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太老

隔三差五談點個人心得體會
博文

“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現代科技隨想 ——參加周培源基金會30周年紀念活動科普講座致青少年 趙致真 少年朋友們,我作為一個80歲的老人,看到你們紅潤的麵容,漆黑的頭發,心中湧起的感情是羨慕又欣慰的。你們能參加周培源基金會成立30周年的科普講座,說明你們是同學中的尖子和才俊。我不打算用自己80年的陳年舊事,來端出一碗“心靈雞湯&r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不能讓地球成為人類共同的墳墓 秋翁 《人民需要和平》封麵(點擊鏈接下載本書PDF版) (https://archive.org/details/zrezatsev-peoples-need-peace-politvidav-ukraini-publishers-1986) 無意中從“故紙堆”裏發現一本小書,卻立刻抓住了我的目光,以至於不能不肅然危坐,一口氣把它讀完。這本書是1986年烏克蘭和平委員會在基輔出版的,書名是《人民需要和平》。 1980年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看司馬南、趙致真質疑“病毒減弱論”有感老秋翁1633年,伽利略接受宗教審判他當庭放棄了日心說,隻為了臨難苟免。但老人的嘴唇卻發出呢喃:“地球仍然在轉!”今天我們抗擊新冠,經曆了可歌可泣的三年苦戰,我們保護了萬千生命,成為全球抗疫的模範。但我們已經身心俱疲,國脈民命重負不堪政策需要相應調整哪能每回都人定勝天?審時度勢需要誠實勇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滄桑百代話台灣(下)趙致真  當我們深情翻開曆代先祖用汗水寫下的光輝曆史——一部開發台灣的創業史,我們同時在肅然重溫無數誌士用熱血寫成的悲壯曆史——一部保衛台灣的戰鬥史。如果說是在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的炮艦敲開了中華古國的大門,那麽,遠在鴉片戰爭之前兩三個世紀,外族入侵者對台灣的窺伺和掠奪便已經開始了。  十六世紀中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滄桑百代話台灣(上) 趙致真   有人稱她是華夏的明珠,有人說她是祖國的寶島。當吹拂萬裏的東南信風從這裏經過,當北回歸線從這裏劃過,太平洋的萬頃滄波托出了祖國這一片美麗的國土——台灣。   三萬六千平方公裏的台灣主島是祖國最大的海島。西麵的澎湖列島,東南的綠島、蘭嶼,東北的棉花嶼、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台灣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3-11 20:38:48)

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劉望先 關於烏克蘭戰爭,西方輿論幾乎一邊倒。本來就洋溢著新冠病毒的空氣中,又驟然充滿了仇恨和暴戾。眾口喧騰的“抗議”,創意百出的“製裁”。事關“侵略和主權”,“戰爭與和平”,都是人類社會最敏感的“硬道理”,豈能容忍俄羅斯公開挑戰呢! 其實大部分人“直覺的憤怒”,不過類似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9)
《客觀評價習近平》客觀嗎? 餘世賢 朋友發來“方舟與中國”的四萬字文章《客觀評價習近平》,特意囑我認真看看,並談點感想。於是耐心忍性,“嚼”完了這根長“蠟”。回複好友八個字:技止此耳,不值一哂。 首先不由想到著名的中國謎語“何處飛來一箭”?這裏的謎底是一望而知的。作者既非“輪獨運”,也非西方政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