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熱播 原著小說水漲船高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Tigercool.com 現正熱賣中,數量有限,預購從速!
原著小說同時熱賣中,數量有限,預購從速!

 
 
(2003年04月10日 18:14)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祖籍安徽,“恨水”取自李後主的一句詞:“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後在“恨水”二字上加本姓作為筆名。1924年,任《世界晚報》新聞編輯,後又主編該報副刊《夜光》,開始在《夜光》上連載第一部有影響的長篇小說《春時外史》,對當時官場和社會的奇聞怪事進行譴責。1929年,他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啼笑因緣》,對下層人民的疾苦寄予深切的關注和同情。轟動一時。他在近半個世紀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111部通俗小說,總字數近2000萬言,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四部長篇小說為代表作。

  電視劇《金粉世家》在央視的熱播掀起了人們對作家張恨水的熱情,他的《金粉世家》一躍成為各大書店近期最熱銷的小說。關於張恨水的地位、派係、經曆向來眾說紛紜。近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大學研究通俗文學的學者孔慶東教授,孫慶東談到鴛鴦蝴蝶派以及他對電視劇《金粉世家》的看法。

  張恨水鴛鴦蝴蝶派

  張恨水是溫和改良派

  記:張恨水究竟是不是屬於鴛鴦蝴蝶派?

  孔慶東(以下簡稱孔):這就要看如何定義鴛鴦蝴蝶派了,更確切地應該稱張恨水是20世紀最優秀的作家,通俗文學的領軍人物。鴛鴦蝴蝶派起初是一句玩笑話,並不能算是一個嚴格歸類的派別。如果下定義的話應該是,堅持民族傳統不斷加以改革的一類通俗文學,相對於從西方引進的五四新文學說的。描寫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說隻是鴛鴦蝴蝶派的一部分,它還包括,武俠、偵探等種類,是當時擁有最多讀者的通俗讀物的總稱。

  傳統的通俗文學主要在南方,以才子佳人風花雪月的故事為主,而張恨水所代表的北派,善於以非常宏偉的規模在小說中展現社會的全景。比如,《金粉世家》和巴金的《家》同樣是寫大家庭的衰敗史,描寫其中的腐敗、糜爛的生活,但《金粉世家》就沒有《家》那麽激烈的批判性,相對溫情脈脈些,應該說當時的鴛鴦蝴蝶派也具有批判性,但不是讓讀者看完以後就去揭竿革命,而是溫和的改良派。

  張恨水金庸瓊瑤

  張恨水不是“瓊瑤”是“金庸”

  記:張恨水的小說多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在當時擁有大批讀者,特別是電視劇《金粉世家》整體給人的風格很像是瓊瑤戲,所以有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會把張恨水等同於今天的瓊瑤。

  孔:這個說法不對,張恨水和瓊瑤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如果一定要比的話,他的影響力相當於金庸。當時通俗文學是大多數人的日常讀物,因此張恨水的社會影響力非常大,“張迷”更是不計其數。瓊瑤的作品隻是一種小女人虛幻的心理描寫,而張恨水的作品中卻具有極深刻的社會意義,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相當尊崇。可以這樣說,中國20世紀通俗文學史上的兩個集大成者,49年前是張恨水,49年後就是現在為大家所熟悉的金庸。

  原著電視劇

  冷清秋至少也是北大碩士水平

  記:站在學者的角度,您如何評價電視劇《金粉世家》的改編?

  孔:對電視劇《金粉世家》的改編學術界並不認同,味道不對了。電視劇僅是從娛樂的角度把《金粉》改編成了一段淺顯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演出來倒像是一部瓊瑤筆下少男少女的情愛作品。張恨水在寫《金粉》時深受佛家的影響,小說中傳達了他對社會眾生悲憫的關懷,那種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感覺是需要深入挖掘和領悟的,但電視劇表現得太浮皮潦草了,把這部大師級作品的魂抽走了。演員也明顯的文化底蘊不足,按今天的標準,冷清秋至少也是北大碩士的水平,估計現在影視圈沒有人能駕馭冷清秋的文化感。(北京晚報 記者 金力維)


Tigercool.com 現正熱賣中,數量有限,預購從速!
原著小說同時熱賣中,數量有限,預購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