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人時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願隨風永蕩飄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006-09-30 23:07:11) 下一個

 

中國人講究回報。受人點水之恩,必將湧泉相報,是我們的古訓。如果有人在你人生的重要關頭給了你幫助,而你卻不思回報,的確說不過去。但是能不能真做到湧泉相報的程度,那就得看這被幫助者的能力和為人了。

雖然各人的經曆不同,但人生路途中,肯定有別人幫助過你,你也幫助過別人。幫助的行為一出來,這幫助者和被幫助者之間自然就有了感情糾葛。其中的恩恩怨怨不僅表現在幫助的那一刻的熱淚盈眶和滿心感動,而且還會糾纏到以後的回報上。如果幫助者對回報的期待太高,或者被幫助者回報的質和量太低,往往就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嚴重的,還會鬧出人命來。

其實當我們去幫助人時,多數時候我們並沒有對回報有多大的企求。因為你不大可能知道以後這被幫助的人到底有多大的發展。假如你在大街上見到一群要飯的,你突發善心,給每人10塊錢,然後你就回家睡覺了。過了十幾年,你可能早把這事給忘了。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人給你送來100萬美金,說是對你那天善舉的回報,我估計你除了驚訝以外不會有別的感受。換個角度說,即使你知道了有個叫花子發了財,但如果他不回報你,你也不會死乞白列地去找他。原因是你當時給他錢的時候就沒有打算有啥回報。

這是普通人幫助別人的動機。但是也有一些人,他們所幫助的是那些顯然有發展前途的人,當初給這些人施以幫助的時候,可能就已經預測到今後這些人的遠大前途,自然就期待著有豐厚的回報。這種幫助在某種程度上有點投資的意思。比如,哪天你要是那天讓胡錦濤看中了,當上了某個邊遠地區的省長,盡管經濟收入方麵還是囊中羞澀,估計對你施以幫助的人就不請自來了。你要是後來官運亨通,當上了上海市委書記或是國務院總理,要是不給這些幫助過你的人一些回報,能說得過去嗎?

最近我看了幾章《紅樓夢》,中間有兩個故事很有意思。第一個就是甄士隱幫助賈雨村的故事。當時窮書生賈雨村寄住在葫蘆廟裏靠賣字畫為生,不要說攢錢去京城趕考,就是填飽肚子都難。當地富豪甄士隱為了資助他進京趕考,當時送了他50兩銀子,外加兩套冬衣。我想甄士隱先生當時此舉完全是出自己的善心,根本沒有想到以後有啥回報。後來賈雨村發達了,可他的回報之舉就有點讓人費解了。

按道理,賈雨村考中了以後,當上了國家公務員,就應該立馬回來看望這位恩人。也許如果他這樣做了,甄士隱也不會最後窮困潦倒到跟著跛足道人到江湖上要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最後觸動賈雨村產生回報念頭的還不是甄士隱的50兩銀子和兩套冬衣的恩情,而是一段虛無縹緲的柔情。

當初賈雨村有一次在甄士隱家蹭飯,看到院子裏有個賞花的丫頭,名叫嬌杏。按老曹的描寫,是生得儀容不俗,眉目清明,雖無十分姿色,卻亦有動人之處。在老曹的眼裏都這樣,我估計長得也到了選美能進決賽的那個水平。當時就把窮書生賈雨村給看呆了。

還別說,嬌杏姑娘的確不錯。當她發現賈雨村色眼眯眯地盯著她時,不僅沒有像一般女子一樣,瞪眼大聲罵一句:“看啥看?瞧你那窮樣子,難道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不成? 還不快滾,要不我告你個性騷擾!”, 相反,她反而給賈雨村一個甜蜜的微笑。就這一笑,當時賈雨村心上酥了不說,十幾年後他都沒有忘記,時不時地在心裏把這微笑溫習一番。

