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娛樂圈雷人現象:妖孽流行 雷片神作反受寵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各路“雷人”成了國內娛樂圈最大的贏家,“快樂女生”中的話題人物曾軼可一度人氣最高;《陪你去看流星雨》和《醜女無敵》在一片罵聲中收視率節節攀升,口碑奇差的《大內密探零零狗》拿下暑期檔國產片票房冠軍……越“雷人”,越流行,似乎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而在大洋彼岸,這樣的“娛樂定律”也在發揮著同樣的效力。

  作為當下的流行語,“雷人”一詞據稱最早源自2008年8月26日的一則新聞——“男子發誓欠錢被雷劈,話音剛落被雷電擊傷”。這個倒黴蛋也因此成為了打造流行語的先驅,自那以後,所有被“雷到”的人的血液中似乎也延續了他被雷擊時的情緒因子:無奈,無語。

  不過,不僅僅是中國的選秀舞台上站著外表“雷人”的歌手,不僅隻有中國在播放“雷人”的影視劇,歐美娛樂圈亦時時有“雷陣雨”劃過天空。

  蘇珊大媽:雷並美麗著

  2009年4月11日,英國獨立電視公司著名的選秀節目《英國達人》正在進行。身材臃腫、相貌普通、打扮老土的蘇珊·博伊爾上了台,著名“毒舌”評委西蒙·克威爾漫不經心地問道:“你的夢想是什麽?”48歲的蘇珊回答:“當一個專業歌手,成為伊萊恩·佩吉那樣的歌星。”所有的人哄然大笑。

  之後,蘇珊在音樂聲中開始演唱音樂劇《悲慘世界》中的曲目《我曾有夢》。歌聲響起的一刹那,評委和觀眾都震驚了,而這一幕也成為2009年4月中旬全球網絡點擊量最高的視頻。數據顯示,蘇珊大媽比賽視頻的收看人次在短時間內就突破了1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典禮視頻的5倍,她還獲得了好萊塢明星黛米·摩爾等名人的支持,博彩公司也圍繞她的比賽名次隨時調整賠率。

  盡管在《英國達人》決賽中,蘇珊惜敗於歌舞組合Diversity的10個孩子,但是全世界都記住了這位自強不息的大媽。

  蘇珊自曝最初參賽的目的僅僅是想通過電視節目找到一個伴兒,但她雷人的外形與天籟般嗓音形成的巨大反差,卻成就了今年娛樂圈的最大神話。英國媒體評論,“許多人被感動,是因為蘇珊顛覆了以貌取人的大眾娛樂文化”。美國《娛樂周刊》著名記者施瓦茨鮑姆在博客上寫道:如今的大眾流行文化充斥著外形包裝,而蘇珊·博伊爾毫無矯飾的藝術力量“重新定義了美麗的衡量標準”。

  蘇珊本人表示,自己早就預料到人們看到她的外表會有些鄙視,但自己決定讓他們刮目相看。“你必須不斷努力,一步一個腳印,終究會成功。永遠不要放棄夢想。”她熱情的說。

 Lady Gaga:每天都“妖孽”

  與走勵誌路線的蘇珊大媽不同,以光速爆紅的美國舞曲小天後Lady Gaga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這位熱衷於穿著各種重口味服裝“洗劫”大眾審美的23歲女孩,帶著夢想、超炫的音樂、荒誕的造型進軍娛樂圈,顛覆了所有人對“作秀”的舊觀念。

  “進入演藝圈,我的目標是要以一種有趣的方式,為這個世界帶來全新的流行音樂。”這是Lady Gaga的宣言。現在,她雖然還沒有為這個世界帶來“全新的音樂”,但已經讓地球人見識到了“全新的藝人”。

  Lady Gaga來自紐約一個意大利裔家庭,與帕麗斯·希爾頓等名媛是校友。她的簡曆顯示:4歲時,她靠雙耳聆聽就學會鋼琴彈奏,13歲寫下第一首抒情創作曲,17歲被紐約大學音樂學係提前錄取(該名額全世界隻有20個)。她的音樂風格深受華麗搖滾歌手影響,藝名Lady Gaga來源於一首大熱歌曲《Radio Gaga》,她所演唱的《狗仔》是當紅美劇《緋聞女孩》中人氣極高的插曲。

