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層對金融腐敗發檄文,或引更猛風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反腐風暴”專題頁麵


如果說,近一年來中國金融監管部門的所有動作,隻是被推測背後有著中共最高層的影子,那麽,5月2日新華社“維護金融安全關係全局——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金融安全重要講話精神係列述評之一”,不僅預示著其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金融安全講話解讀還會有之二,之三等,更表明中共高層已經站到前台,親自對中國的金融腐敗發出檄文。

高層講話堪稱亮劍

4月25日,中共政治局上午開會討論經濟形式,下午緊接著召開以“金融安全”為主體的集體學習會議。據稱中共政治局上一次類似的集體學習會議是10年前,當時的中共第十六屆政治局第43次會議,也圍繞著金融問題。

這次的中共十八屆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會議上,主持會議的習近平不僅稱金融安全是中國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經濟發展全局的戰略大事,更是在講話中19次提及“風險”,強調“要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

正是在習近平此番講話的基礎上,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才有了上述的“係列述評”。5月2日這篇述評中,新華社將維護金融安全上升到“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眾所周知,“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首次出現於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並被認為是中國全麵深化改革的核心目標。而從習近平4月25日當天的講話中可以發現,中共高層已經或即將在中共金融業有如下動作:深化金融改革;加強金融監管;控製風險點;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提高官員金融監管能力;加強黨(中共)對金融工作的領導。

我們可以認為,諸如“銀監會10天發7文 表外理財亟待整治”“保監會九天連發三文 整肅金融市場亂象”等,一行三會(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近半年來密集的政策發布,應該是習近平提及的深化金融改革、加強金融監管、控製金融風險的一部分。

而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的接連更換,不僅是打擊監守自盜的金融貪腐官員,也是為了甄選有更高金融監管能力的官員上位。

最值得回味的是“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的說法,讓人不免聯想到2015年的大陸A股股災風波以及其後盛傳的金融界內鬼事件。2015年6月以來的“股災”中,中國金融領域顯露出重重黑幕。當時有媒體更斥責金融監管機構是大鱷操作市場、“悶聲發大財”的“幕後黑手”,更有港媒多次報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內部會議上怒斥“內鬼就在會議室”。

當時的種種金融亂象被認為是既得利益集團對推進中國改革的中共高層的公然挑釁。而作為

中共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公開強調“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或從側麵證明這一屆中共領導集團真的在金融監管領域遇到極大的阻力。

一行三會打足前站

誓言通過“全麵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共高層當然不會坐視這種改革阻力的存在。2016年2月,因為被批評對前一年的股災監控不力,中國證監會前主席肖鋼被撤職。撤換肖鋼隻是中共高層整治股市亂局的第一步。2017年2月,郭樹清接替66歲的尚福林擔任中國銀監會第三任主席;2017年4月,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落馬……

至此,中國金融監管的核心機構“一行三會”,除了央行行長周小川繼續“超齡服役”,其他三位一把手已經全部更替。雖然項俊波落馬後新的保監會主席尚未被公布,但是一位富有金融監管經驗官員來接替是外界的普遍預期。

而繼任的證監會主席劉世餘多次在公開場合要“打大鱷”的發言,被認為背後有中共高層的影子。觀察2016年年底至今一行三會領導層在公開場合互有呼應的發言以及政策公布,可以發現,“一行三會”多頭馬車各自發力的問題獲得有效緩解。

據相關人士透露,在中共中央親自過問下,中國央行已經開始主動跳上一線協調作戰,“三會”各自就轄下資產管理業務可能存在的痼疾向央行表示意見。隨著資金池操作受到限製,以往在資金水位下橫行的金融大鱷開始無處藏身。

中國多年的金融腐敗導致的監管不力局麵,顯然已經震怒了中共高層。如今新華社“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金融安全重要講話精神係列述評”文章的高調刊登,被視為中共中央對中國金融市場久除不盡的腐敗現象的戰鬥檄文。外界期待中國金融領域能掀起一場更猛烈的反腐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