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多倫多

心中滿載的滄桑, 隻有找到傾訴的出口才能得以解脫
正文

Do we need another friend?

(2006-08-18 12:00:17) 下一個
在無限網絡充斥的今天,每個人都忙碌於自己的個人空間之中,個人主頁,個人博客,個人相冊...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個人主義的年代。因而,“朋友”一詞仿佛成了笑談,誰還需要朋友,誰實在是很脆弱。
近看自己幾年的生活圈子,點兵點將的數了一圈居然沒有多出一位新朋友,不僅如此,原來的朋友圈仿佛也在縮減,好友變成了點頭之交,點頭之交變成了相識之人,相知之人成了記憶。原歲月可以如此漂白記憶。打開紛華多彩的博客空間,卻又有那麽多的網友麵向全世界的陌生人公開自己的隱私傳發個人的秘照。難道如今,安全感隻存在於距離之中?
記得剛剛登陸加拿大時,孤獨寂寞,在半年的白雪皚皚中有時候隻想和人一起喝杯咖啡,可惜,人來人往的街道都在為自己的生存奔走四處,能夠為你停駐的大概隻有街頭的藝人及乞丐了。前不久,國內的好友和家人興致高昂的為我們介紹他們在多倫多認識的朋友,出門在外,多個朋友好辦事,想來大家都是如此好意的。又是電話又是Messenger的,仿佛我們這麽近也會把彼此丟失,隻可惜那個電話互相再也沒有打過,MSN上連基本的Hi也沒有。我們還需要另外一個朋友嗎?我不知道!
回想起來,如今的好友多半是當年的同學,同事,20出頭時,一幫年紀相仿的憤青湊足了精力和時間唯恐青春無法在時間銀行裏透支一般,去郊外野餐,酒吧瘋狂,茶社傾訴,甚至代課扒分都要一起坐去郊區的班車,在一起過聖誕,情人節,三八婦女節,那樣的我們真是可愛至極,誰又在乎交這樣的朋友有無好處,開心就好!
隨後,大家開始迷惘,出國吧,戀愛吧,考研吧,婚姻,錢財,房子,孩子,仿佛就在那一夜間如野草般的瘋狂在心中蔓延開了。一轉眼,原來自己姐姐的孩子已經像小大人一樣奶生奶氣的問責你,怎麽還不回去看看,還有當年的學生也已經摟著女孩害羞著邀請你參加他們的婚禮。原來,成長的是整個世界,失敗的你我卻不願意承認青春的逝去。
寂寞時,我們還需要另外一個朋友嗎,也許是吧,可是,如何才能再如當年那般毫無心計的與人交往了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鴿子號 回複 悄悄話 這種女人讓人佩服,這種女人讓人可怕。如果所做的一切是源於真實,那她是幸福的,如果一切的付出是為了更多的索取,那她是悲哀。我身邊有這樣的女人,可憐、可愛又可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