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人時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願隨風永蕩飄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談談以貌取人

(2006-12-07 10:58:22) 下一個

 

 

前不久,看到中央四台的《同樂五洲》關於外國人學中國武術的節目。好幾個外國學生把中華武功玩得是有板有眼。不光我這外行看得眼花繚亂,就連在場的幾位行家也眉開眼笑,褒許有加。最後,一個少林寺的頂級武術高手和尚(記不清他的頭銜了)當場獻藝。本來老飄期待著一場風卷殘雲般的激烈,可是實際情形卻讓我大失所望。

這位方丈練功很奇特。他讓人搬出一個一尺寬兩尺長的小桌子。桌子腿很細,桌麵也很薄,估計我要是一屁股坐上去都能把它給坐塌了。隻見這位其貌不揚的中年和尚輕輕地爬上了這張顫悠悠的桌子,開始表演武功來。除了剛開始幾秒鍾的運氣有一點專業武術運動員的影子,後來的動作平淡得讓我想起那首台灣的晨練個歌曲:

左三圈右三圈

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早睡早起咱們來做運動

。。。

後來我還指望他收勢的時候來一個大聲吆喝,讓大家聽聽他的中氣。可是也是讓我失望,老兄軟綿綿地把手收回腰間,就蔫不刺溜從桌上下去了。最後,觀眾出於禮貌還是給了他熱烈的掌聲。我當時的一個衝動就是,如果我剃了頭發,換上袈裟,把年輕時學的軍體拳玩上一遍,可能都比他更能體現咱們中華武術。

開玩笑了。老飄也知道,這位的武功不是一般地出類拔萃。沒有一定的天賦,你就是練上一輩子也達不到他的十之一二。他這套表演正好表現了中華武功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頂級境界,是老飄這肉眼凡胎所不能認識的。

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都都是從第一感官印象開始的。但往往第一感官印象和真實內在有著很大的誤差空間。所以老有人上這第一印象的當。大學裏我有一位老師,我們班是他調入學校後第一個教的班級。第一次見到他時,感覺他就像是菜市場裏的二套販子。亂蓬蓬的頭發,邋遢不整的中山裝,非常難懂的帶有濃重無錫口音的普通話。頭半節課根本就聽不懂他在說啥,所以課堂上同學們的交頭接耳的噪音是很大的。然而,一切都在他對一個概念的講解中改變了。他把一個很枯燥的力學概念突然和課堂上的有點混亂的氣氛聯係起來了,其中的類比和分析不得不讓你對他佩服。頓時,他那髒兮兮的一頭亂發讓我想起愛恩斯坦來,同時他那皺巴巴的中山裝包裹下的瘦小身體也漸漸高大起來。一節課下來,他就讓我們都 折服了,成為我們最喜歡的老師。

人這種從表麵現象來認識世界的習慣不光我們普通人有,連聖賢之輩有時也會入其俗套。孔老夫子就曾經在這上麵栽過跟頭。《史記》中《仲尼弟子列傳》有這樣一段話:

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焻伯牛,仲弓。政事:焻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遊,子夏。師也辟,參也魯,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在諸多弟子之中,能夠讓孔子稱為“受業身通者”這77人因該都是不得了的人物,而能夠列在以上十幾個名單之內的,那就更厲害的,可以稱之為孔夫子最得意和器重的門生了。由此大家可以想象到,列入言語內之首的宰我應該是最出類拔萃的人物了。

宰予字子我,所以也叫宰我。按《史記》的說法他是“利口辯辭”。可是就是這位能言善辯的宰我後來卻讓孔子非常失望。剛開始的時候,孔子是很喜歡宰我的。宰我的演講和辯論才能一下子就讓孔子對他另眼相看。可是後來宰我在對待孝道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的態度讓孔子失望了。

孔子是很講究孝道的。當時的習慣是父母去世後要守孝三年。這三年之內,不能參加一切社會日常工作,不能有任何娛樂。宰我對此有異議。所以他就對孔子說:“老師,這三年守孝時間也太長了吧,三年不工作,這技術和知識都更新換代了,到時候你想找工作都找不到了。三年不練樂器,到時候手都僵了。三年不灌水,連登錄密碼都想不起來了。我看等到當年的糧食收倉了,新的穀子長起來就可以了。改成一年為限你說好不好?”

孔子一聽就有點不高興了,說:“要是那樣,你就心安理得?” 宰我說:“為啥不?我心安。”

宰我一走,孔子就發脾氣了:“這小子也TMD忒不仁義了,你父母生你的時候還抱著你三年呢,現在死了讓你受三年孝,這本來是大家都接受得的規矩,你小子還不幹,氣死我了。”

從此以後,孔子就有點對宰我不怎麽樣了,可是宰我能言善辯的名聲已經很響了,孔子也不好公開給他拍磚。但是他暗地裏經常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跟宰我過不去。

有一次,宰我感冒了,中午睡了個午覺,孔子就不高興了,罵的很難聽:“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後來,宰我想和孔子討論一下五帝的德行。孔子酸溜溜地挖苦他:“你這種人根本就不配。”  我覺得孔老夫子這樣就有點過分了。

宰我後來當上了臨菑的省委書記,並參加了田常領導的革命。不過後來革命失敗了,自己死了不算,還讓人家滅了族。孔子也因為他曾是自己弟子為他感到可恥。

還有一個人,這個人雖然沒有宰我那麽有名,但孔子對他的認識過程也很有意思。這人雙姓澹台,名滅明,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歲。這個人身體長的特別粗壯,麵相很凶惡,跟美國的拳擊手泰森長得差不多。孔子一看他根本沒有一點斯文之相,心裏就不太舒服,認為他根本學不出來。不過學費既然交了,雖然心裏不痛快,麵上還能保持對他不冷不熱的。

不過,子羽這個人學習很用功,為人也不錯。畢業以後,他也不找工作,也不太參加各種社交活動。除非有公事,連卿大夫都不見。天天自己在家裏努力鑽研學問。

慢慢地,子羽這家夥學問見長,名氣也響起來了。後來他到長江中下遊一帶講學,追隨他的弟子就有300多人。孔子一聽,心裏難免為以前對子羽的態度有點不好意思了。

聯想到宰我和子羽,孔子仰天長歎:“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飄人 回複 悄悄話 哈哈,你不光名字像我,體型可能也像.
玉米糊:一天2兩
蔬菜:涼拌,少放點香油,辣椒,鹽,每天大約1斤左右

哈哈,你可以試試:))
飄~~~ 回複 悄悄話 那個減肥的蔬菜和玉米糊糊食譜能不能寫具體點兒?謝了
嗬嗬:)
飄~~~ 回複 悄悄話 剛學習完您的“雜談流氓”,赫赫。
喜歡你的文章中的幽默詼諧:)
飄人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各位!
估計男人以貌取人比女人要多一些:))
melly 回複 悄悄話 我是不支持以貌取人的。可是不得不承認,一個人的外表的確和他的發展有些關係。早些時候看過美國的一個調查,漂亮的人比一般長相的人有更多得到升遷的機會。人們追求美的感覺是勢不可當的,誰會一眼看到對方心理呢?誰會一接觸就發現心靈美呢?所以適當的注意外表也沒什麽。不以貌取人,不以言取人,那以什麽取人呢?:-)

在網絡中,看不到,就隻能以言取人了。:-)
飄~~~ 回複 悄悄話 來到美國後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以貌取人, 好文:)
easycy 回複 悄悄話 妙語連珠,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