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文學,攝影,曆史
博文
6-27一起住的老兄在一個麵條廠幹活,說能搞到便宜點的麵條,就托他幫忙買一點。說實話,那種麵條不怎麽好吃,因為太軟了,煮的話容易爛,炒的話又容易粘鍋,但關鍵是便宜。今天晚上他又給帶回來了一袋,兩公斤的,隻收了兩塊錢。他還推著不要,這怎麽可以呢,讓人幫忙就夠麻煩人家的了,決不能再讓人往裏貼錢。真的是很感激,出門在外,有個熱心的朋友很重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印卡(Inca)帝國的毀滅美洲大陸上另一個較大的帝國是位於今秘魯和智利的印卡帝國,前麵說的土豆就發源於這裏,在哥倫布帶領的殖民者到來之前,大約有900萬到1400萬人口。遠征印加的總指揮是弗朗西斯科.皮薩羅,他在經過最初的幾次探險,獲悉印加帝國大體的位置後,於1531年同他的4個兄弟一起,動身進行偉大的冒險,於1532年11月15日到達已荒廢了的卡哈馬卡城。第二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11-09 03:13:56)
2012-6-16阿德萊德,澳大利亞到了。心情當然是很激動,曆時2年左右的複習,考試,申請...最終,出來這一步已經完成了。現在還沒有時間去回憶那些辛勞,因為我深深的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昨天晚上在吉隆坡換機後還睡了一會兒,所以並不覺得特別的累。下了飛機之後,也沒有感覺特別的冷,但謹慎起見,還是到洗手間去換上了毛衣和秋褲,一個人在外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茲特克(Aztec)人的災難於是殖民者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美洲大陸的中部,那裏的阿茲特克人是他們毀滅的下一個目標。和島嶼上的土著人不同,位於現在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是當時美洲的兩個帝國之一,他們有比較完備的社會係統,有訓練有素的士兵,有一定的戰鬥經驗。在單兵作戰方麵,並不比殖民者遜色,有人記錄了早期的一個阿茲特克士兵和歐洲士兵的一次典型的較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大西洋島嶼印第安人的滅絕(二)印第安人麵對全副武裝的歐洲士兵,他們帶來的疾病,甚至經過訓練的狗,毫無招架之力,唯一能選擇的就是逃避。於是他們的莊稼爛在地裏,這又造成了饑荒。哥倫布的士兵們抓住沒來得及逃走的人,對他們嚴刑拷打,要他們交代裝滿黃金的藏寶屋在什麽地方。還有一個名字叫作哈圖易部落的頭人認為侵略者殺他們是想搶劫他們的黃金,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西洋島嶼印第安人的滅絕(一)當哥倫布和他的艦隊經過亞速爾群島時,他記錄了在那兒的發現,這裏有很多小島,上麵有數不清的人。他看到的地方是今天的古巴(他命名為Juana),海地和多米尼加(他命名為LaSpaiiola)。他在記錄中描述這裏很大,那一定是大陸,它產生這樣的誤解不奇怪,因為這兩個島嶼的麵積加起來有他的祖國意大利的三分之二。在哥倫布的記錄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殖民前夕的歐洲文藝複興促進了技術的發展,西歐成為世界的中心,但在哥倫布出發遠航之時,新技術帶來的繁華還遠未呈現,他們和當時的世界一樣遭受著饑荒,瘟疫的折磨。1492年,哥倫布的艦隊出發時期的歐洲強國,瘟疫橫行,天花和黑死病肆虐,麻疹,流感,白喉,傷寒時長來襲,讓人口損失10%到20%的疫情每二十到三十年就會降臨一次。甚至到17世紀中葉,一次黑死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落後是印第安文明最顯著的特征,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他們沒有輪子——知道輪子,但隻是作為玩具,沒有金屬工具和武器。大多北美印第安人處於母係氏族階段,社會結構以部落為主。即便如其中比較強大的阿茲特克印加人,也隻能算是有一定階級分層的部落聯盟。其中有過比較輝煌成就的瑪雅文明,已經在殖民地時代幾個世紀前消失了。這為很多社會達爾文主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引子1811年,美國將軍威廉.亨利.哈裏森率領的軍隊,在蒂皮卡諾大戰中一舉擊潰了美國印第安人首領特庫姆塞和他的軍隊,並摧毀了他們的村莊,對其族人進行屠殺,婦孺不免。部落首領特庫姆塞(Tecumseh)在1813年的泰晤士河戰役中陣亡,相傳他被肢解,人皮被剝下,做成剃刀的磨刀帶。特庫姆塞的弟弟滕克瓦塔瓦(印第安人先知)對美國人施加了咒語,他詛咒道:哈裏森將在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