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告作家案:不滿傳記細節涉及與鞏俐戀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yl/yl-yrfc/news/2009/10-22/U149P4T8D1924997F107DT2009102213125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張藝謀告《印象中國:張藝謀傳》作者黃曉陽及出版方華夏出版社案10月21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正式開庭審理。

    相關方均委托律師出麵 爭辯焦點有三個方麵

  記者獲悉,21日庭審現場,原告張藝謀與被告作家及出版社均是委托律師出麵。當日庭審張藝謀方主要主張三點:第一點是該書未得到張藝謀授權;第二點是該書封麵簽名和圖片侵犯版權;第三點是肖華的著述並不能代表張藝謀。

  該書作者,現為湖南《華聲》雜誌主編的黃曉陽對此進行了逐一反駁。關於第一點,他認為,全世界範圍內,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法律規定,寫某個人的傳記必須得到本人授權;他指出,如果這一條成立的話,寫孔子、馬克思都要進墳墓取得他們的授權。至於第二條中所提到的封麵設計問題,黃曉陽認為是出版操作層麵的細節。第三條提到的“肖華的著述並不能代表張藝謀”從邏輯上講無疑是正確的,但他認為借鑒引用肖華的話並不意味著捏造事實。

    大導演張藝謀為何如此較真當“秋菊”?

  據了解,出版社曾提出以張藝謀名義在汶川捐建圖書館以提升其美譽度以圖和解,但遭到了張藝謀的拒絕,而堅持要作者及出版社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和精神損失50萬元。名人緋聞不絕於耳的當下,張藝謀為何如此較真,一定要走上法律訴訟之路呢?

  被告之一作家黃曉陽對此也迷惑不解,他告訴記者,他整理有關應訴材料時將書又仔細地讀過,發現通篇都是在讚譽張藝謀。其中包括“在張藝謀之前,確實沒有一部中國電影真正走出過國門”、“張藝謀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善於運用電影語言的大師”等褒揚性評價上百處。

    張藝謀列出9處細節 涉其與肖華、鞏俐戀情

  而張藝謀稱,《印象中國:張藝謀傳》在奧運開幕式後三天推出,將其戀愛史作為賣點,侵犯了隱私。張藝謀的律師提出,該書出版後網上出現大量對張藝謀的不良評價,並認為該書出版導致張藝謀社會評價降低。

  張藝謀的委托律師列舉了書中的多處細節作為證據,其中包括“張藝謀要求肖華燒毀戀愛信”及稱“結婚不就是一張紙嗎!”等內容。據悉,張藝謀通過律師向出版社施壓,該書出版後不久不得不大量下架。

  目前該案進入審查取證階段,預計一兩個月內將會宣判。也有網友則認為,張藝謀新片《三槍》正在緊張拍攝之中,在此時刻打官司不排除有炒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