後來,賈雨村官運亨通,當上了省長。有一天在轎車裏觀看街景,突然從街道地一個角落了又發現了那雙讓他無法忘懷的目光。他立馬派人去查詢,找到了嬌杏和甄士隱夫人的住址。按道理,這時候他應該登門拜訪,問寒問暖,至少賠夫人為離家出走的甄士隱先生掉幾滴眼淚。可他隻是派人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來答謝甄家娘子。另外,又托人問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奶。最後嬌杏乘著小轎連夜就進了省政府家屬院,投入了賈雨村溫暖的懷抱。雨村高興壞了,立刻封了一百兩黃金致謝。後來,賈雨村老婆亡故了(不知道是不是讓這二奶給氣死的),嬌杏順勢就升級成了賈大奶奶。

賈雨村重色輕恩還不光如此。後來,他斷的一個案子涉及到了甄士隱讓人拐跑的女兒英蓮,也就是後來的香菱。 如果我是他,肯定會設法把英蓮解救出來(其實做起來不難)。至少讓英蓮和她的母親團聚。估計他的夫人嬌杏也想和當年丟失的小姐英蓮見見麵。可讓人想不到的事,賈雨村為了自己巴結四大家族,竟然把英蓮判給了花花公子薛蟠!你說,賈雨村這種人是不是可惡,是不是給咱們中國知識分子丟臉?

《紅樓夢》中還有個故事也很有意思。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焦大。焦大當初跟著寧府裏賈珍他爺爺賈代化打過仗。有一次,他把賈代化從死人堆裏背了回來。路上,自己挨著餓,卻上人家偷東西來給老賈吃。兩天沒有水,討了半碗水給老賈喝,他自己隻喝馬尿。按常理,老賈回來怎麽也要好好酬勞他。別的不說,至少給他百十兩銀子,買幾畝田地,建個房子,再賞他個丫頭作老婆。怎麽也得讓焦大過上小康的日子吧。

可這賈代化比賈雨村更摳門。根本就不知道回報是何物。他繼續讓焦大給他做長工。可憐焦大到了70多歲還是孤身一人,隻是主人對他比對其他長工在態度上好一點。你說焦大能不生氣嗎?所以他就經常自己喝悶酒,心裏直後悔當初為了老賈喝了好幾天馬尿。

喝酒不要緊,但喝多了就會把心裏話給說出來。這次,他老人家就對著賈代化的重孫子賈蓉發上酒瘋了,說:“蓉哥兒,你別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兒。別說你這樣兒的,就是你爹,你爺爺,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個人,你們就能做官兒,享榮華,受富貴?你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到如今了,不報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來了。不和我說別的還可,若再說別的,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

其實,焦大這話作為酒話來聽也不為過,你賈蓉要是不樂意聽,你完全可以花點錢代你太爺爺報一下恩,給焦大改善一下待遇不就完了,這樣傳出去也好聽。可是賈蓉比他太爺爺更可惡,當時罵了這焦老頭不說,還讓人把焦大捆起來,指揮手下人用土和馬糞滿滿的填了焦大一嘴。這樣的對待恩人,你說怎麽不讓人寒心?

上麵所說的兩個故事還隻是平常人之間為報恩的多寡所引起的糾紛。雖然有些不痛快,但基本上對生活影響不大。幫助者要是覺得被幫助者回報不夠,說說他罵罵他也不為過。即使讓人罵回來,最多也就是傷傷心。如果像焦大那樣,讓人填一口馬糞,麵子是丟了,但對身體和心靈並沒有多大的損傷。不過,這回報的恩怨糾纏要是涉及到重要政治人物,說話辦事就要小心了,要不然腦袋搬家了你自己都不知道原因。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個現象,下麵我再說一個《三國演義》裏的故事。話說袁紹和曹操當初官渡決戰,兩下相持很久,都沒有找到讓對方退卻的計策。不過,從實力上和形勢上講,袁紹仍然占上風。實在不行,他將部隊撤回去就是了,畢竟曹操當時還沒有追擊他的實力。可是曹操不同了,如果他從官渡撤軍,勢必袁紹會乘勢追擊,這時候他的老巢許昌就危險了。除了袁紹,南邊的劉表和孫權還虎視眈眈地看著他。要是袁紹聯合他們,那曹操就處於包圍之中了。所以,曹操隻能在這裏死守,以待其變。

