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來韓一年-1

(2014-12-22 21:24:09) 下一個
    不知不覺中來到韓國一年了,第一次在異國生活一年以上,以前出境,也就是短期的旅遊,雖然到了異國他鄉,隻覺得新奇,不覺得緊張。
    去年十一月坐東航的飛機從上海飛到首爾,飛機上的時間真快,一頓飯的功夫就到了,不過其間因為調整椅背,後麵的一位女子充分體現了國人斤斤計較,寸士不讓的風格,讓旅程有點掃興。後來和各國人交道打得多了,再不以國別看人,隻看具體的個人,哪裏都有好人,哪裏也都有素質不咋樣的人。管他發達還是發展中國家呢?
    剛到韓國,先生興衝衝的帶我逛各類商場,可惜我本來對商場興趣不大,而且剛來,難免習慣將韓國物價換成人民幣,覺得韓國的糧食蔬菜水果啥的咋都那麽貴啊,不到二個月,就已經放棄了換算的習慣,當人沒有選擇的時候,接受是最簡單的辦法。
    當時因為已經入冬,覺得到處都是光禿禿的,所居處的區域又是本地人的老區,類似國內的城中村或者上海的弄堂,地上又都是冰渣子,覺得有點鬱悶,我比較喜歡大自然,沒樹沒花的,總覺得少了什麽,好在後來先生帶我爬後山,山上鬆柏還青著。從山上觀景,發現韓國真是多山,小平地就密密麻麻地擠滿了房子,等春來了以後,發現韓國其實還是挺美的,到如今春夏秋冬都經曆了,春天的櫻花,夏天的喧鬧(在河邊,韓國把河邊充分利用為停車場和市場散步騎車道,表演場所等),秋日的楓紅,冬日一群肥胖的喜鵲棲在壓雪的枝丫上...隻要眼開心敞,哪裏都有風景。
    準備到韓國前,在家裏自學了一點韓語發音什麽的,到得這邊,除了滿耳朵的施蜜達,啥也聽不出來,而且臆想中韓國會和日本一樣,到處都是漢字韓語雙寫什麽的,那完全不對,到處都隻有韓國招牌,除了比較明顯的,許多小店就不知道是賣啥的。本以為韓國中國人眾多,咋的也會有比較大規模的唐人街呀什麽的,結果後來跑了韓國幾個城市,才發現韓國的本地化那是絕對的,間雜其中有些中國食品店是有的,但成規模的唐人街什麽的,那是沒有的,不過首爾的幾條商業街上,國人倒是不少。好在學校外麵有幾家中國食品小店,老幹媽,醬油醋,山東粉絲啥的還是方便買的,雖然價格可能是國內的二三倍,但比起從國內寄過來,那還是便宜多了。
    本來想著在韓國我就是過客,沒打算學習韓語,但後來去當地多元文化中心上了幾堂課,覺得那是深入了解韓國的一個途徑,慢慢地,韓語能力還是打下了一點根基,語法明白了,發音沒太大問題了,借助手機上的字典,也能混混,不至於是完全的聾子文盲了。
   曾經一個人在韓國城市裏亂逛,走錯了,找不到路了,總是有當地人熱情幫助,甚至看你象是走錯了的樣子,會非常主動的提醒你,英語韓國一起上,問你是不是搞錯了啊?就我的感覺來說,遇到的韓國人都非常熱情,讓人心裏感覺蠻溫暖的。
   第一次寫博客,先打住,慢慢來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惜福666 回複 悄悄話 祝福開博! 我喜歡吃韓國飯 看韓劇。去過日本但沒去過韓國。 請多寫一些韓國的事。
purplebamboo 回複 悄悄話 寫的不錯,頂一個! 等續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