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人時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願隨風永蕩飄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顏色與文化

(2006-08-14 18:01:54) 下一個



有一個老美到中國旅遊,看到中國有不少大幅標語,覺得很新奇。就拿著相機照了下來。盡管認為這方塊字很有藝術性,可他對中文是一竅不通。他想,要是就這樣拿回去給他女朋友顯擺,自己說不出這標語的意思來,可不就太遺憾了。所以,他就請了一個中國大學生給他翻譯。其他的標語翻得都沒問題,隻是有一個標語:“堅決抵製和打擊黃色書刊,錄像以及一切黃色的東西!”,這翻譯的意思就有點不對了。大學生的翻譯是:“
Absolutely get rid of yellow books, yellow videos and all other yellow stuff!

這下老美就有點納悶了:“yellow Books, 哦,可能說的是Yellow pages, 不要它,可以理解,我也不喜歡它,讀起來很鬱悶。不過,有時要找個修東西的,這玩意兒挺管用的,不知道中國人為啥不喜歡它,恨它。Yellow videos? 為啥不喜歡黃色的? 不管是啥顏色,裏麵的內容好就是啦,這和顏色有啥關係?”還有,其它所有黃色的東西都不能留?這下老美就更不理解了,難道我穿的黃色T恤衫和給女朋友買的金項鏈也要也要扔掉嗎?這有點太過分了吧。所以他認為這大學生給翻譯錯了。

第二天,他又去讓這大學生給他解釋。最後,經過大學生用半瓶醋英文費力的解釋,他終於懂了,原來這yellow stuff 就是sex stuff。老美想這不就是我們說的紅燈區的東西嗎。所以他笑了:“哈哈,不用改別的,直接把yellow 改成 red就行了。”這下好了,我們這位大學生又開始琢磨這美國人怎麽把肮髒的黃色東西說成是紅色呢。

上麵的故事揭示了一種現象,不同的文化在描述同樣的東西用的顏色是不同的。初學英語時候,我就不理解為啥 I am blue.” “I am sad”是一樣的意思。藍色對於咱中國人來說那是多好的顏色。“藍藍的天空”,“藍色的大海”,“藍藍的天上白雲飄”那都是多好的景象? 這樣的情景之下,你還能sad? 這不是有病嗎?同樣,咱中國人常說的“我腦子裏一片空白”要是直譯成英文“My Brain is clear and white”,老外肯定也不知道我們本意說的是啥。

如果用顏色來描繪具體的東西,各個民族和文化都是相同的。誰都會說海是藍的,草是綠的,火是紅的。但是要是拿顏色去描繪抽象的東西,例如上麵所說的心情,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發揮了。西方人說的“I am blue” 和咱所說的:“我今天心境很灰暗”是一樣的意思。但是這籃色和灰色是完全不同的顏色。

這樣一來,顏色自然就有了文化的烙印。特定的顏色有時表達著一種文化氛圍。小時候,革命故事給我們傳遞的就是紅色文化,什麽紅旗,紅領巾,閃閃的紅星,紅太陽所渲染的都是共產黨革命的東西。雖然紅色在民間表達的文化意義有所不同,例如大紅燈籠,紅頭繩,紅喜字多少有些通俗的味道,但紅色作為文化的一種顏色存在是有目共睹的。

實際上,我們中國人很喜歡紅色,結婚時候披紅掛綠。事業上要是有發展了,就喜歡人家說你是大紅大紫。生意做好了,就說是紅火了。比起其他顏色,咱們對紅色的偏愛是很明顯的。每逢喜慶的時候,紅色肯定是少不了的。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我們的文化顏色概念也會跟著變化。例如,白色以前是中國人喪禮時候的主色。我小時候逝世的人穿的壽衣就是白色的。不過現在隨著西方文化的侵入,好多人改變了對白色的看法,好多女孩子結婚都改成穿白色了。

其實,顏色本身不應該有美醜之分。各種顏色,包括黑色,都有美醜二重性。紅色是鮮豔活潑的代表,但有時也是血腥的象征。黑色代表黑暗,但也受莊重穩健的象征。中國人不大喜歡黑色,極少用黑色材料來做裝修房子。但是我看到美國有的房子的外表就是漆成黑色的,看上去也不錯。不過咱中國人不會買這樣的房子,為啥,咱們文化的顏色觀已經把黑色給歧視了。

