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一生、歐洲人的一生和中國人的一生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一組圖片,告訴你美國人的一生、歐洲人的一生和中國人的一生有什麽樣的區別。

大多數美國人的一生:

0—10歲:參加野地考察等各種集體活動

10—20歲:談戀愛和追夢
20—30歲:找份平凡穩定的工作

30—40歲:終於發現自己的追求,享受有房有車有孩子的生活


40—50歲:常常在工作壓力中度長假


50—60歲:享受教會生活,旅遊


60—70歲:開始寫回憶錄,旅遊


70—80歲:安度晚年


死後:一般進公墓


大多數歐洲人的一生:

0—10歲:參加學校樂隊,學習古典音樂等


10—20歲:組自己的樂隊,進行各種嚐試


20—30歲:嚴重受哥特死亡文化影響


30—40歲:樂隊開始正式走黑色金屬路線


40—50歲:回憶童真,開始過回“彩色”的生活


50—60歲:安定下來,尋找溫情,過小生活


60—70歲:去教堂總結自己的一生


70—80歲:與子女一起安度晚年


死後:安心躺在一大片屬於自己的土地上


大多數中國人的一生:

0—10歲:被迫學習各項課外技能,不斷考級,多數是為了父母的麵子和期望


10—20歲:死啃如山的書籍,應付如海的考試


20—30歲:到處投簡曆,著急自己找不到工作


30—40歲:成為房奴、車奴


40—50歲:為孩子的未來操心,省吃儉用,努力存錢


50—60歲:終於有了自己的生活,卻發現馬上要退休,又開始擔憂退休後怎麽辦


60—70歲:花費大部分精力養生,卻發現還要養孫子


70—80歲:終於安定下來度晚年


臨死前:發現原來一塊墓地都貴得要死!



TheEarth 發表評論於
還是中國人的一生好一些,有奮鬥有理想。一生永不停歇為社會創造價值。
WWTP 發表評論於
就好像美國人、歐洲人不用當房奴一樣。真實的情況是前二十年確實差別比較大,後麵就差不太多了。
走馬讀人 發表評論於
形勢晴朗--隻需等我下本書出版.
走馬讀人 發表評論於
有一個洋人競爭者,他必將落後, from now on.
變法維新 發表評論於
歐洲的不清楚。美國和中國的還比較貼切。
iBear 發表評論於
在美國當房奴的一般是華人啦。華人要住好學區大房子,
總愛買能力不及或者剛剛夠的房子, 生活質量受影響,這樣的才是房奴。
走馬讀人 發表評論於
下麵提出的問題加:生前
smeagolrocks 發表評論於
有個外地人來北京後問我在北京生活有什麽牛逼的?
我打開窗,默默深吸了一口氣, 笑著看了看他
他不服,學我也深吸了一口氣。
享年26歲。
reader 發表評論於
嗬嗬! 幸苦革命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被人大忽悠了。
走馬讀人 發表評論於
毛劉周朱陳林鄧,其中一個人的身後命運與其他人不同, 與名字有關,他是誰?
老農夫 發表評論於
看看國內的小孩們從小喜歡和追求甚麼 大概也可以得出結倫
這一世 發表評論於
中國人命苦是自找的呀!不是有個古人說: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嗎。中國人統統是認同的呀,那麽中國人命苦也就應該的,是中國人民共同期望來得的啊
印象 發表評論於
“A man decribes his life after college graduation:

He is hired, he is inspired, he is admired. Then, he is mired, he is tired, he is fired, he is retired.”

And finally , he expires.
煤炭 發表評論於
這是1%的美國人的一生
頤和園 發表評論於
三地的總結隻有0到10歲那段還靠點邊。
da124 發表評論於
誰編的
KTY 發表評論於
說得跟歐美沒房貸似的。說得歐洲人孩子都是在五十歲後領養的似的。說得中國人一輩子都白活似的
tomcat77 發表評論於
這是沒出過國的公知寫給沒出過國的213看的。
miketang 發表評論於
在美國一份普通的工作,比如在一個普通公司做一個普通的員工,因為這應該是大多數。他們真的就能40—50歲,有房有車有別墅?還能常常在工作壓力中度長假?
武秀才43871 發表評論於
還好,我在上海。沒有成為房奴,車奴,因為就一套房子,買的早。我也沒有逼我女兒考級,因為我對女兒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戴眼鏡,我自己帶了一輩子,很討厭。
蜓聽雨荷 發表評論於
樓下的,拿窮人和富人比,就是你的不對了。文章對比的是社會中的普通者,不是極端者。
泰涼 發表評論於
美國的失業率怎麽說?美國的無家可歸者怎麽說?
中國每年一億多人次出國旅遊怎麽說?
無知不是你的錯,拿無知當有趣就是你的不對了。
李道子 發表評論於
以偏概全,充滿想象。無非就是想說明中國人特苦。
本來底子就差,不苦還等別人發錢啊。
老糞青 發表評論於
中國人命苦,跟他的文化有很大關係,而這文化是由幾千年封疆固土沉殿累積而成的。人們沿續祖輩對統治階級的順從,忍辱負重的態度一代傳一代 ,反抗精神越來越弱化。民族性格變得像棉羊一樣,由於長期受外族的統治和壓迫,民族自悲感變得非常強烈,受虐心態變得很正常,現在的偽共中央就是一個很好的挒子。它發自內心希望美爹統治它,殖民它,國民呢!就像一頭睡不醒的奶牛逆來順受,愛誰誰,即使騎在自己頭上拉屎撒尿隻要還有一口氣,也能忍,真是一個奇怪的民族。中國五千年好不容易出了個毛澤東,對外不畏強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可惜這種精神才存活了三十年,又被打回原型了,苦命的民族啊!人類美好時光,在中國人看來就是苦難的一生,周而複始!
國人甲乙丙 發表評論於
A man decribes his life after college graduation:

He is hired, he is inspired, he is admired. Then, he is mired, he is tired, he is fired, he is retired.
C_talent 發表評論於
哥特文化不是圖上那麽樣,哥特文化很好的。我喜歡。
C_talent 發表評論於
上麵那張圖,有點喜歡的,海邊的小木屋,(其實我們這裏海邊都是正式的房子多些),木船,還有海上的帆船。夏天,被大西洋暴風暖風雨點敲打著,望著一爐炭火,和烤魚還有黑啤的味道。
熱情的陽光 發表評論於
美國人還房貸, 比較輕鬆, 主要是輕鬆在心態上

還得起就還, 還不起立馬賠錢賣房,硬撐的不多

lacctoronto 發表評論於
北美房奴車奴也是很慘烈的!
AreyouOK? 發表評論於
...我認識一位在大城市上班的美國婦女,曾哀歎“其實我們美國人每個月的生活都依賴當月的工資支票。我們離無家可歸隻有一步之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you're true American.
瓊花 發表評論於
大體同意,但此文也有雙重標準和對美國的溢美之處:
中國人還房貸、車貸即為“房奴”,那麽美國人還房貸、車貸就不是房奴了?
我認識一位在大城市上班的美國婦女,曾哀歎“其實我們美國人每個月的生活都依賴當月的工資支票。我們離無家可歸隻有一步之遙。”
另外,現在美國由於種族矛盾和不當的外交政策所造成的安全環境已完全不是本文所描繪的那種田園詩般的、悠閑享受的圖景了(這,你懂的)。
nanxun_ 發表評論於
美國人的一生:死於某個瘋子的槍擊
歐洲人的一生:死於MSL的炸彈子彈
中國人的一生:死於各種慢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