除了戰略上被動以外,曹操的軍糧供應也有點跟不上了。曹操當時派人用加急書信到許昌催糧。可是這送信的沒出去多遠就讓袁紹的兵士抓住了。當時就被押送到袁紹的情報處長許攸那裏。許攸得到這一消息,高興壞了。立刻跑來給袁紹獻計,說:“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空虛;若分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

盡管這是個好計。但是如果曹操故意謊報軍糧不足,誘使袁紹分兵,那情況就不同了。袁紹一分兵,勢必造成讓曹操各個擊破的被動局麵。為了穩妥,袁紹當時拒絕了這一計策。

許攸一聽袁紹不聽他的,當時就急了。他想,我得到這樣重要的情報,也想出了這樣好的計策,你都不用,太有點說不過去了。所以他在那裏繼續勸袁紹,還說:“你這次失去了這樣好的機會。以後想滅曹操就難了。”

可是許攸忘了袁紹的本性。袁紹這人喜捧厭責。不喜歡人家逆著他的意思。看見許攸在這裏死磨硬泡,他就有點煩了。心想,有沒有搞錯呀,TMD這裏是誰當家呀?你有情報就匯報,有計策就獻出來,最後到底用不用,搞決策還不是我嗎?你總不能強迫我聽你的吧?說什麽以後我就製不了曹操了。完全是胡扯!告訴你,我就是現在回家裏休假兩個月都能把曹操滅了。

可是許攸不知道袁紹煩他了呀,他還在那裏苦口婆心地說他這計策有多好。袁紹雖然不高興,但也沒有理由轟他走。人家給你獻計來了,你轟人家。這傳出去多難聽。就在這時,有人報告後方來信了。袁紹拆開來一看,原來是計委主任審配寫來的。信中報告了一下後方的形勢,說人民群眾生活很好,讓前方將士安心作戰。袁紹一看,心裏很高興。可是在信的結尾,審配報告了許攸在冀州當書記時很多貪汙腐化的事情,其中包括他縱容自己親友貪贓枉法的種種劣行。

其實袁紹知道。審配和許攸兩人關係不好。現在許攸在前線,審配在後方大權在握,對許攸的家人肯定很苛刻。許攸這人喜歡占便宜不假,但是也不會腐敗到禍國殃民的程度。要是在平時,袁紹也就批評一下,警告一下就算了。可今天不同了,他看到許攸還在那裏不依不饒地勸說,氣就上來了。袁紹拿著信對許攸發脾氣了:“你小子和家人一起貪贓枉法搞腐敗,現在你還好意思在這裏給我獻計?你本來就和曹操那家夥是同學,現在急著勸我分兵,是不是你小子收受了曹操的賄賂,和曹操一起來合謀我?我本來今天就可以殺了你。但是大敵當前,怕亂了軍心,暫且繞了你。你那個情報處長就別當了,好好待在軍中給我反省!”

許攸這個氣呀,TMD我今天怎麽倒黴呀。審配這小子害我和我家人倒是不出我所料,可是袁紹這混蛋簡直太可惡了。不聽我良言,還羞辱我。這日子沒法過了。本來他想自殺,可是一想,我死了,誰又能知道我這計策的妙處呢?對了,你袁紹不聽,幹脆我找曹操算了。

許攸當天晚上就跑到曹操大帳。曹操正在為糧草的事發愁,輾轉反側睡不著覺。一聽許攸來了,自然很高興,急忙出來相見。曹操對許攸說:“老許呀,你來了,是不是來救我的呀?” 

許攸聽曹操這一問,眼淚差點沒掉下來。一想,這袁紹和曹操比就是差遠了。看曹操多平易近人,這話聽著多順耳。不過高興是高興,他還是裝著苦臉對曹操說:“阿瞞呀,我走錯了路,跟錯了人,這狗日的袁紹不尊重人。現在,我無家可歸,隻好到你這裏混口飯吃了。”

曹操一聽大笑:“老許呀,咱們倆是啥交情。別見外,我這裏你隨時可以來。如果不舒服,你也隨時可以走。隻要有我一口幹飯,就不讓你喝稀粥。”

許攸笑了:“哈哈,豪爽倒是豪爽,可是我估計你連粥也喝不了幾天了。”說完,就把自己截獲的那封信給曹操。然後笑著說:“我讓袁紹分兵去打許昌,讓你首尾不能相顧。要是袁紹聽了我的計策,你怎麽辦?”