現在看看我們怎麽歧視這黑色的。如果哪一天有個人騙了你,你會給別人說他:“這小子太黑了,小心點,沒有他黑手到不了的地方。”如果你覺得一個人的道德沒救了,你會說他黑了心。幫派組織(英語中的gang, gangland),我們稱為黑社會。連hacker這樣高智商的職業,就因為他們老帶給我們使用電腦時的苦惱,我們就貶稱他為黑客。一看這名字,相信沒人對他有好感。

現在咱們的文化層麵提高了,文化領域裏的新概念也多了,好多老詞有點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自然而然地,顏色的應用也廣泛了。例如,幫會這個詞,本來是最能反映有組織的流氓集團的特點的,可就是詞太老,叫著不舒服,也不形象,所以後來就改叫黑社會了。這社會上麵加上黑色,聽起來是確實有點文化氛圍,還透著那種暗無天日的意思。到今天,黑社會也叫了不少年了,有點拖時代發展的後腿。所以人們又給取個新名叫黑道。

隨著道教的複興,現在咱們對“道”的悟性提高了不少,各種道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什麽茶道,酒道,官道,商道,腕道,棋道呀,還有從國外引進的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等。黑社會這麽令人熱血沸騰的好東西如果沒有個高文化層麵的稱呼就說不過去了。所以說,黑道這個詞的出現也算是水到渠成了。

不管怎麽說吧,黑道雖然黑,但有了“道”字一渲染,聽起來就令人起敬。尤其是黑道上混的人都是體力,智力,膽量和謀略各方麵的姣姣者。如果他們與政治商業結合起來,那真是要錢有錢,要權有權,為所欲為。尤其是黑道中的大哥級的人物,誰出來進去不是前呼後擁,威風凜凜?再用電影等媒體形式加以渲染和宣傳,年輕人誰不想做個黑道大哥夢。即使是女子,估計也幻想哪天能用青春賭明天和黑道大哥瀟灑走一回。其實,做個夢,幻想幻想,隻要你不過分,我看沒啥。但是你要是陷進去出不來,真的要搞個黑道組織,自己又沒有那些必要的素質,最後被警察當流氓給辦了,那可就是又賠裏子又丟麵子了。

還有一個顏色咱中國人用得也很有意思。按理說,咱們喜歡大紅大紫,這跟紅色差不多的桃色應該地位不錯,可以廣泛用到很多歡慶的場合。可沒想到,我們卻用桃色來專門描繪一種別類情感。我們經常聽到的桃花運這詞講的是一種愛情,不過它指的是婚外的愛情。與此類愛情有關的新聞和事件,我們都稱為桃色新聞和桃色事件。這方麵西方人就顯得沒有咱們有詩意了。英文中居然都沒有給這種讓人興奮的東西加上顏色,直接就用affair或者sex scandal來描述,真是俗套,完全沒有文化想象力。 

這裏桃色的選用是很科學的。你想,對正當婚姻和愛情,我們用紅色來表達。例如紅喜事,紅頭繩,紅轎子,都是正當婚姻的描述。對妓女那樣的,我們用黃色來描述,公安局一掃黃,這妓女當然就是首當其衝的對象。對二奶或情人這樣處在婚姻和娼妓之間的愛情,用紅色和黃色之間的桃紅色不正合適嗎?至於桃色中紅的成分多還是黃的成分多,那就各人自己去掂量和實施了。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你不能把它搞的比婚姻的紅色還紅,也不能搞的比娼妓的黃色還黃。不然,你肯定會出問題。你要是覺得掌握不了,我勸你動手之前還是先學學中庸之道的內涵。實在不得其道,那就學老飄,死守著這一顆紅心不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飄人 回複 悄悄話 西樓姑娘光臨,夾道歡迎!:))
舞曼西樓 回複 悄悄話 飄兄笑死人了:))但是可別忘了“一顆紅心,兩種準備”呀:)))
登錄後才可評論.