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王爭霸賽規則遭質疑 K-1高手奪冠幾不可能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y/ty-qtfa/news/2009/05-31/U26P4T8D1712817F107DT2009053112194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由於本次爭霸賽的規則並非國際上較為通行的規則,因此像考克萊這樣的高手也並不為權威人士所看好。

在本報幾篇關於將於7月17、18日晚在廣州體育館舉行的首屆世界功夫王爭霸賽的報道見報後,廣大讀者的反應十分熱烈,而搏擊愛好者更是發表各自的見解,在紛紛叫好的同時,一些資深搏擊迷和行家也對首屆世界功夫王爭霸賽的規則表示遺憾,認為這一規則太過保守了。

  不過,商業搏擊比賽的成功與否,比賽規則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更何況,武管中心已承諾,明年的世界功夫王爭霸賽,比賽規則肯定會比首屆開放得多。比賽的投資商與運營商對本次大賽還是花了不少心思,由於投入的金錢是前所未有的多,不但請到了以前由於經費不足而從未能請到的搏擊高手,而且在很多包裝手法上也有創新,這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武管中心副主任陳國榮在回答本報記者關於首屆世界功夫王爭霸賽為何連膝擊都不能使用時,解釋說是因為今年要舉行全運會,兩名參賽的中國選手都是各自所屬省隊的衝金選手,比賽規則保守一點可以讓他們不容易受傷,下屆比賽規則一定會比首屆開放。這一理由看似合情合理,但細細分析卻發現更像是借口,實情是武管中心仍然脫離不了“散打本位”思想。允許使用膝法他們就一定會受傷嗎?世界功夫王爭霸賽說是起碼要搞5 屆,莫非遇到全運會又要將規則改回來?一定要讓於錦與邊茂富這些現役散打選手打這屆爭霸賽嗎?退役的散打選手中有些比於錦與邊茂富更有名氣,這對於商業搏擊比賽來說更重要。而且中國目前有一些退役散打選手轉戰商業比賽,也有職業搏擊選手經常出國參加各種職業搏擊比賽,如果爭霸賽采用世界上較為通行的搏擊比賽規則,他們比現役散打選手更適合打這種比賽。

  專業體製≠職業製度

  一個項目要有廣泛的參與性和職業比賽的觀賞性才是好的項目。跆拳道就其觀賞性而言雖然還不如散打,但跆拳道有較廣泛的大眾參與性,這是散打應該反躬自問的一點。散打的問題是,在中國來說它是一個專業項目,業餘性與商業性均不足,兩頭不到岸。武管中心雖然近10年進行散打比賽的商業性開發,但他們有一點沒有解決的是,商業比賽是與“職業製度”緊密聯係在一起的,中國競技運動的專業體製與職業製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以專業體製去進行商業比賽的開發,必然帶來眾多的問題。首先是,武管中心那種天然的“以我為主”的態度必然與商業比賽的要求和遊戲規則產生矛盾。舉例來說,商業搏擊比賽通過滿足觀眾的需求來實現商業化利益,因此,無論是規則還是其他方麵,都要迎合觀眾的需要。武管中心雖然也認識到這一點,但由於武管中心有著自身的訴求,如向世界推廣宣傳散打,商業性比賽僅是輔助,再加上武管中心依靠行政壟斷地位而在商業開發中不用承擔經濟風險,更讓他們把“散打本位 ”的思想充分發揮。

  散打項目≠商業搏擊

  作為中國的競技運動項目的散打與搏擊相近,但還有很多不同之處。最根本的區別是,散打出於對安全性的考慮,必然要對攻擊手段作更多的限製,更強調“技巧”取勝而不是“實力”取勝。這體現在勝負評判體係上,散打采用的是“打點得分製”,而搏擊比賽則由於更強調向實際格鬥靠攏,比賽規則更為開放、更少限製。體現在對勝負的評判體係上,搏擊比賽采用的是“減分製”。減分製的特點是,首先強調的是擊倒對手,在不能擊倒對手時,比賽的勝負就要看雙方在比賽中取得的“擊打效果”,亦即誰更多地重擊對手(重擊的標準之一是被擊中的選手產生明顯的位移),而不是看誰擊中對手的次數更多;假如雙方重擊對手的次數相當,最後就要看誰在比賽中更有“勢”,亦即誰更積極主動攻擊對手。

