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山王銅器 (圖)

(2006-03-06 14:21:22) 下一個



請看與此有關的銅器銘文材料——中山王銅器 文章來源: 茶葉 於 2006-03-05 22:37:35 中山王方壺 名稱 中文名稱: 中山王方壺 英文名稱: Rectangular hu of Prince Zhong Shan 介紹 色澤素雅明快 中山王方壺,1978年於河北省平山縣戰國中山王墓出土,方體,小口,斜肩,腹兩側有一對環耳,這是戰國中、晚期常見的方壺形式。它在造型上的突出特點是,使用了八條雕龍為裝飾。在壺蓋上有四個抽象的龍形鈕,在壺肩四棱上各雕塑有一條小龍,龍頭衝上,獨角大耳,頸背生鬃,長尾。這些龍裝飾的使用,為光素無花紋因而略顯呆板的壺體增加了活潑氣氛,而龍身無繁縟的花紋,與壺體協調相稱,共同構成一種素雅明快之美感。 燕國逸史軼事 該壺最受學術界珍視之處,是它的四個光平的腹壁上,用纖細的筆道、工整優美的篆書,刻下的長達四百四十八個字的銘文。根據銘文的記載,這是一件中山國王命令其相邦(相國)鑄造的酒器。該壺銘文雲:“擇燕吉金,鑄為彝壺,節於禋〓,可法可尚,以饗上帝,以祀先王。”意即選擇燕國優質銅,鑄造銅壺,按照禋祀的禮儀規定裝酒,用於祭祀上帝和祖先。在銘文中說該器叫做彝壺,用來盛祭祀上帝、祖先的酒。到了漢代,人們給這種方體銅壺起了個專名叫做“鈁”。 實力雄厚的中山王國 中山國,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小國,在今河北省平山縣一帶,它在列國的縱橫爭奪中曾扮演過重要角色。中山桓公曾以武力驅魏複國,後經〓等四代的努力,國力進一步強盛,已經能夠“與六國並稱王”。後趙武靈王伐中山,“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可見中山國的實力是多麽雄厚。 補文獻之缺漏然 而史書中關於中山國的記載卻少得可憐,中山王〓墓的發掘,中山方壺以及同時出土的中山王鼎、中山胤嗣〓〓圓壺等一批中山國銅器,都帶有長篇銘文,記載著大量重要的中山國史實,為研究中山國曆史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史料。 如史書記載,公元316年,燕王噲聽信厝毛壽等人勸言,把王位讓給老臣相邦子之,引起了政治風波。齊宣王則趁機伐燕,並“毀其宗廟,遷其重器”。據中山王壺和中山王鼎的記載,當時中山國也參加了伐燕的戰爭,並占領大片燕國疆土。在燕昭王即位後第三年,中山國王命令相邦司馬賙選擇從燕國掠奪的上等銅,鑄造了中山王銅方壺,用以紀念中山國對燕戰爭的勝利。中山國與齊國聯合伐燕,在史書上隻字無載,中山王方壺等器的出土,彌補了史書的缺文。 ———————————————————————— [ 回文化走廊首頁 ] [ 所有跟貼 ] [ 加跟貼 ] [ 推薦朋友 ] [ 打印 ] [ 刪除 ] 《資治通鑒》卷三 評說 (4):不可沽名學霸王 文章來源: 唵啊吽 於 2006-03-05 14:03:00 原文5: 慎靚王五年(乙巳,公元前三一六年)蘇秦既死,秦弟代、厲亦以遊說顯於諸侯。燕相子之與蘇代婚,欲得燕權。蘇代使於齊而還,燕王噲問曰:“齊王其霸乎?”對曰:“不能。”王曰:“何故?”對曰:“不信其臣。”於是燕王專任子之。鹿毛壽謂燕王曰:“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能讓天下也。今王以國讓子之,是王與堯同名也。”燕王因屬國於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薦益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於益。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於益而實令啟自取之。今王言屬國於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綬,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麵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於子之。 評說5: 蘇秦死後,他兩弟弟蘇代和蘇厲繼承其遊說諸侯的活動。燕宰相子之與蘇代兩家聯姻,想發動政變奪取燕國政權。蘇代出使齊國回到燕國,燕王噲問齊國是否能稱霸,蘇代說不能,燕噲問為什麽,蘇代說齊王不能信任部下。燕噲因此放手宰相子之專權。鹿毛壽對燕王說,堯讓天下而得賢名,燕噲聽其言而將國讓與子之,還將各地官員人事權都賦予子之,讓子之全權掌管燕國。 原文6: 慎靚王元年(丁未,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子之為王三年,國內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平謀攻子之。齊王令人謂燕太子曰:“寡人聞太子將飭君臣之義,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國雖小,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黨聚眾,使市被攻子之,不克。市被反攻太子。構難數月,死者數萬人,百姓恫恐。齊王令章子將五都之兵,因北地之眾以伐燕。燕士卒不戰,城門不閉。齊人取子之,醢之,遂殺燕王噲。 評說6: 三年後齊國縱容燕室太子推翻子之,結果太子兵變失敗,死亡數萬,齊國乘機攻入燕國將子之煮了,也將燕噲給殺了。 燕噲高姿態讓國,被和平演變推翻,致使燕國內亂,百姓受苦,最終自己也死於非命。 戈爾巴喬夫高姿態允許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結果蘇聯解體,導致幾百萬人死於非命。 治國中的高姿態往往是擺脫責任的手段。民主程序,佷多時候也是推卸責任的程序。燕國之亂,是子之政變所致,但燕噲沒有盡用人的責任,盲目信任和無節製的信任部屬實際上是瀆職行為。戈爾巴喬夫允許加盟共和國獨立,是推卸了蘇聯製理國家的責任,蘇聯解體,遭受苦難的人無法指責戈爾巴喬夫,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民主選擇。無論民主國家還是其它政體,民主國家決策錯誤,公民可以用選票改選總統,但他們無法埋怨總統,因為那是他們自己選的。而非民主國家的政治家,則必須承擔所有罵名。 有時候,政治家的低姿態,是一種勇氣和責任。對比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我更敬重鄧小平,雖然改革不能盡善盡美,人們可以把改革產生的一些負麵社會效果歸罪於鄧小平,但偉大的政治家不在於沒有任何差錯,而在於對人民的責任和勇氣。美國建國以來四十多位總統,在美國曆史上好像都是盡善盡美的,其實是民主程序推卸了他們錯誤的責任。毛澤東雖然遭到很多人的非難,但他領導中國結束了中國百年屈辱的曆史,是中國真正的民族英雄。 如果統一台灣萬一需要武力,希望中國領導不要沽名釣譽,囿於和平嘉名而喪失時機。 ———————————————————————— [ 回文化走廊首頁 ] [ 所有跟貼 ] [ 加跟貼 ] [ 推薦朋友 ] [ 打印 ] [ 刪除 ] 謝茶葉,這曆史就活了 文章來源: 唵啊吽 於 2006-03-06 06:02:07 有文物印證曆史,令人讚歎中國史筆的誠信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