”強吻台灣女星?兩岸罵戰吃瓜群眾怎麽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朱白

書評人,專欄作家

早年林心如曾在《康熙來了》中自曝,有一次在內地拍戲時,遭某男星硬把舌頭往她嘴裏塞,要求舌吻,幸好她緊閉嘴唇,才沒讓對方得逞。這段陳述看著生猛,但其實放在內行人眼裏,本身不算什麽大事——如果吻戲、舌吻都不能接受,那還談什麽“為藝術獻身”這類豪言壯舉啊!

問題在於林心如在敘事過程中,赤裸裸地表露了一種嫌棄。在她後麵的言論裏我們可知,吻戲沒有什麽大不了的,關鍵是“要看對方帥不帥”。這段對話讓當年爾康的扮演者周傑耿耿於懷。在9月的某一天,他突然在微博裏直麵這種嫌棄,有理有據地回應了“被台灣女星嫌棄”的這件事:“當初如果我真的強行舌吻某人,她為何不在當場提出抗議在她們的劇組裏,難道現場工作人員和導演都是的親戚?為何多年以後再她們省的綜藝節目中爆料?原因很簡單,她隻是沒有想到多年後網絡如此發達,大陸的土老帽們也會看到她們省的節目!”

這番參雜兩岸意識形態的言論很快激起了網友的極大關注。尤其是對於當下的中國內地網民來說,沒有什麽比“同仇敵愾”更迷人了,更何況事件中的兩方是如此“敵我分明”,不管站在哪一頭,這都是一個能發揮個人政治力量的好話題。

林心如非常認真地回應了這段陳年爭議,她說:“詆毀一個人不費吹灰之力,如果diss一個人讓你們接的活的夠勁,請你們盡興,我不奉陪。”不得不說,台灣女星的情商還是在線的。一副“小女子不堪眾辱”的可憐相贏得了不少同情聲。一夜之間,網民開始倒向林心如。不少人甚至認為周傑“太小氣”,“為這點小事長篇大論真沒意思”。但周傑本人並不認慫,他堅稱自己是受害者,“這麽多年,一直有人在汙蔑我,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肯低頭,不肯屈服”,儼然一副寧死不屈的英雄形象。

這看上去太像是一出沒頭沒尾的爛戲碼了。也許你會覺得連當事人都搞不清楚自己怎麽被卷進來的,為何眼看著事態一點點失控,為何每一道迸射出來的鄙視眼光看上去都那麽自信,無數的質疑、猜度和攻擊都那麽篤定和真誠……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錯的永遠都是這些“戲子”!

隻是,明星真就是任其宰割的羔羊嗎?如果鍵盤俠們這麽想,那就太高估自己,也太小看“明星”這個物種了。


從大眾傳媒的傳播角度來講,沒有比罵明星更容易形成“風波”的了。而其中,又以所謂“揭穿偽善”和“洞悉真相”最容易讓人沉迷。一塊瑕疵、一句不當言論、一次政治不正確、一點外漏毛糙的人設細節都容易成為輿論風波的漩渦。當一個人、一件事成為眾矢之的時,圍觀或者說“圍獵”這些人和事的群眾總會為自己的攻擊行為提出合理性和正義性。這些盲目的群眾猶如等待岩石縫隙的潮水,漏洞一出即會蜂擁而上。正如古斯塔勒龐所說,“群體隻會幹兩件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隻需一個可以傳播的熱點,“烏合之眾”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並用讚歎或者辱罵等激烈的方式,主動表達自己的態度。所謂的“態度”,更多的是情緒,而非真知灼見或者獨立思考的主張,那些氣急敗壞的激烈用詞,或者義憤填膺的憤怒語氣,大多數都會在隔天煙消雲散。

在娛樂明星這裏所透視出來的群體特征,並沒有逃出那些經典的大眾文化批評理論,而且更顯出一種無害的凶猛。“戲子無義”這種論斷就是前人根據輿論總結出來的“政治正確”。

那麽,吃瓜群眾的憤怒不值一提嗎?當然不是!憤怒是有價值的,但對一個人的群體憤怒已不足以摧毀一個人了。這個時代已然不是當初逼死阮玲玉的那個時代,不僅僅是明星,包括我們普通人,都要學會麵對所謂輿論和風波——被怒懟時,必須使用搪塞、規避和無視等舉措。一方麵能保護自己,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沉默就是最好的回應;另一方麵,沉默還能保證事情的發展會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避免陷入不可挽回的局麵。

其實,大多數明星都能以“不回應”避開一劫。這種“不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的道理,你以為明不知曉嗎?當然不是!但為什麽他們還這麽配合憤怒群眾,忍不住一次次正麵回應呢?因為他們都明白“水能載舟亦可覆舟”——善於利用輿論(哪怕是攻擊和辱罵)正是明星生存學中的一門必修課。

既然你堅信“戲子無義”,那麽你大可無視他們的所言所論。你的點讚或者鄙視,都必將成為他人氣的一部分,為他的演藝事業添磚蓋瓦。別總想著摧毀一個“戲子”,你不關注他,他自然會與你“相忘於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