  減分製來評判雙方的勝負往往與觀眾的直觀感受更為接近,而采用“打點得分製”,最後的勝負結果很多時候與觀眾的感覺相差較遠。

  商業搏擊比賽就一定要考慮觀眾的需要,以散打規則或對其小修小改的修正規則來作為商業搏擊比賽的規則顯然是不明智的,特別是這次世界功夫王爭霸賽是以打造世界搏擊比賽平台為目的,希望通過高獎金吸引世界上的搏擊高手來參賽,就更不能如此“小氣”了。

  中國功夫≠散打

  由於首屆世界功夫王爭霸賽在允許使用中國散打選手擅長的摔法的同時卻不允許使用肘膝,勝負評判體係又是“打點得分製”,像考克萊這種曾在K-1比賽中名噪一時的搏擊高手要奪冠也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搏擊界一些權威人士私下對本報記者表露的看法。

  最近十年,在中國舉辦的各種雙邊搏擊商業比賽無不是以中國散打(通常包裝為中國功夫)的大勝而告終,但中國選手到國外參加商業搏擊比賽卻是輸多贏少。其實對於商業比賽的主辦者來說,誰勝誰負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觀眾捧場。外國人也不會因為中國選手打輸了就將其上升到中國功夫不行了這一層麵。武管中心希望將世界功夫王爭霸賽打造成中國功夫走向世界的品牌,就不能將中國功夫單純理解為散打,以致在世界功夫王爭霸賽中處處以散打為本位。

  與中國的武管中心相似,K-1大賽的創辦者極真空手道的其中一個門派“正道館”也是一個搏擊組織,但他們在創辦K-1時,並沒有把這一大賽搞成是空手道比賽,而是製定一個雖然說不上完美但卻是世界上較為通行、也較有觀賞性的比賽規則,各路選手隻要認可這一規則都可以參賽。中國創辦世界功夫王爭霸賽,應該不是要讓觀眾們看散打比賽,而是要有寬廣的胸懷,要使真正的搏擊迷以及大眾都喝彩,這樣,投資商投入的 700萬元才有價值。

  記者觀察

  中泰爭霸賽規則更可取

  在這裏,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即使是K-1這樣著名的世界搏擊比賽,其比賽規則也不見得十分高明,本報記者認為“中國功夫對泰國職業泰拳爭霸賽”的規則更可取,雖然這一規則也並不完美。什麽才算是好的站立式搏擊比賽規則呢?我認為,應該在比賽中允許使用拳、腿、肘、膝、摔這5種技法。摔法在泰拳比賽和K-1比賽等很多搏擊比賽中不允許使用或不得分,其主要原因是摔法會打斷比賽的進程,降低比賽的流暢性,甚至會讓一些選手在實力不足時作為消極取巧的手段,使比賽的觀賞性大打折扣。但不可否認的是,摔法是實戰格鬥中的有力手段,如果說搏擊比賽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接近實戰格鬥為優,那麽,沒有摔法的搏擊比賽肯定是有缺陷的,問題是,如何解決摔法在站立式搏擊比賽中帶來的副作用。其實,中國散打中的快摔與巧摔還是很有觀賞性的,隻要限製那種消極的摟抱,就可以兩全其美。另外,摔法得分也應從2分降低為1分,與拳腿肘膝的得分相同,而一些高難度兼具高觀賞性的動作可以得2分甚至3分。K-1除了不能摔之外,還不能使用肘擊,也不能連續膝擊,這當然有他們的考慮,比賽的觀賞性也很高,但總覺得不夠過癮,世界功夫王爭霸賽雖然說在規則上必須與世界接軌,但也不必照搬K-1的規則,我們完全有能力搞出更好的比賽規則。

  本人認為可以參考“中國功夫對泰國職業泰拳爭霸賽”的規則,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一定要刪除那些偏向散打的規則,例如,抱纏時間應該放寬到5秒,而不是之前的3秒,這樣,肘膝等內圍技術才有使用時間。而以前在中泰爭霸賽中不時出現的場麵是,中國的場上裁判往往不到3秒就將雙方分開,結果既給了中國選手喘息的機會,又不會讓他們挨肘膝。隻要允許使用膝肘,允許使用摔法一般不會影響觀賞性,事實上,最後兩屆的中國功夫對泰國職業泰拳爭霸賽,中方選手也很少使用抱摔,因為太費體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