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昨天晚上去素菜館吃飯,發現這個館子在給一座禪寺募捐,畫上的那個廟很大,我挺驚訝的,難道我們這個地方還有這麽大的一間廟宇,我確不知道。(我們這裏是基督教的天下,到處是教堂,我家樓下,兩個街口,四座教堂)
問店主,才知道廟在加拿大,總部確在加州。店是一個學佛的老太太開的,店裏的一個角擺有很多結緣的書籍。老太太見我問,就很高興的拿他們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是漢某大儒解釋出來的。
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直接態度是,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個呢,後來延展到荀子那裏就更直接的表達成了,從道不從君。
君主之所以成為效忠的對象,在於其代表了一個製度和係統。這個個人離開了那個位子,就沒有了對製度和係統的代表權,也就不是效忠的對象了。如果是被迫離開,那麽”忠臣“認為遵從製度應該繼續讓這個人作為製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王陽明故事裏還俗的僧人,不是為盡孝而還俗,而是脫離禪修的表象,追求自性的一種決定。既然想念母親,就去陪伴。既然是自我的真切心思,就去實現。未見得就不是修行。
人和人情況不一樣,可能這才是他當時修行的關鍵。
這裏不是在說出家和盡孝有矛盾。雖然我認為還是有矛盾的,但是,這不是故事的主題。我看的主題是,說修行要照見自性。你說看見的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說王陽明年輕時聽說杭州某寺有高僧,參悟生死,看破紅塵,道行高深,他也就去與之會麵談禪。
兩個人說了一會兒,禪理機鋒,也沒什麽特別的。王陽明問他有家麽?僧人說有個母親仍在。王又問,那你想她麽。
那個僧人思索了一會兒說,怎能不想。
說完了,僧人可能覺得這樣的回答,顯示了自己禪修的境界不高,多少有些羞愧的樣子。
王就說,想自己的媽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們要去拜異神,它不去教導,而是去搞三光。明顯一超級妒婦麽。在座各位婦女同仁,如果見子女去管別人叫媽,估計是不至於去殺了自己的娃的。。。
2。多疑,少自信。老要人去向之confirm對它的信仰和愛。這個麽,大家都曉得,一般女生總是糾纏要對方表達愛意。男的一般說一次明白了就行了。
3。喜歡小禮物。這和第二點相關。主要就是要人們通過送禮(獻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家討論一下呢? 雖然儒家不是宗教,但是也涉及精神層麵的建設和完善,在這裏討論也應該是合適的。
我先拋磚引玉一下: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說:我不願別人把我不想要的是事情強加於我,我也不願把別人不想要的東西強加給他們。
孔子說,子貢啊,你還做不到吧。
己所不欲勿施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印度教也是三尊最高神,創造神Brhma,維持神Vishnu,毀滅神Shiva.我以前讀到,這三尊裏,創造神沒有追隨教派,另外兩尊都有超級多的信眾追隨崇拜。我就問印度同事為啥,按說創造最複雜最難辦啊。同事講,毀滅神Shiva獲得的供奉最多,因為他脾氣不好(毀滅神麽),容易發怒,但是也容易取悅,所以大家一旦想要祈求什麽保佑,就去收買Shiva. 
我當時笑得。怎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虔誠基督徒,我的同學貝爾,決定要去黃石公園取景,為他歌頌上帝的學期作業片,拍些“造物者奇跡”的證據。貝爾選了我當他的攝影助理,而攝影師,則輪到非洲來的黑人女孩,讚那布小姐擔任。
讚那布滿頭綁著一根根像小型九節鋼鞭的小辮子,每根小辮子的辮尾拴著一個小貝殼,甩起頭來像同時搖動十麵撥浪鼓,聲勢驚人。
我跟讚那布一邊準備著要帶的各種望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宗教裏怎麽說。某個教徒說,那是不合規矩的,看到的魔幻,不是真神。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看,嗑藥得來的幻想,和日常通過多代人努力創造的幻想,有多大差呢?不過一個存在於腦海,一個存在於身外。在腦海裏,身外創建的幻想宗教的存在,也許正是愚蠢狂妄的表現。如同平常人看吸毒者的行為和想法。
這中間,未必有高下對錯的差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9、流浪遇見神(上)
“怎麽一下見神,一下見鬼的?
你到底是流浪到哪裏去了啊?”
“我要是知道,那還叫流浪嗎?”
我的室友,安德烈?象牙,不呼吸免費的空氣,隻呼吸大麻。
安德烈?象牙,英國人,白種人,蒼白如紙的白種人,淡金胡渣、黑眼圈,性感的黑眼圈。
象牙小時候演過一部電影,“他鄉異國”,英國片,講一個貴族式寄宿學校長大的男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