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8-05-10 15:02:04)
15年下半年老大臨時起意要回米國(原來是打算去歐洲德國的),跑了好幾次首爾,三四個月左右簽證就下來了。當時我的打算在先呆在紐約,因為找工作方便,交通也方便,對於我這個從來沒有開過車的人來說,不至於被卡在家裏。不過,還是在新澤西和老大家人一起呆了近四個月,真正體會到了美國大農村的生活風格,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尤其在不會開車的情況下。後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3-19 23:58:09)
在韓國看牙醫
有一顆大牙,由於年少時不注意,成為蟲牙,多次發炎,後來補了牙,就很少出問題了。
前年有一天晚上刷牙時覺得該牙有一塊突起,掰了一下,沒想了掰了一小塊下來,到了上海的一家醫院,醫生說補不了啦,隻能上牙套,也就是烤瓷牙,大概由於這幾年黃金價格高漲,做黃金底的烤瓷牙的幾乎沒有了,為了安全計,大家一般都用全瓷的,費用一般在300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看最近論壇裏許多單身人士抱怨伴侶難找,作為過來人,順便寫點自己的感想:
永不放棄希望,在交友網站上栽棵樹,守株待兔,保持積極的一麵,接觸各類可能人士,剛開始交往的時候抱一般朋友的態度,順得下來的,一定有原因,順不下來的,肯定有障礙,這樣交流下來,也許會結識一些真正的朋友,也見識各類人士(有好的,也有讓你惡心的),算做了解人生的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11/3941132.html美國《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Tribune)日前發表社論說,二十年來激進伊斯蘭主義者在西方土地上暴行累累:1995年巴黎地鐵爆炸案;2001年美國民航機被劫持,成為“9.11”恐怖襲擊的噴氣式汽油火箭彈;2004年西班牙馬德裏鐵路爆炸案;同年一名荷蘭電影製作人被謀殺;2005年倫敦公交車輛爆炸案;2011年巴黎《查理周刊》雜誌社辦事處遭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相比起基督教在歐洲的日漸衰落,為什麽伊斯蘭教在全球(包括歐洲)的影響不減反增?
這個問題是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編輯、專欄作家魏城在微博上提到的,我也很好奇,倫敦的東區似乎已經在展現這個問題:一個可容納1000人的教堂坐下的不到20人,一個可容納100人的小清真寺卻人都排在了外麵的街道上。這是符合富足和貧苦人口比例的必然還是隻是世人的一種錯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本來對任何宗教都不存偏見,存在即合理嘛
不過這兩天在微博上看到太多人的聲稱諷刺他人被殺是自找的觀點,就對那種平時看起來友好正常,但特敏感特容易感覺被冒犯,一旦被他人說了幾句他不喜歡的,就總以受害者麵目出現喊殺喊打的信徒們感到寒心,感覺這些人真的是潛在的炸彈,他們就是恐怖主義思想的溫床,他們的思想也真的還停留在中世紀,但他們又偏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4-12-25 19:04:02)
韓國的醫療
韓國的街上,各類診所和藥店是最多的,比化妝品店都多,化妝品店一般開在商業街或者大學校園外的街區,而診所和藥店卻無所不在,和教堂一樣,也是到處可見。
一般有工作的人都會參加韓國的國民保險,家裏有一個人參加了國民保險,配偶和子女可以掛在下麵,保費隻有小幅的增加,完全無收入的人,政府有保障計劃。參加了國民保險的就診拿藥個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4-12-23 22:27:02)
國際交流中心
在異國他鄉,不管他人如何友善,但如果語言不通,總歸是很難有深入的交流的,隻能停留在表淺的打招呼的水平上,由於中國人和韓國人長相上區別不大,也經常會出現別人問我路的情況,聽對方哇啦哇啦一通,隻好不好意思的說一聲,Iamsorry.
韓國有許多文化機構和大學,甚至教堂都有免費的韓語課,我去的國際文化中心,是政府外包給了一所大學,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12-22 21:24:09)
不知不覺中來到韓國一年了,第一次在異國生活一年以上,以前出境,也就是短期的旅遊,雖然到了異國他鄉,隻覺得新奇,不覺得緊張。
去年十一月坐東航的飛機從上海飛到首爾,飛機上的時間真快,一頓飯的功夫就到了,不過其間因為調整椅背,後麵的一位女子充分體現了國人斤斤計較,寸士不讓的風格,讓旅程有點掃興。後來和各國人交道打得多了,再不以國別看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