  Lady Gaga在音樂上是毫無疑問的實力派,造型上也時刻不忘轟炸人們的視覺。她的行頭全部由自己打理,但往往審美超前,經常把人們“雷”到半死,她的酷辣被人追捧更被詬病。前陣子Lady Gaga更被傳是“雙性人”。

  電影《波拉特》:雷片神作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photo/0003/2006-11-06/2V86TL8V00B5000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電影《波拉特》劇照

  當然,Lady Gaga並非獨行俠,在美國影壇,“賤男布魯諾”與她遙相呼應。美國HBO電視台著名主持人薩沙·拜倫·科恩主演的《布魯諾》今年上映後輕鬆拿下北美票房冠軍,再現之前“大雷片”《波拉特》的流行盛景。科恩以雷人到死的造型和創意,使一個主持人的大銀幕之旅變得板磚與鮮花齊飛,無數人貶損他,卻有更多人擁戴他。

  薩沙·拜倫·科恩主演的《波拉特》與《布魯諾》通常被視作姊妹片,片名也無比“銷魂”,它們分別是《波拉特:為建設偉大的祖國哈薩克斯坦而學習美國文化》和《布魯諾:一個讓美國男人尷尬不已的外國基佬的美國美妙之旅》。

  在電影中,“波拉特”是哈薩克斯坦排名第六的播報員,但是為了新聞事業上的更高追求,他毫不猶豫地扛上行李奔赴美國取經。影片看起來非常像紀錄片,科恩隻是搭出一個故事框架,然後將“波拉特”這個虛擬人物完全放到現實環境中來拍攝,像真人秀節目那樣錄下不明真相的周圍人群的反應,最後剪輯成電影。

  這樣拍出來的效果是現實和娛樂交織,低俗玩笑橫行。但科恩式的“雷”卻不僅僅是來自粗俗的笑料,而是這種異想天開的拍攝手法,以及在一個亂七八糟又令人捧腹的故事下麵對反猶太主義、男權主義、種族主義等種種現實弊端的尖銳諷刺。

 能“雷”未必能流行

  娛樂明星也並非時刻以“雷人”為己任,更多時候他們隻是在製造“drama(戲劇性事件)”,但是每次這類事件發生都會吸引眾人目光,而此時討論這些事件的道德意義著實沒有太多必要。“我這一路走來,就像在耍空手道。”幾度做出瘋癲事的小甜甜布蘭妮在談及自己如何駕馭“名氣”這一雙刃劍時如是說。但一路走來像在耍空手道的明星們,何止布蘭妮一人?

  在國內娛樂圈,類似的話題人物也是層出不窮,但這些“雷人”標杆與西方前輩相比,顯然還不是一個重量級的,當西方娛樂圈的高手們已經把“雷人”玩成一種風格,一種行為藝術,我們的“雷人雷事雷片”卻大多還停留在作坊式的山寨階段。

  與《波拉特》這種經過精心打造的“天雷”相比,國產“雷片”最多也就是午後常見的悶雷,新意與誠意欠奉是最大弱點——《陪你去看流星雨》抄的是《流星花園》,《醜女無敵》山寨的是《醜女貝蒂》,《大內密探零零狗》複製了當年的《大內密探零零發》……而且比原作差的都不是一星半點。

  在求新求變的娛樂圈,“雷”有時候並不壞事,麥當娜出道時那些駭世驚俗的裝束早已成為最經典的流行符號,誰能斷定Lady Gaga的白發皮衣不會在20年後被視為時代象征?就在我們身邊,當年《廬山戀》裏張瑜和郭凱敏的驚世之吻、費翔連蹦帶跳的“一把火”,當時看來不也很有 “雷”人之嫌,可很快就化為流行。

  然而要想化“雷人”為時尚,靠拾人牙慧式的山寨大法肯定是不行的,還要挖掘創意,真正抓住在流行風潮前到來的那縷閃電,隻有這樣才有可能擺脫低級狀態的“雷人”境界,成為引領潮流的那一聲巨雷。(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