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紫藤閣

想在這兒開辟出一小塊地, 撒上些種子, 抽出黃黃綠綠的芽, 以記錄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還有那偶爾瞬間的心靈顫動
正文

博客名的來源

(2006-03-28 20:07:10) 下一個

用紫藤閣來做我的博客名好象是俗了些. 然而這卻是我當年為自己的第一個主頁精心挑選的名字. 似乎來源於一首繞口令: 山上一座亭, 亭上一掛藤, 藤上一串鈴. 風吹藤動銅鈴響, 風止藤停銅鈴停.... 記不太全了, 可能不太對, 不押韻了..... Anyway, 那是1998年的夏天, 我突然興起想給自己建個主頁. 因為喜歡那首繞口令的意境, 再加上我鍾愛的紫色, 便有了"紫藤閣"這個名字.

記得那時一下班, 便鑽進機房, 辛辛苦苦地營建我的小屋. 我絞盡腦汁地尋找優美的文字, 還在網上四處搜尋漂亮的圖標. 光為確定那主頁的主題, 就頗費了我一番思量.  推翻了無數個設想後最終決定用"春夏秋冬"四季來展示我主頁的"魅力". 此外, 我還專門為每個季節設計了相應的背景和圖標. 比方說, "春之頁"被設計為淡粉的底, 上麵依稀疊起片片淺色的桃花. 而在"夏之頁"中, 卻是一片清新的綠,兼著幾個若有似無的圈圈似湖麵上漾起的陣陣漣綺. 秋之頁呢, 則自然要突出那秋高氣爽雲淡風輕的意境. 於是天藍的底上描出幾朵白雲, 另外勾出幾杆掛著殘葉的樹枝來順帶烘托一份"枯藤老樹昏鴉"的涼秋氣氛. 最後是"冬之頁", 卻是最簡單. 就深深淺淺的白, 外加幾掛童年時的冰淩柱和幾串殷紅的糖葫蘆.

四季主題定下來後, 我開始日夜構思我的"心情散文", 或者說"抒情散文". 在春之頁, 我貼上了自己最鍾愛的一首詩 -- 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 --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 第一次聽到這首詩, 是從我本科時同室的學姐那兒. 那會兒她正瘋狂地迷戀著席慕容, 每晚睡覺時都要為我們朗誦一首她的詩歌或散文. 也怪, 第一次聽到這首"一棵開花的樹", 我便喜歡上了它, 聽過兩次之後, 竟然就記住了它 -- 一直到現在. 這真是一首很美的詩, 美得讓人心痛, 悲哀和絕望. 記得有人曾經說過,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站在你麵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 便是這般的絕望.

讓我再念一遍這首詩吧, 一起來靜靜地聽. 也借此懷念我那已漸行漸遠的青春歲月.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在夏之頁中, 我不可免俗地引用了徐誌摩的蓮詩 --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有什麽能比一支帶著朝露的清香亭亭玉立於田田蓮葉中的蓮更能吸引路人的眼光的呢? 然而對於這位徐大詩人, 我卻是為他扼腕歎息. 風流的徐誌摩, 一生都在追逐他的愛, 追逐能回應他的愛的愛, 就象那逐日的誇父一樣. 然而, 這世上的凡人中, 又有幾人如他? 於是誇父累死渴死在路上, 而徐大詩人亦從雲端中跌落了下來. 夢碎了, 破了, 從此了無痕跡.

在秋之頁中, 李清照的"聲聲慢"成了我的首選--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淒淒慘慘戚戚...上大學時的我, 正處"少年不識愁滋味, 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 於是不可救藥地喜歡上了李清照. 記得我那時最愛的就是在冬日的晚上, 早早地上床, 然後擁衾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細細地讀她的詞, 慢慢地品她的孤獨和寂寞. 讀著讀著, 仿佛自己也成了那個時代的一名女子, 一個人獨坐在窗前百無聊賴地聽梧桐細雨, 望南飛秋雁, 歎蕭蕭落木, 看潮起雲湧. 時光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流走, 待得不經意間一轉頭, 卻已是青絲不在, 紅顏已老. --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節,
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
晚來風急? 
雁過也, 
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最後那個冬之頁, 卻是讓我費盡了思量. 不知是因為寒冬凍結了詩詞大家們的思想, 還是因為這本是一個合家團聚, 喜慶吉祥的季節, 反正我是遍尋不得特別優美, 或者說讓我特別喜歡的應景詞句. 於是搬出白居易的那首"問劉十九" --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嚴冬的晚上, 外麵下著蕭蕭大雪, 屋裏燃著紅紅的火爐. 和三兩知心老友, 把酒言歡, 開懷暢飲, 該是一件何等痛快之事?!

"春夏秋冬"四季主頁落定後, 我又行雲流水般地為自己寫了一篇"自傳", 美其名曰"我的故事", 做為主頁首篇. 因為沒有做過類似張愛玲的"天才夢", 所以這篇所謂的"故事"其實隻是我的成長記錄. 簡而言之, 雖然我骨子裏極希望自己能是個名副其實的江南女子, 在初夏的清晨, 打著一柄細骨竹傘, 漫步在煙雨迷濛的西子湖畔, 攜著百合一樣的清新; 或者是在深秋的午後, 撐著一把油紙傘, 彳亍在寂廖悠長的雨巷, 結著丁香一樣的愁怨. 然而上天注定我成不了這樣的女子. 我的目光不太溫柔, 我的身影不算苗條. 我不會輕言細語, 我不夠細致文雅. 我愛笑愛鬧愛玩愛動, 整個兒和人們想象中的優雅文靜溫婉的江浙女子形象差了十萬八千裏. 更為奇怪的是, 我雖然生於長於魚米之鄉, 卻偏生喜歡各類糕點麵食.去了武漢上學後, 更是變得離譜, 不出一年便奢辣如命, 即便是辣得直吐舌頭, 還連呼"過癮".

所以我這一個"離經叛道"的人畢業後注定是留在了外地. 說實話, 那個時候我也沒啥特別清晰的人生目標. 隻是朦朦朧朧地覺得想要過一種和周圍人不一樣的生活. 可是我究竟想要過一種怎樣的生活呢?

Anyway, 主頁做好後, 我神神秘秘地向一個關係比較好的同事扭扭捏捏地show off了一下. 沒想到竟得到他的大加讚賞, 讓我小小的虛榮心大大地滿足了一下. 之後找到一個免費網站, 把俺的"處女之作"悄悄地post了出去. 隨後陸陸續續地讀到一些網友的留言, 其中竟不乏讚美之詞. 哈, 這下我可真得意起來, 於是連白天上班時都在想著如何充實其內容, 美化其設計.

可惜的是, 一年後我便漂洋過海地來到了美國. 因為白天黑夜地忙著讀書, 自是無暇再顧及我那曾經的寶貝. 等我某一日突然想起它時, 卻已是遍尋不得. 想是因我久未耕耘, 那塊地已被網站收複了. -- 可惜了我那些曾經頗費思量寫下的文字了. 隻恨我出國前怎會忘了將所有的文件copy一份呢.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第一個主頁, 它曾經存在過, 美麗過, 雖然僅僅隻是那麽短短的一刻.

11/27/200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