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紫藤閣

想在這兒開辟出一小塊地, 撒上些種子, 抽出黃黃綠綠的芽, 以記錄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還有那偶爾瞬間的心靈顫動
正文

心之所至

(2006-03-21 19:13:33) 下一個

花與樹的完美,來自於它們不曾有醜陋低俗的意念。

磨勵內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別。

不擁有美麗的女人,並非也不擁有自信。美麗是一種天賦,自信卻象樹苗,可以播種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無論你燦若天使,還是醜如東施,生活都會在你心中製造出一套心理支撐係統要你百分之百地信奉你的生命是最有價值的。

一旦你學會快樂地生活,你就會對生活中的一切心存感激,並且會用樂觀的方式評價生活。

生活給了你憂愁,總比不給你任何東西要顯得仁慈。

愛我也好,恨我也罷,就是不要不在乎我。

人生的曆程大約就是這樣:沒有大疑惑,怎能有大徹大悟?沒有劇烈的撕痛,也就沒有完整的愈合。永遠株守一隅的人不會知道什麽叫回家。

有一句話說“當上帝關上了所有的門,他就會給你留一扇窗”。我們總是不甘心地哭著去捶那關上的門,卻忘記那扇開向清風明月的窗。

所謂“寧做小池塘中的大魚,不做大池塘中的小魚”,乃是一種理想的人生處世境界。現實中卻往往有更多的人為做那大池塘中的小魚趨之若騖。做小魚又有何妨?雖然自己活得累,但至少落在別人眼中卻是那番“大”的輝宏壯觀。這世界上真正為自己而活的又有幾個?更多的人隻會借別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甚至評價自己認識自己。

當你心中有愛時,這個世界很可愛。當你失去愛時,這個世界便會變得千瘡百孔。

好奇心驅使你想知道的東西,其實是你最不必知道的。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 這是人類的通病,正如遠香近臭一樣。

隻要用心交流,你也能聽到花的細語。

情到深處人嬌弱 -- 老馬語錄。

大人們說,想要開啟人生的花園,必須先填滿那疊比我們個兒還高的試卷,於是我們努力背誦史地演算理化,終於獲得了花園的鑰匙。然而在跨入門檻的那一刻卻愕然發現我們已錯過了最美的花期。原來,為了走進花園我們已將青春典當。

得,要先舍;而舍,終必得。而舍不舍,就全看個人的造化了。

成熟的過程就是這個世界用刀子捅了人的心之後依然叫世界,成熟就是麵對這樣的世界可以做到坦然微笑。

痛苦釀就的陳年美酒,可以醉倒百年孤獨。

望著自己一周歲時的紀念照,你明白什麽是時光流逝;整理初戀時的舊情書,你懂得什麽是驀然回首。

不會放棄的人,永遠無法獲得;懷舊的人,不知道什麽叫眺望。

你被堵在車門口,擠得雙腳幾呈騰空狀。售票員在大聲疾呼,“請過道上的乘客往裏麵挪一挪”,卻沒任何反應。盯著車中間的那些目光漠然,紋絲不動的“混蛋”,不由地在心中恨恨道:如今的人,咋都這德性?舉“腳”之勞,既不損己,卻又利人,何樂不為?樸素的階級感情都哪裏去了?
然當你站在車中間的過道上,望著那些正在門口“撕殺拚搏”的人群時,售票員的“呐喊”也成了耳邊風。他們是誰?關我甚事?我自己還正嫌站著累得慌呢,有人給我讓座嗎?再擠進去?那我還要不要活了?不動了,堅決不再移動一分一寸。於是目光平視前方,內心一片怡然自得。

當你心中有了一個秘密時,起初你會覺得新鮮和興奮,甚至還有一份別人無法與你分享的神秘和激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秘密卻會漸漸沉澱成一枚有重量的石子,直壓得你墜墜地疼,甚至還會日月齧咬撕扯你的心,讓你不得安寧。這時,你便會為這份心中的秘密而惶惶不可終日 -- 還是在一個僻靜的雨日找個人傾吐一下吧,給自己的心靈來一次暫時的釋放和卸荷。 -- 這世界上本沒有什麽可值得你守為永恒的秘密,不要讓自己的心太苦。

騎自行車或步行在馬路上,總不理睬背後汽車嘟嘟哇哇的鳴笛聲。心裏冷笑著:有種就開上來吧!
坐在汽車上,又覺得前麵的行人或自行車應該讓路。嘴裏不住地罵著:看那死家夥,難道要這麽個大汽車來躲你嗎?!
等在站牌底下,引頸翹首,望眼欲穿,多希望過來的每一輛汽車都能停下,在此停下,立即停下!
剛跨上公共汽車,就希望門馬上關上,叫嚷擠得不行,怒目每個扒門上車的人,盼望汽車永不再停直到目的地!
車裏車外,台上台下。

--------------------------------------------------------------

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再寫“心之所至”了,因為始終找不到那份心情。記得以前每每捕捉到一幅令人心動的畫麵,或是被什麽觸動了心底的弦,我總會很激動,很興奮,總是迫不及待地想把那令人心動的一刻化為文字,於是周末的日子就會被快樂而充實地渡過,完成自己一個個美麗的心願。

可如今,似乎變得不再敏感於生活中的那一點點小小的情趣和意境,變得不再易感甚而有點麻木和冷漠了。有時在匆匆行路間猛一抬頭撞見了什麽令自己心有所動,似乎有那麽一些東西閃過我的心頭,令我在記憶深處翻出了些什麽,想起了些什麽,或者是悟到了些什麽,也有想一吐為快的欲望。可事過境遷,在無聊的忙忙碌碌中,這些念頭又被漸漸地拋到了腦後,即或有時突然被想了起來,也隻剩下一個恍恍惚惚不甚清晰的影子,如三十年前落在雲軒信箋上的水漬子,陳舊而模糊。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也就漸漸地遺忘了些什麽。如果說這就意味著長大和成熟,那真是一個慘重的代價。遺落了一個美麗的心情,卻無處搜尋,不長大也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