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人時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願隨風永蕩飄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同為人父兄談年齡

(2006-11-15 11:40:39) 下一個

 

很多人悲秋,為人父倒好,悲起冬來了。秋去東來之際,他一個人在49歲的冬天裏滿懷豪情地迷戀起四十不惑來。不過從他文章中表達出的情懷,不但沒有一點“五十知天命”的意思,連“四十不惑”的感歎都很少。這不免又讓老飄思考起年齡這個問題了。

 

時代發展了,人的平均壽命也不斷提高,從而對人的一輩子的年齡分段也應該更新。在孔子生活的時代,人要是能活到70歲那就不得了了,可能就像現在100歲的老壽星一樣被人當成稀罕的活寶了。可是現在呢,71歲的美國人裏根剛剛開始開始他的總統工作生涯。73歲的中國人鄧小平剛剛彈掉自己三次跌倒後的灰塵,成為中國GCD第二代領導人的核心,信心百倍地把中國這條大船引上改革開放的航程。

 

 

不光是這些搞腦力勞動的,體力老動方麵也一樣。運動員是年輕人的行業。拿足球為例,過去運動員過了28歲,好像就老得不行了。像容誌行,遲尚斌他們都在這個年歲就掛靴了。現在看看,34歲的齊達內的鋼頭鐵腳在世界杯的賽場上一樣讓人歎為觀止。另外,超級NBA球星喬丹最有魅力的表現也是在35歲前後。

 

還有,人的成長教育和準備時期也是一樣被延長了。以前,脫產讀書總是在20歲以前的事。如果你過了25歲還呆在學堂裏讀書就讓人覺得不合適了。可是現在你到各大學去看看,30多40多還背著書包的人多的是。就是學生比老師老也沒有人覺得不好。

 

再看看中國古代小說,愛情故事中戀愛的主人公都是14歲的少女和16歲的小夥子。現在呢,14歲的少女和16歲的小夥子不就是個半大毛孩子嗎?過去的結婚年齡一般也就是女子16歲,男的18歲。你要是到了20歲還沒找到未婚妻,你就成老大難了。現在呢,30歲的女子還嬌滴滴地在男朋友懷裏嗲聲嗲氣地撒嬌呢。你就是到了快40歲才結婚,人家也不覺得你太晚。

 

所以如果要把孔子生活的那時候的人和現在人比,我覺得現代人的年齡乘上0.7正好與那時相當。舉例如下:

 

戀愛:

古代:14歲

現在: 20歲 (20x0.7=14)

 

結婚生子: 

古代:18-21歲

現在: 25-30歲

 

三十而立:

 

古代: 30

現在: 43

 

四十不惑:

 

古代:40

現在: 58

 

五十知天命:

 

古代:50

現在: 71

 

六十而耳順

 

古代:60

現在:85

 

七十而隨心所欲

古代:70

現在:100

 

 

好了,現在看看為人父的年齡,50x0.7=35歲,也就是在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之間。離那知天命的歲數差遠了去了。怪不得他那篇《秋去冬來》寫得那麽朝氣蓬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飄人 回複 悄悄話 罷兄和北兄好!
同意北兄的看法,覺得罷兄有點太瞻前顧後了:)
北鶴 回複 悄悄話 罷了兄這個規矩好像有些作繭自縛啊.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嘿老飄,照你這麽算,我也不過三十來歲,那就是說我又可以談戀愛了。我曾經為自己設了一條四十歲以後不談戀愛的規矩,幾次想蠢蠢欲動,但實在不想壞了我“一諾千金”的光輝形象,所以隻能硬生生地把那隻伸出一半的腳再收回來。這下好了,根據老飄的算法,我至少還有七、八年好折騰。哈哈,多謝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