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人時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願隨風永蕩飄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槍支的隨想

(2007-04-18 14:00:28) 下一個

這幾年,美國校園槍擊事件演得越來越慘重。人們除了震驚和為死難者惋惜以外,也對老百姓是否應該擁有槍械進行了反思。拿中國作比較,由於中國法律不允許公民帶槍,所以要是弗吉尼亞州理工大學那位韓國學生在中國大學裏讀書,即使同樣承受失戀,同樣患有憂鬱症,也絕對不會發生同樣的慘劇。為此,我們真的需要對槍支管製進行一下思考。 作為華人,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擁有搶支的經曆和想法,所以都是支持限製擁有槍支的。我也不例外,如果知道周圍有人懷裏別著一支槍,就會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脅。從某種程度上講,我是寧可身邊有個不帶槍的壞人,也不願身邊有個帶槍的好人。 

19世紀中國人倒黴就倒在這槍炮身上。試想,當初英國人和八國聯軍如果不是用槍炮,而是拿著刀劍跟咱們比試, 估計他們不是全軍覆沒,也肯定是在中國功夫的教訓下最後屁滾尿流地從海上溜走。可是有了槍就不一樣了,我們剛剛花了十年功夫在少林寺練就了降龍十八掌,敵人用纖細的手指一扣,遠遠地就把咱給撩倒了。這時,咱們就是再拚命也無濟於事了。我估計那時候我們的先輩肯定對搶支痛恨不已,同時也會幻想,要是世界上沒有了槍支該多好,洋鬼子就不會這樣欺負咱們中國人了。

槍支的出現改變了很多東西。首先把本來跟生活很近的武俠世界徹底地打進了虛幻世界。想象一下,你跟人家編個故事,說一個小孩為了給慘死的父親報仇,幾十年裏千辛萬苦,走遍天上名山大川,訪遍世上古刹神殿,終於練就一身超世武功。最後和仇人相見於十字街頭,隻見這小子於十步之外開出一記鐵砂掌,仇人來不及反應就立馬肝膽俱裂,口吐鮮血而亡。然後這小子仰天長嘯:“爹,你可以瞑目了,兒子今天終於給你報仇了。”

故事沒講完,人家就問了:“為啥要那樣費勁,要是他去弄隻大左輪,扣下班機不就成了,還至於讓這殺父仇人逍遙法外吃香喝辣幾十年?  估計這時你隻能尷尬地回答:“嗨,你以為這是現代的事呀。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槍還沒發明呢。”

現在有人怪清朝皇帝們不發展槍炮,有的還把鴉片戰爭失敗的責任都算在清朝開國的幾個皇帝身上。理由是,要是那時候他們成立了國家槍械衙門,組織一些人搞武器研究,英國人,法國人,還有後來他娘的日本人怎麽會過來欺負咱們?

可是換位思考一下,要是你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你會去發展槍械,研發高性能武器嗎?我估計你不能。想象一下,幾十萬滿族人統治著手裏可以拿著槍的一億多漢人,將是一個多為麽可怕的局麵?今天四川造反,出來幾百萬人拿著幾百萬枝槍,明天湖廣起義,又出來幾百萬人拿著幾百萬枝槍。所有八旗子弟全都練成神槍手也鎮壓不了呀。

可能也有人說,你可以限製漢族老百姓拿槍呀,隻要把槍隻發給滿族人不就完了。可是,幾十萬滿族人中難道就沒人想做軍火生意,把槍賣給漢人謀取暴利?難道就沒有人把造槍的科學技術有償透漏給地下搶支盜版商?還有,這滿族人中難道就沒有人想擠掉愛新覺羅家族自己來過皇帝癮。哪天有人不高興了,躲在前門城牆上麵,在康熙皇帝微服私訪的時候給他來個冷槍。如果他身手不錯,你連他的影子都找不到。有了如此可怕的情景,哪個皇帝還會去發展槍械呢。老百姓沒有槍支,至少他在大內保膘的簇擁之下根本不用擔心幾百米外射來的冷槍。