曹操一聽大驚,說:“老許呀,你不能這樣害我吧?快快給我想個脫身之法。” 

許攸笑了:“我既然來了,當然不能白吃你幹飯。我給你獻一計,讓你三日之內就把袁紹給破了。”

曹操一聽,差點沒給許攸跪下:“老許呀,你一定要救我。這次你要是救了我,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你!”

許攸說:“袁紹把所有的軍糧輜重都集中在烏巢那裏,現在派大將淳於瓊把守。這淳於瓊是個酒鬼,每晚不醉就睡不著覺。你要是派一隊精兵詐稱是蔣奇將軍去幫忙護糧,然後把他的糧草全燒了,那袁紹的將士們能不自亂嗎?”

曹操大喜,當晚就依計而行,燒了袁紹在烏巢的糧庫。後來袁紹第二天又犯了幾個錯誤,最後曹操果然很快就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而袁紹經此一敗,元氣大傷。後來一敗再敗,終於讓曹操收了河北。

而許攸呢,雖然在官渡之戰時為曹操立了一大功,但這種行為畢竟是背主求榮的事情,所以曹操既沒有給他的事跡做廣泛的宣傳,也沒有封他大官,隻是賞給他一點錢財而已。許攸心裏就開始有點掛不住了。

後來曹操攻打冀州,許攸又獻一計,讓曹操決漳河之水淹冀州。曹操用了這計策,果然順利得到了冀州。這次許攸想,上次立功你沒有封賞我,說怕滋長叛變之風,我也隻能認了。這次我立功可是正大光明的吧,你怎麽也得封我個副總參謀長之類的職位吧。他怕曹操忘了,在曹操的入城儀式上,騎馬揮鞭跑到曹操身邊,高聲對曹操說:“阿瞞,你要沒有我,你能進這城門嗎?”

曹操一聽,哈哈大笑,心裏雖然也不痛快,但是並沒有當回事。可曹操手下的將領受不了了,張遼許褚他們劍都快拔出來了,要不是曹操壓著,當時就要給許攸顏色了。過了幾天,曹操給所有有功人士頒獎。雖然曹操給了許攸不少錢,但還是沒有給許攸升官。而且對他的態度還不冷不熱的。另外曹操的手下人也不拿許攸當回事。河北那邊的人也由於許攸叛變投敵對他不怎麽樣。

這下許攸就有點不痛快了。為了消除煩惱,他就經常借酒澆愁。喝醉以後,還經常吹牛,逢人便說,要是沒有我許攸,別說你們,就是阿瞞丞相也別想到冀州城裏來。別人都知道曹操是他的老同學,雖然覺得他這樣不像話,也沒人敢對他不客氣。

許攸見別人不敢製止他,膽子就越來越大了。不光對士兵和老百姓這麽說,而且對官員和將軍們也這樣說。似乎他能從別人尷尬驚異的目光中找到一絲快樂。

後來,有一天,他剛從酒館出來,正好碰見許褚將軍在街上巡邏。不管是老百姓還是官員,碰到巡邏的,你得要給人讓道,因為人家在執行公務。當別人都自覺地站到馬路邊的人行道上的時候,我們的許攸先生覺得又有機會顯擺了。他搖搖晃晃地走到巡邏隊的前麵,從他那滿口酒氣的嘴裏又冒出來一句:“嘿嘿,神氣什麽?你們這些人,要不是我,能到冀州城裏來嗎?”

大將許褚一聽大怒:“TNND,老子們浴血奮戰,才殺進這冀州城。你算啥玩意兒,滿嘴裏噴糞。看劍!” 

許褚抽出寶劍,揮手朝許攸脖子一指,就把許攸的腦袋割下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飄人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也祝你中秋快樂!
不過大師不敢當,你要是不嫌棄,叫大哥或大叔比較合適:))
湖藝 回複 悄悄話 漂大師,中秋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