不管怎樣,槍支後來還是進入了中國。並且曾經有斷時間,老百姓擁有搶械還是合法的。一些地主豪門為了保護自己,在自家的深宅大院門口設上了崗亭,配上一兩個端槍的衛兵, 其威懾力遠比以前高薪聘請的幾十個五大三粗的護院武師強多了。窮人們也不含糊,逼急了,也出去搶上一兩隻槍,報仇雪恨不說,還能往綠林道上一轉,幹起打家劫舍的勾當。雖然沒有昔日梁山好漢的嗓門和武功,但“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錢”的叫聲在駁殼槍的陪伴下傳過來,也還是可以讓人屁滾尿流的。

當然後來國家和平了,情況就不同了。除了軍警以外,一般人就不能擁有槍支了。即使是軍警人員,你也不能在沒有任務的時候拿著槍出去亂打一通。後來就連軍隊高級軍官也不能擁有手搶了。不過也有例外,開國上將許世友就一直搶不離身,連睡覺的時候都要把子彈上膛的手槍放在枕頭下麵。據說文革期間,江青張春橋他們對誰都飛揚跋扈,唯獨見了許和尚卻禮讓三分,不知道是不是與許世友腰裏別著槍有關。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在一個大家都擁有槍的環境裏,你要是欺負人,心裏掂量的東西肯定會多一些。

現在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穿著破衣爛衫,推著破舊三輪車的老漢在城市街頭支起烤紅薯攤子。沒過一段時間,穿著製服,帶著大蓋帽的工商人員就過來了,要收取工商管理費,盡管他們根本沒有管理過這些烤紅薯的。老漢點頭彎腰求饒也無濟於事,最後隻好把兜裏麵剛剛收來的所有毛票都交給他們才算了事。再過一小時,另一夥穿著製服,帶著大蓋帽的稅務人員又過來了,逼著老漢給他們交營業稅。老漢沒辦法,又把兜裏麵所有的錢給了他們。再過了幾個小時,過來穿著製服,帶著大蓋帽的城管人員,這次他們不要錢了,直接把老漢的三輪車和烤紅薯的鐵桶給沒受了。老漢求饒說:“你們別把我的吃飯家夥拿走,我老伴和我就靠這個買米買醬油了。” 城管不理老漢的訴說,用腳踢開老漢緊握在三輪車車架上的手,揚長而去。現在請大家想一想,假如中國允許公民擁有槍械,而且老漢當時手裏有杆20響的盒子槍,這幫穿製服的家夥還能這樣耀武揚威地欺負他嗎?

我們不妨再演繹一下另一種場景。1937年日本人在南京屠殺了30萬中國人。除了小範圍的射殺以外,典型的屠殺情形是日本人把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趕到廣場上排隊站好,然後用機槍掃射。等第一批人死後,再殺第二批。很多人都知道自己今天或是明天就會被拉去槍斃了,可是赤手空拳,即使有反抗的想法,也無反抗的機會。現在試想一下,假如當時南京市的市民手裏麵都有槍,他日本人還敢搞這個南京大屠殺嗎?

在看看美國現在的例子。在僻靜的郊外,一個孤獨的木房子在月光下挺立著。屋裏麵,女主人正在給孩子們輔導功課。忽然外麵狂風大作,雨點像石頭一樣對著房頂砸來。房子的大門也讓風吹得砰砰作響。而且,不遠處的山裏時不時傳來幾聲狼嗥。孩子們嚇得偎依在母親懷裏。這時,忽然聽到有人在敲門。由於風雨聲太大,無法聽到敲門者的聲音。女主人不敢開門,恐懼得和孩子們抱成一團,並躲在樓梯底下的儲藏室裏發抖。就在這時,女主人忽然發現了出遠門的丈夫放在儲藏室裏的獵槍和子彈。女主人一下子鎮定起來,拿起獵槍,裝上子彈。孩子們似乎也從獵槍上找到了力量,一個個都站起來,完全沒有了剛才的恐懼。女主人拿著獵槍,打開門一看,原來敲門聲來自屋頂被吹折下來的鐵質泄水槽。大人孩子都哈哈大笑,關上門,把獵槍放在一邊,一家人又平靜地坐在餐桌前按部就班地看書做功課。可是,要是這家裏沒有這杆獵槍,母親和孩子們是不是就一直在恐懼中哆嗦一夜了?更可怕的是,要是那個敲門的是從監獄裏逃出來的殺人犯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